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韩国电影《哭声》

电影
电影公社
2016年06月27日 13:09

这是一部看完以后仍会久久萦绕心头的片子。一直以为,恐怖片分两种:一种是穷极手段制造恐惧感,一种则是抽丝剥茧地告诉你什么是恐惧。后者无疑更高明,《哭声》亦无疑属于后者。

本片中,日本人的到来对于村民们来说正是一个打破平衡的不安因素,怀疑、猜忌、流言使得恐惧感成倍泛滥。被恐惧占据的心灵处于紊乱、矛盾的状态,因此,它肯定是扭曲的、充满攻击性的,于是,一桩桩惨案接踵而来,顺理成章。但是外部的不安因素为什么能如此容易地激起个体的恐惧感呢?原因仍在个体自身。潜意识中,我们都会担心一些事情,抽象的东西不会引起恐惧,恐惧一定和某些具体的东西相关联。比如:担心失业,担心没有足够的食物与金钱,担心邻居的目光,担心失去已有的一切,担心自己过得没有别人幸福,担心疾病与痛苦,担心妻子或丈夫出轨,担心没有人去爱或没人爱自己,担心儿女,担心死亡...片中的钟久有很多担心,担心上司对自己不满意而为自己的迟到编造借口,担心女儿与自己疏离而买来发卡讨好她,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能满足妻子而让她给自己买补药,等等。担心形成恐惧,恐惧加剧担心,从而陷入死循环,担心的预言成真,恐惧感一步步被放大,直至歇斯底里。

事实上,我们的恐惧感绝大多数来源于对未知未来的担心。我们迫切需要一个明确的答案,而这个答案永远在未来和我们捉迷藏,这正是本片最高明之处,孰是孰非始终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人,不幸地,只能被恐惧终身监禁。当他发现自己对此无能为力时,神明便出场了。神明由恐惧而不是虔诚塑造,祭祀神明的仪式正是一个密集的恐惧集合,片中的韩式跳大神和日式献祭都令观者窒息。但它最终只能是个体恐惧感的替代性选择,神明退场之后,恐惧便会报复性回归。尤其是,当一个人已经建立起自己的思维逻辑,拥有自己的信念和主张,他就非常不希望现有的生活方式和内容受到干扰,干扰将生活由已知状态驱赶到未知状态,他必须在巨大的恐惧中艰难而痛苦地建立起对生活新的认知,对新的认知的信任感立足未稳,新的干扰又残酷登场,结果只能是一次次被撕裂。

最后还是那句话,各自有各自的理解也算是影片独到之处,导演叙事的真相其实采访说的已经很明白了,但相比说故事的人直接告诉你,自己揣摩也更有乐趣,毕竟文化作品而已,收获感受才是意义所在。实在要说不足也就是导演想引导的套路太多,有些误导观众之嫌,但瑕不掩瑜,毕竟六年磨一剑,外界如此高的评价也是有一定质量的。是不可多得的好电影。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电影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