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Dreamers电影评论授权作者omiear原创]
个人评分:7.0
青春片本拥有着一个美好可贵的本质,可持续的加入不切实际的情节,只使得其偏离轨道太远,在国产片的市场中,不仅有着庞 大的数量,更有着不尽人意的口碑。而电影《七月与安生》的上映似乎是既打破了青春片的规则,又顺应了市场的秩序,正如影片名字一样,在没有过度渲染下的镜 头中看七月与安生的友谊,尽管影片将二者的情谊刻画的如此浓重,但却没有让观众觉得腻味。分分合合的友情,以及支离破碎的爱情,都使得影片很大程度上的打 破了“既定”的规则。
若以影片名字而论,直观上给观众一种剧情聚焦于友情的表现,可这样美好的臆想终究被编剧摧毁,三角恋设定的加入便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了影片的整体质量。如何评价一个烂片的程度,就是看其狗血成分的数量和影响,然而《七月与安生》虽有着俗套的框架,但还是拍出了清新脱俗的质 感。恶俗的三角恋情节并没有遮挡住友情的展现,只是与其之间形成了双线平行的共存关系,且具有着刺激和推动友情线的发展作用,使之更加精彩和出色。
作为一部书改作品,其本身便具有一般影片没有的创作难度,任何原著文之外的情节都会导致电影的失败,而《七月与安生》相 较于原著来讲,整体脉路没有大的改动和变化,只是通过影像来加重原著中的细节,更好的表达主题,以致展现出更容易让人动容的友情。细腻的感情线是其最为突 出之处,前尘的铺叙,以及看似无聊乏味的光鲜镜头,都使得影片结尾的反转具有了触动和瓦解观众内心的作用,效果更是不言而喻。
如今大量的国产青春片中,周冬雨算是之中的“常客”,从电影《山楂树之恋》获得不俗的口碑和票房后,便一举被世人熟知。 曾经生涩的演技,而如今出彩的表现能力,在其二十多岁的年纪里,便具有了不输于同一阶段任何演员的演技,《七月与安生》的上映更是让观众看到了与之前不一 样的周冬雨。对于安生这一角色来说,从人设的塑造上便能看出一种不被世间束缚的气质,而在她的演绎下更是将其表现的淋漓尽致,挥洒自如,从而使影片的人物 设定上具有了不小的惊喜。
影片以“一男二女”三个主要人设作为构架,友情线为主,爱情线为辅,剧情更是跟随着七月和安生二人的成长史发展,不同的 角度讲述不同的故事。而影片的张力则是体现在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上,作为从小到大形影不离的好闺蜜,加之影片给出的影子理论,两人性格和特点的关系变成了 可以互换的形式,七月就是安生,安生就是七月,便是影片最终要表达的一点,外加结尾处让观众防不胜防的连续反转,更使得该片具有了强烈的感情共鸣。
《七月与安生》不仅致敬了岩井俊二,也致敬了他的作品,影片中许多的镜头都带有着其作品的风格。其中之一便是最大程度的 发挥演员价值,以及表演的日常化和生活化,弱化舞台感和表演痕迹都是其惯用的戏剧手法,且全部在片中有了较为明显的展示。无论是突出女性角色,还是加长女 性的篇幅,都是大部分电影无法做到的地方,在这种手法下进而将电影所表达的情感展现的更能于使观众动容,也更能于影响观众。
看惯了国产烂俗片的观众群体,《七月与安生》的降临或许并不会过于吸引眼球,也不会引发热点讨论,但其崭新的模式确实改 写了青春片以往的套路,俗之外的是那份让人不得不瞩目的友情。而遗憾的是影片中男人的参与,不仅是托出俗套情节的罪魁祸首,还加深了电影的罪恶感,也许是 植根于原著的基础上,无法删减和消弱具有逆向化的人设,只能降低在剧情中的影响力度,使之达到能与影片之间进行完美融合。在有着阻力和压力的情况下,电影 《七月与安生》不羁的到来,更是展现一种出与众不同的电影气质,显然已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国产青春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