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他们来内地拍烂剧,回台湾依旧能出好剧

综艺
言午许
2018年07月25日 04:28

《奋斗》里的华子,《我的青春谁做主》里的方宇,以及汤唯的初恋朱雨辰记得伐?

火类~

芒果台照搬泡菜的综艺《我家那小子》我是没看,但挡不住钱枫武艺和朱雨辰变着花样上热搜。

其中,朱雨辰身上最具社会议题——大家惊觉怼天怼地的华子,私下里竟然是个妈宝

他妈妈在节目里的表现,实在是太夸张了。她对朱雨辰的生活、精神、婚姻,全都无孔不入。

她是儿子的移动厨房,儿子去拍戏,她就带一个电磁炉出门,随时开火。

家务更是全包,一天到晚都在忙碌状态,反正不能让儿子动手,号称自己可以顶两个菲佣。

朱雨辰要找个东西,没有妈妈是找不到的。

有的时候,儿子动手给她做了好吃的饭,妈妈的反应不是自豪,而是心疼儿子受苦了……只要儿子做菜,她就会有愧疚感。

儿子的事业也要多加干涉,因为不想看到儿子被打,就要求他别接打戏。

儿媳妇,更是各种挑啊,要会做菜,必须要贤妻良母。

总结就是——“我是用整个生命去对待我儿子的!”

当然,说朱雨辰妈宝其实是不公平的,因为他并没有享受在这种状态里。甚至,相反的,“咱俩没法过了,你会把我搞死”的重话他都说过▼▼▼

用朱雨辰的话来形容,他很孤僻,也经常感到压力太大,压得喘不过气来。

受到妈妈压迫的还有他的姐姐,姐姐至今未婚,因为觉得负不起这个责任,做不到妈妈那样。

活生生被带歪的例子啊!

这样的母亲有多恐怖,我们通过真人秀只能感受到十分之一。

而最近,有一部台剧把它夸张了十倍,通过一个略带科幻的故事讲了出来。

这样一算,倒是刚好还原。

剧中妈妈,因为丈夫外遇而离婚,唯一的坚持就是获得儿子的抚养权。

对儿子有着极强的控制欲,表现在方方面面,比如成绩▼▼▼

但没有如愿,初三的小伟尽管读着很好的私立学校,但他只喜欢画画,对学习毫无兴趣。

为了能和同学一起毕业旅行,他甚至还想出了伪造成绩单的办法▼▼▼

如你所料,伪造成绩单被妈妈发现了,母子俩陷入冷战。

这时候,吴慷仁出现了▼▼▼

妈妈买到了一个能任意操纵孩子时间的遥控器,儿子不承认伪造成绩单?

那你就给我一直卡在伪造的这天吧。

于是,小伟连过了三个星期三。一直到他拿着真正的低分成绩单回来承认错误,这个可怕的星期三才终于过去,妈妈才肯把时间往前推进▼▼▼

有了这个遥控器在手,母亲的操控终于达到了百分之百。

只要小伟不听话,她就让他的人生永远卡在同一天,一直到认错为止。

学习,一次学不会也没关系,学上10次总会了吧?

穿衣要管▼▼▼

社交要管▼▼▼

早恋,更不允许的。

不管是现实还是古今中外的文艺作品里,人们总是缺什么就容易被什么所吸引,小伟喜欢上了一个家庭自由的女生——妈妈是画家,爸爸是音乐家,他们不限制女儿的一切,她可以染发、玩音乐,她想做什么做什么▼▼▼

阻止儿子恋爱的方法有很多种,小伟妈妈选了最偏激的那种——她按下遥控器,让一切回到他们俩相遇之前。

小伟是有记忆的,而女生已经记不起他了▼▼▼

终于,小伟再也无法忍受这一切。

他决定自杀。

割腕、触电、跳楼……他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死法▼▼▼

但一次都没死成功

妈妈不断地用遥控器倒回他自杀之前,他本就是逃避,到后来崩溃,问出:你到底还要我再死几次?

