有人说2015年是直播的元年,很多平台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例如腾讯出品的《我们15个》,湖南卫视出品的《完美假期》,收获一定效果,但从总体来看与投入不成正比。对于一个观众而言,若非对于某个明星有真爱,综艺节目并没有选择观看的必然性,且击败综艺的对手也并非来自综艺的竞争,而是一集一集更加粘人的电视剧。
最近一直混迹在各大直播平台的我,偶然间看到了《饭局的诱惑》,顿时感到陌生又熟悉,有马东、蔡康永等熟悉的面孔,甚至谈话方式与舞台背景都很《奇葩说》,而另一方面,在斗鱼TV看到这些面孔又显得格外陌生。
综艺《饭局》逐期下滑,在斗鱼却吸600万的高人气
论模式和明星阵容,这档名叫《饭局的诱惑》的综艺都不能给出高分,特别在腾讯端播出的点播版,收视成绩并不高,已经明显出现下滑曲线,三期累计将将破亿。这档综艺的模式基本是饭+局,就是由马东+明星组成前半部分的八卦闲聊的饭局,后半部分则是大家熟知的明星+狼人杀的环节。老实说,这种形式既不新颖,也没有特别之处,特别是在特定的语言风格下,不免让人感觉到《奇葩说》姊妹篇。
第1期近5000万流量,而到最新1期却只剩下不到1700万
这次马东的搭档是侯佩岑,相比马晓康的组合来说更加温和,而马东也没有放过机会,在饭局里面猛戳明星的“软肋”,从第一期开始就给人一种放下架子的感觉。可以说在观众眼中,这档综艺是合格的,但值得注意的是,相同的节目在不同平台则发生质的变化,相比传统平台的不温不火,在斗鱼的直播则呈现另一方景象,一上线就引来600万的人气,一度成为新浪微博的热搜话题,成为综艺榜的首位。
差距从何而来?综艺的形式是否大于内容?
所以,整天混迹在斗鱼等直播平台的我,那天也被《饭局》偶遇了,甚至我在不同的直播间看到了网友们奔走相告,在弹幕上提起《饭局》正在直播,而恰恰在十一期间,作为斗鱼最主要节目:英雄联盟S系列世界总决赛正在进行中,想必平台人气正直高峰期。天时地利人和凑齐后,《饭局》的出现显得更加耀眼,明星、诡辩、烧脑的狼人杀显得更加接地气。
说起狼人杀的节目,另一个直播平台战旗TV出品过一个名叫Lying Man的节目,其中都是人气较高的游戏主播进行狼人杀的游戏,收视可见一斑。对于《饭局》而言,玩法与逻辑更加靠近《奇葩说》的语言习惯,而颜如晶、肖骁等辩手出席,更加具有辩论感。
可以说,相比《Lying Man》的纯游戏,《饭局》更加靠近综艺,但相比综艺《饭局》的内容却过于单薄了些,特别是没有绝对的大牌明星卡斯,《饭局》是无法在取胜泛众的,但一旦脱离这种综艺逻辑,《饭局》的娱乐性便完全发挥出来,节目显得更加口语化,更接地气。
回头看看综艺,直播能否成为一剂良药?
简单看看综艺的近况吧,还记得当初红遍南北的《中国好声音》吗?如今已经变成了《中国新歌声》,算下来已经有5个年头;《爸爸去哪儿》也已经进入第4季;《跑男》第4季已经结束。三大堪称现象级的综艺已经不年轻了,虽然观众没有明显减少,但谁也不敢保证下一季的市场,因为后面的追赶者已经逐渐赶上,甚至已经有超越之势。
另一方面,直播正在崛起,综艺都在尝试不同形式的直播。前面提到的《我们15个》《完美假期》等,甚至一些网络出品的综艺尝试过直播关键期的节目,但效果其实都不佳。为何直播+综艺的模式不成功?我想问题出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的综艺出品过于公式化,导致节目情感线难保真实;二是过于靠近资本的OGC和PGC,逐渐失去了的独立个性。
从目前来看,坦言由BAT分割的视屏平台越来越接近电视的职能,但同时也越来越远离互联网最初的免费与自由的精神。而综艺在其中,一方面是平台吸引人气、赚钱的契机,甚至由于平台“高烧费”的时段中被过度的消费;另一方面,综艺可能随时变为牺牲品,被更具有粘性的网剧等形式所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