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弄咖啡馆,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啊!

电影
京七环society
2016年07月30日 01:06

喜欢豆瓣上的一个短评:

电影与政治无关。

这部电影《六弄咖啡馆》,就倒在了枪口上。

主演之一,戴立忍。

自“台独”事件发酵以来,戴便遭到了全民的抵制,尤其是小粉红们的揭竿而起。

这部电影,由于他的主演,位列其中。以至于,今天上映第一天,排场很少,各大网站评分很低,甚至连该有的宣传和曝光都少得可怜。

也可以预想到结局。同《那一天我们会飞》《王家欣》(内地译名:《寻找心中的你》)一样,票房不会太好,哪怕它是可以放在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我的少女时代》一起相提并论的电影。

故事不算太长,但里面爱情、友情和亲情都没有缺席。

少年之间的爱情是贯穿于电影之中的主旋律,董子健和颜卓灵在电影中分饰了男主角关闵绿(小绿)和女主角李心蕊。

小绿成绩不好但是心地很好,内向而腼腆,他喜欢着成绩优秀长相甜美的乖巧女孩心蕊。

这种喜欢很纯,像大多数男孩子一般,愿意为她做自己一切能做的事。为了她开始改变和学习;为了她拒绝了一个告白的女孩子;为了与她更近一分,拼命打工买票,疲于奔命来往于两个城市之间;为了她放弃了自己的很多理想。这一切所为,都是也只是希望能够更多的陪在她身边。这种痴汉般的爱,只是简单的五个字“我与你同在”。以至于他们的爱情来得顺其自然也理所当然,少年和少女彼此牵挂,活在了彼此的心中,也安营扎寨。

然而,终究由于异地和心蕊的“未知数”理论,两人争执吵闹,也终于不得已越走越远。

电影的爱情,起于欢喜 ,伤于悲伤。

而友情,也是如此,在一个悲伤的结局之下画下休止符。

但,友情,在这部电影中比爱情更令人动容。

关闵绿和阿智算得上铁哥们,真正一起成长的兄弟,两肋插刀相互挟持。他们一起去追各自喜欢的女孩;一起捍卫着男孩子的尊严;一起读上了同一所大学;一起在暴雨中骑着摩托呐喊。

也在最后的故事结局里,小绿把他最后的梦想给了阿智。他想要守护的女孩,他答应女孩的咖啡馆梦想……

亲情,则是一个痛点。

电影中的母亲直到最后也没能见上儿子一面。

作为一个母亲,她承担了太多。像大多数单身家庭那样,她是个护士,含辛茹苦地给了小绿一切尽可能,但是却总是被忽略这些辛苦。电影里,属于母亲的最后一个镜头,是他想让儿子尽早回家。镜头里的,还有那张病危通知书。

这,让人看着想哭。

让我想哭也哭了,像感同身受又不像。

六弄咖啡馆有一种有意无意营造出来的让人沉醉的氛围。

很青春的相似情结,又不是单纯的“青春”。

至少从结局来看,它是伤痛的。

内地的版本,剪掉了戴立忍的部分。以小绿给阿智的一封遗书话上句号,字字恳切,情深意浓。

然而原版,网传则是成年后的阿智在回首往昔,六弄咖啡馆已开,只剩下故人已去的怅然。

同《那些年》和《我的少女时代》不同,《六弄咖啡馆》以“六弄”为名,用台式小清新包裹着男孩女孩自然而然的情感悸动,开始得欢喜,然后一个陡转,猝不及防而来的是一系列始料未及。

这在情理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至少来说,在看惯了国产爱情大出血之后,我反倒迷恋这种小爱情。

真实纯粹,有点苦咖啡味道,又像女主不想调制出来的甜腻的拿铁味。

电影改编自藤井树的同名小说,小说里“六弄”是小绿人生的六个阶段,亦是六次选择。每一弄都可能是一个出口,也可能是一条死胡同。

生在一个与一般人不同的家庭中,是我人生的第一弄;

爱上了你,是我人生的第二弄;

注定般的三百六十公里,是我人生的第三弄;

失去了你,是我人生的第四弄;

母亲的逝去,是我人生的第五弄;

在这五弄里,我看不见所谓的出口,出现在我面前的,尽是死胡同。

该是结束的时候了,该是说再见的时候了。

再见,世界,是我人生的第六弄。

六弄,何尝不是说的人生。

所以,结局男主选择了自杀,也是一层层递进之下的最终不得已抉择。

毕竟,告别才是他最后能做的事。

不珍惜太容易了,失去也太简单了。

当小绿看着亲情灰飞烟灭,爱情愈来愈远,也不得不放开手中的友情,去选择一种飞蛾扑火似地告别。

但愿你不要因为政治偏见影响对电影的选择。

至少,电影不应该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我对戴立忍无感。

但我想说,我喜欢《六弄咖啡馆》。

这是我的态度。

这也是我觉得青春该有的样子。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电影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