最终,小伟选择接受。

他彻底被遥控器、也就是母亲绑架,顺着母亲想要的,活成了她心中完美的样子——一个有出息的高管经理▼▼▼

无疑,他是不快乐的。

他郁郁寡欢,把所有希望托给了已然把他忘记的初恋身上,常在半夜偷偷搜她的消息,看着她的照片痛哭。

这个故事最妙的地方,就是小伟在无形之中,越来越像母亲。

故事最后,小伟找机会打开了母亲的保险箱,试图抢夺遥控器。

在这场争执中,他不小心被卡车撞死▼▼▼

没人知道故事的结局,或许小伟就此如愿,又或许,母亲再一次调节时间,让一切回到出事之前。

这个故事自然是夸张的,但夸张的只有科幻情节,剧中母亲近乎变态的控制欲,我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比如朱雨辰母子。

所谓的母爱便是控制器,她自说自话地赌进了自己的人生,只为负责儿子的生活。

以上剧情,来自由网飞出品的台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的一个单元,《妈妈的遥控器》。

这部台剧最近风头刚起,豆瓣一千多人评价,8.0分。

剧集根据吴晓乐的同名小说改编。

吴晓乐法律系毕业,当了七年家教,而后把担任家教期间目睹的各种因教育而扭曲的亲子关系写成书,并加入了科幻的元素,对变形的亲子关系做了深刻的探讨。书一出版,便在台湾引发了大讨论。

从上面这个故事里,你也可以闻到《黑镜》的味道。

差别在于,《黑镜》是关于科技发展的警示预言,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不过是利用了一些天马行空的设定,去给予家长反思。

*当然,还有个差别是台剧很穷,拍出的科幻感很廉价*

最近一共有两部台剧都非常出彩。

都是根据小说改编,都在揭露社会问题。

我们再看一个故事。

1977年,有三位性格截然不同的女工。

成绩优异的高中生陈雨娟,迫于家庭经济状况辍学,放弃作家梦,从乡下来到高雄打工。

她为人单纯,有正义感,是个自带光圈的励志型代表人物▼▼▼

好朋友淑美和她一同进入工厂,她们的性格很两极。

雨娟想的是实打实靠自己打拼,而淑美一心只想找个好男人改变生活▼▼▼

还有从名字就能看出家庭重男轻女的林昭免。

台语的【免】是不要的意思,名字里加这个字,意思就是不要再给我女儿了。

而林昭免一身反骨,偏偏独立要强,业务能力也不错。

但就一直无法升职▼▼▼

这三个人设一立,那个时代的问题就已经清晰了。

林昭免遭遇的是性别歧视,家里不看重她是其一▼▼▼

工厂不公平是其二▼▼▼

女人想升职,只能走淑美的那条路——潜规则▼▼▼

当然了,工厂的黑暗并不局限于性别。

上层领导受贿昏庸▼▼▼

底层工人被无限压榨。

厕所只能上两次▼▼▼

工伤费要从离职金里扣▼▼▼

工人们都默认自己要比其他人矮上一截▼▼▼

正义代表陈雨娟就主要反抗这种无人权的压榨▼▼▼

本片结尾走的是讽刺路线。

雨娟引发了一场罢工,正逢蒋经国要来工厂视察,那工厂没人怎么办?

领导一个电话,从别的工厂借来了一群女工来帮忙顶替,工厂里又坐满了人▼▼▼

最终,这座工厂在电视上看起来,一片和平美满。

这部剧看的人更少一些,豆瓣只有两百人打分。

《奇迹的女儿》改编自台湾作家杨青矗的小说《工厂女儿圈》,通过讲述三位台湾穷女孩在工厂打工的经历,揭露了当时工人们遇到的种种不公。

虽描绘深度不及《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但连着两部现实题材的台剧,绝对不是巧合。

