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庆云/文
票卖出去了,影院里却看不到观众,《大鱼海棠》遭遇新型幽灵场,这究竟是影院失误还是更高级的票房注水模式,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光线传媒有义务出来解释一下。
光线出品、猫眼电影参与发行的电影《大鱼海棠》在影片上映之前,业内几家票房预测机构纷纷给出不足3亿元的票房预测数据。几位专业预测人更是根据先期大数据得出此片不会超过2.8亿的结论。然而,这部光线出品的影片截至7月25日夜已经获得5.39亿元。
26日截至目前(下午两点),《大鱼海棠》已经获得超过200万的票房,这一成绩远高于曾票房遥遥领先于它的《寒战2》,更是数倍于高口碑影片《惊天大逆转》。如果这些还不足为奇的话,那曾晚于《大鱼海棠》一周上映,得到华谊片方力挺的《陆垚知马俐》截至目前的票产均不及这条大鱼的一半。是《大鱼海棠》如去年上映的《大圣归来》一样口碑极高造成的票房持续攀升吗?显然不是!《大鱼海棠》从上映伊始便面对画风“剽窃”和三观不正等各种中肯差评,口碑持续走低。这样一部电影,如何能够取得如此奇高的票房,让人生疑。
25日晚间,著名影评人释凡老师发表署名文章,《观众呢?难道大鱼海棠是只注水鱼?》(以下简称《注水鱼》)。根据文章内容来看,释凡老师和他的小伙伴们也对《大鱼海棠》奇怪的票房走势表示了“莫名惊诧”,他们通过走访取证的方式为证明《大鱼海棠》是否注水这道考试题,划出了重点。笔者根据此文整理重点如下。
亲身经历,作者释凡老师观影的《大鱼海棠》场次,票务平台显示已经卖出三十多个座位,而作者入场后发现享受了近乎包场的待遇,总计不超过五人观影。微博检索“大鱼海棠 包场”字样,大量网友反映,在《大鱼海棠》观影上有相同经历,而且竟然在周六日的黄金场次,也有包场的经历。《注水鱼》一文更是对此拿出了大量图片论据。
第二,释凡老师和他的小伙伴们选择出票情况较好的中影国际影城(丰台千禧街店),在7月22日进行了全天暗访。为保障暗访拍照的真实性,每场均做了带影票的全场拍摄。结果发现,傍晚七点场次在线售票平台显示近乎满座,结果真实到场人数不足两成。即使在“水分”不大的下午场,也有近15人没有到场。为防止此系影院个别现象,《注水鱼》文章团队亦暗访了紫光影院(揽到店)等,进行取证,结果依旧触目惊心:到场不足20人,有近25人显示购票却不到场。
第三,此现象不仅出现在北京,在福州和昆明等地也十分严重。22日,《大鱼海棠》已经是上映的尾声,在这些地方,依旧会出现早场满座情况,并且排片率居高不下,且大量场次出现六成以上的上座率。借此,昆明等地的票房贡献率极高。猫眼数据显示,截止到7月22日,昆明共贡献票房831.1万,其中7月11日贡献64.3万票房,7月12日贡献58.9万票房,7月13日贡献49.7万票房,7月14日贡献45.1万票房,7月15日贡献41.3万票房,而《寒战2》在这几日的数据分别为46万、42.6万、37.9万、34.4万、27.7万。
面对这一情况,老徐时评直接在微博上聊侃:买票的观众,估计是因为雨太大,都不愿意来看了。蓝鲸财经网则直言不讳:中国到处在发大水,但是中国电影票房的“水”是该挤挤了。传媒老王似乎“感同身受”,发出感慨:手机上看票都卖出去挺多的,等到了放映时才发现,成了包场,之前买票的人都有事儿来不了了?康斯坦丁不无绝望地表示:照这样下去,2016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到600亿又有希望了……
作为多年的电影从业人员,我试图给出这种购票而不到场的行为以合情合理且合法的解释,帮助《大鱼海棠》的发行方光线传媒和在线票务支持方猫眼电影排忧解难。这是一种片方或者其它方的营销赠票活动,电影票发到了隐形观影者手中,形成了票房价值,但这些持有赠票的人士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来观影。
这项解释看似为《大鱼海棠》幕后团队排忧解难了。因为早先的《魔兽》联合万达周年庆,《摇滚藏獒》联合恒大的周年庆,都曾有过一日的赠票促销活动。而且笔者曾撰文指出,只要电影票房形成了真实的观影人群,就应该认定为正常合理的电影营销行为,不能将其粗暴地定性为票房注水。不过,《大鱼海棠》的问题是,这一满座而持续不到场的行为,并非出现在一天,而是持续存在,很难说是联合谁做什么店庆赠票活动了。
合情合理且合法的解释,好像无法帮《大鱼海棠》自圆其说了。笔者又想起几个他山之石。第一个,是2014年道和影业出品的《英雄之战》被各大新闻报道,通过地面的直销团队直接去影院前台购票,推高票房。这一行为,并未形成真实的观影人群,只是自我的左手倒右手,最终被总局领导约谈。
第二个,则是2016年的《叶问3》事件。该片被曝出通过票房证券化运作,将《叶问3》最终票房与融资挂钩,与很多问题影院达成现金交易,并通过某在线平台自费锁定场次推高票房成绩。合作影院人为帮助《叶问3》买入票房,形成虚假的观影人群,泡沫化了中国内地的电影市场。这一行为,被总局下文件严厉问责。
而光线和猫眼联合运作的《大鱼海棠》无疑具备较为不错的地面发行人员与影院工作人员无缝对接的优势,和在线宣发售票平台通过某些手法“指导”影院排片的能力。《注水鱼》一文揭露的问题票房,光线传媒有能力而且有义务帮助查询一下具体的出票情况:这些近乎满座的出票均源自哪家平台;猫眼电影在《大鱼海棠》上的出票率是否远远高于其平台其它影片的出票率;大量购票而不来的观众到底消失到何处去了?
笔者承认,无论任何时候,行业总有一些潜规则存在,笔者也认为,随着行业的进步,这些阴暗到见不得人的潜规则终有一天会被彻底曝光,彻底烟消云散。然而,这一天没有到来之前,像光线传媒这样,自身是资深的传媒集团,拥有丰富的发行经验,同时又控股在线票务市场第一的猫眼电影的行业中坚力量,非常有义务给公众、给股民、给潜在的投资者一个真相——观众去哪了,大家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