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娱乐头条又被“宝宝”抢了
啥?不知道为啥?
因为宝宝的新片出品人是马蓉,宝宝还没有说什么呢,众粉丝最先不买账了!
懂了吧!
看电影是一个你情我愿的事儿,绝不是你出什么片子,我们就看什么片子。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走进电影院的时候,却不知道为什么进来看。对于电影行业来说,顾客都是“宝宝”,今天咱们来分析下,都有哪些类“宝宝”,看看自己有没有中招哦!
第一类:好奇宝宝
这类宝宝的好奇心非常强大,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宝宝们甘愿掏钱到电影院观看电影。当然了,好奇心也很多种,有对电影剧情抱有强烈的好奇心,比如身边有一哥们,为了看懂《云图》这部电影,花钱在电影院看了5场
这类宝宝一般会偏向剧情片、惊悚片、心理电影、侦探电影之类的,总结起来就是有点烧脑,对观影人的智商有所考验,不是随随便便哈哈一笑就能够得到满足的。
除了这类好奇宝宝,我还发现另一个极端的好奇宝宝,就是想看看这个片到底有多烂、有多让人吐槽。这种宝宝的好奇心和上一类完全相反,不是为了调整自己的智商上线,而是为了发掘一下自己的承受下线。好吧,对于这类宝宝的观看电影就不上图了,你懂得。
第二类:粉丝宝宝
一看名字就知道,这类宝宝看电影就是为了去看明星。回看这两年的高票房电影,我们发现片方为了满足这部分宝宝的需求,推出了一大批类似的影片。您还别说,这样的电影确实得到了粉丝宝宝的热捧啊。这部分宝宝的分类也很多,有粉电影明星的、有粉导演的、有粉剧本的、有粉电影里的人物的,各式各样,种类齐全哈。看看以下的电影,猜猜这类宝宝粉的是哪一类?
电影A
电影B
电影C
电影D
每一个粉点,都是吸引某一类宝宝掏钱买票的动力啊。一般的商业大片是这类宝宝聚集的主要地方,或者某一类小众电影,也是他们的偏爱。那如果是全方位的吸粉点呢???啧!啧!啧!反而还难说啊。下次可以单独拿出来聊聊这个话题(电影的大而全,未必是高票房的保证)
第三类:文青宝宝
这类宝宝看电影不光是为了享受电影带来的感官刺激,更多的是想通过电影所反映的剧情或者细节来反哺自己现在的生活,或者通过电影来悟出那么一丁点人生道理,或者弥补一下自己不可能实现的另一种人生方式。
“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比起以前延长了至少三倍。我们在电影里面得到生活经验至少是我们自己生活经验的两倍”
“真的把一部部电影看进去了,它解决的绝对不是你的孤独、无聊。它会让你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甚至会改变你人生的轨迹”
“本来是去偷窥别人的生活,有时却一不小心偷窥到了自己”
未必是要多惊心动魄的情节,缓慢的长镜头一点点的推进,配上唯美的画外音,就足以吸引到这类宝宝甘心掏钱买票哦!在商业电影之外,这类电影的存在足以给火热的电影行业带来一点点温情。
第四类:艺术宝宝
这类宝宝看电影会有点累啊,人手一把艺术之刀。要分门别类的剖解电影里面的剧情之美、台词之美、剪辑之美、特效之美、音乐之美、摄影之美等等,总之,看电影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份工作而不是一种享受。你以为看完就没事了?NO!NO!NO!各种专业的影评、作业、论文会纷至沓来,整的你不关注就很不(shua)主(liu)流(mang)的样子。
这类宝宝绝大多数是只闻其声,未见其人,大长老也是没有这个福分见到这样的宝宝啊!只知道其在江湖声名远扬,顾不敢不将其罗列在此!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知各位,您是哪一类宝宝?
(第二类宝宝里,列举了四个电影,到底哪个是被粉的点?可以关注:wyzfilm,一起来聊一聊哦。没准还会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