《奇迹的女儿》导演叫郑文堂,可以说是个专攻社会题材的导演

郑文堂出身底层,刚工作时正逢各项社会运动兴起,深受感染,于是拍摄了不少台湾社运纪录片。

一部涉及了警员涉黑、校园被毒品渗透等种种问题的《眼泪》,把他捧上这个高度▼▼▼

前两年,他拿出了时代剧《灿烂时光》,以1945年和1980年为背景,讲述了白色恐怖时期一群受害者的故事,还涉及了男同问题。

所以,郑文堂拍出《奇迹的女儿》,不奇怪。

奇怪的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导演,陈慧翎。

她的前作是:《下一站,幸福》《拜金女王》等经典台偶。

陈慧翎的故事非常具有代表意义,她不是没来过内地,也不是没拍过烂片▼▼▼

而后,她在长时间的商业化体制下逐渐麻木,直到身体出现问题,正式停下脚步——

几年间游走两岸拍摄偶像剧、电影,在商业操作的体制下已渐渐遗忘好好说故事的能力。

直到身体出现警讯停下脚步,才思考“如果我只能再说一个故事,如果我只剩下一部片可以拍,我要说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我要拍一部什么样的片子?”

她选中了《你的孩子》这个故事。

最初,台湾公共电视想把它拍成青春偶像剧,除了教育之外,还扯出了一条爱情线。

但在开拍前四个月,陈慧翎突然意识到,这样的题材,拍成青春偶像剧太浪费了,也使得这部剧失去了原有的初衷——她希望有人可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呵护孩子的心理。

所以,即使剧本已经做好,她还是决定重来。

其中《猫的孩子》这个单元还请来了电影《红衣小女孩》的编剧简士耕负责改编。

据说,《你的孩子》一共花了陈慧翎3年的时间。拍摄期间,她因宫颈癌复发中断,化疗后又回接着拍。

带病把这部剧完成,完全是因为心里的一个执念——“有太多的孩子和家长,都在受苦。”

郑文堂和陈慧翎当然都算在如今台湾优秀导演之列。

除了他俩,还有很多。

比如《一把青》的导演曹瑞原。他请了编剧用两年半时间打磨剧本,然后用七个月拍出这部性价比低到没有一家商业电视台愿意购入的作品。

结果豆瓣9.2分。

还有《麻醉风暴》,新人导演萧力修凭着这部剧也拿下了50届金钟奖最佳迷你剧集导演奖。整部剧更是获奖无数。

2016年刷屏的8.6分优质台剧《荼蘼》,导演王小棣。

评分突破9分的《花甲男孩转大人》,导演瞿友宁,前作是《我可能不会爱你》《恶作剧之吻》。

普通讲到这里,就要拿来内地的台湾导演作品做对比了。

像是曾经拍《公主小妹》《海豚湾恋人》,如今拍出新版《流星花园》的林合隆。

曾经拍《王子变青蛙》《命中注定我爱你》,如今拍出《人间至味是清欢》的导演陈铭章

但有趣的是,瞿友宁这几年也有来过内地拍戏哦。

3.9分的电视剧版《小时代》,导演栏赫然挂着瞿友宁三个字。

搭配陈慧翎的经历食用,台湾导演来内地扑街后,回去了,还是能继续拿出高质量的作品。

内地的环境,太吃人了

我们总说台湾导演跳不出台偶的固有套路,但,究竟是他们跳不出,还是资方不让他们跳?

香港导演赖水清在采访中说过,在大多数投资人和制作公司心目中,港台导演只擅长拍摄情感剧和偶像剧。配合陈慧翎所说,在内地这样的商业化的市场中,他们已经麻木了,他们已经不会拍片了。

反倒在电影电视市场不景气的台湾,质量不佳的乡土剧和偶像剧倒推着导演革新,放手一搏。

坚持如郑文堂,细细腻腻地描绘底层阶级向上攀爬的丑陋不堪▼▼▼

勇敢如陈慧翎,当然,也是走投无路如陈慧翎,她回到了台湾,花三年拿出一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难道,内地没有这样的书和现象供编剧、导演灵感吗?

朱雨辰的母亲简直就是从电视剧里走出来的极端例子。

但我相信,综艺消费过了就是消费过了,没人会拍,没人敢拍。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朱雨辰 汤唯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