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哥哥是魔兽的死忠粉,所以在首映当天,翘了班去看电影。托福,蹭了张电影票。
《魔兽》于他,自然意义重大的,于我,它只是部电影。
《魔兽》承载的东西太多,以至于它被很多曾经深爱它的人深深谴责:这不符合魔兽的历史。
《魔兽》的历史长且久远,很多魔兽玩家引以为傲的就是魔兽所构建的巨大世界。里面所刻画的人物,所撰写的历史。里面的人物好像真实地在另一个世界存在:艾泽拉斯大陆,暴风城,人类,精灵,兽人。电影里面却将他们所看重的东西改编了,自然是会失望。
《魔兽》的历史不是一时半会儿的功课就能了解地清楚的,所以我想从一个外人的角度,就想从电影的角度,来讲讲它给我的感受。
《魔兽》给我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它是典型的好莱坞式大片。场景,特效,配乐,还有英雄。
好莱坞的大片最擅长塑造的角色就是英雄,可是最打动人心的反而是英雄身上最不英雄的地方。
兽人杜隆坦,半兽人伽罗娜,国王罗恩,守护者麦迪文,反派古尔丹,前守护者学徒卡德加,还有勇士洛萨。
杜隆坦身上是典型的兽人性格,勇敢,诚实。杜隆坦最后死于和古尔丹的决斗,这样的设定也是被魔兽死忠粉所诟病的地方。可是不得不承认,杜隆坦死得悲壮 且热烈。他的死,既是对兽人传统的尊重,也是一场巨大的献祭。杜隆坦身上的性格特点更多的是正面的,他无疑是一位英雄。
兽人对于艾泽拉斯大陆上的人,是侵略者。按传统的认知来说,他们是反派。可是电影没有将他们当成反派来刻画,它给了观众一个公正的视角来认识部落,让观众用心感受,兽人是怎么样的,部落又是怎样的。让观众看看那粗犷的长相下,是一颗怎样跳动的心。
半兽人伽罗娜在电影里的作用,更像是电影的线索,她串起了整个电影。她独特的血统,让她站在兽族和人类中间,可是任何一方都不想接纳她。充当翻译的她在兽族和人类之间周旋。这种微妙的立场导致伽罗娜和容易受到人类的怀疑,又得不到兽族的信任。她勇敢,睿智,真诚。最后她刺杀国王,做出这个选择的是内心一定是极度的挣扎。如果没有一颗强大的心脏,是不能在短时间的衡量后就做出这样一个最好的抉择的。
国王罗恩,一个贤明又睿智的君王。如果说杜隆坦的死是一种献祭,那么罗恩的死就是对他所背负的责任的负责。最后他的死也成了联盟成立的催化剂。一个君王,死于自己的社稷,这是值得骄傲的事。
洛萨的形象算是比较鲜明的。作为一个统领,他对自己的君王忠诚;作为一个父亲,他严厉又温柔;作为一个爱人,他似乎有些不合格。他的性格特点和杜隆坦的性格有重叠的地方,两人都是无畏的勇士,拿起武器,就能为自己的信仰而战。
不同的是,杜隆坦是一位酋长,他有族人需要考虑,洛萨作为一名统领,最后却让国王死在战场上。原作里面洛萨的形象是一位头发花白的人,在电影里面,却变成了一位风度翩翩的中年男子。原作的死忠粉对此也吐槽过来说,可是作为一位女性观众,一位中年男子的形象要远比一位头发花白的男人要有吸引力的多。
守护者麦迪文是里面最复杂的人物。身为艾泽拉斯的守护者,却因为受到感染,成为古尔丹入侵的帮凶,给艾泽拉斯引来了战火。麦迪文的性格中很明显就是两面的,光明和黑暗。这两种力量一直在斗争,麦迪文本人也是感到十分的痛苦。光明里面滋生出黑暗,这样的话题也是老生常谈了,可是因为它是《魔兽》,这个话题就变得不一样起来。
在他临终之前念起的咒语,蓝色的门背后,是暴风城。
哭泣的时候,连泪水也是蓝的。
蓝色,是没有被污染的颜色。
光明永远不可能完全战胜黑暗,只可能是在某个时候,光明压制住了黑暗。因为就算是正午十二点,阳光底下,仍旧还是有阴影的。
至于古尔丹,大反派。我只是不敢相信,他是吴彦祖。
整部电影的出场人物太多,其实每个人放在别的电影里面都足以撑起整部电影,可是在《魔兽》电影中,他们仓促得都来不及展示自我,这样使得整部电影的人物形象十分丰富。但也因为人物众多,性格多样的关系,电影里面没有很明显地对一个人物形象进行塑造。就好比一锅的乱炖,里面什么都有,可是什么食材都失去了自己原本最好的味道。
很喜欢《魔兽》的配乐,当视角变得开阔,配乐响起。管弦乐大气,一响起来,肾上腺素就分泌,整个人都激动地不行。管弦乐很棒,能让身体的每个细胞随之颤栗,让人身临其境,感受那种广阔的气息。
特效我说不上来,我一个近视眼,就算是再好的效果在我眼里都会大打折扣。不过就算是打了折扣之后的效果,也是很细腻真实的。
杜隆坦的死,罗恩的选择,麦迪文的眼泪,伽罗娜的凝望,在水上漂流的孩子,这样都是可以让外人在这个故事留下眼泪的地方。当然,不仅仅只有这些地方。我一个外人,被这部电影感动了很多次。
原来的两个小时又四十分钟被剪了四十分钟,剩下的两个小时仓促又紧凑。故事明末没讲完却戛然而止。
可是没关系,下一次《魔兽》2上映,我会请我哥哥去看,他去看他的青春,我去寻我的感动。
《魔兽》电影并没有辜负它的死忠粉们的期待,只是,它需要时间,来变成更好的样子。
情怀本不应该被拿来消费,《魔兽》电影消费了所谓的情怀,许了众多魔兽死忠粉一个未来,这个未来,我们要共同期待。
《魔兽》电影既是记忆中的样子,又是不一样的样子,那又有什么关系,优秀有不一样的表现形式。
《魔兽》最打动人心的地方是信仰,和为了信仰而战的精神。看完之后,连灵魂的深处都会发出嘶吼:去战斗!
FOR AZEROTH!
FOR OURSEL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