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釜山行》和《追凶者也》说开去

电影
空间戏剧
2016年09月22日 20:03

最近看了《追凶者也》和《釜山行》。

《追凶者也》里面张译在杀人的时候,讲了当年被朋友出卖的故事,其中有一句台词是:不仗义,必须该杀。

这算是整部剧的核心了。

然而张译(音译过来就是仗义,巧不巧)在后面疯狂要弄死黄毛的时候,恰恰是因为黄毛很仗义的没有出卖刘烨(出来混不能出卖朋友啊)。

看起来,仗义的人也该杀啊,你说讽刺不讽刺。

《釜山行》里刚开场,黑西服大叔对小朋友说,要好好学习,不然会变成那个拾荒者的落魄样子。可后来拾荒者却展现了巨大的勇气和自我牺牲的觉悟,反而是黑西服大叔不断的黑化,看来幸亏没有好好学习呢。

小朋友妈妈说的真没错,说那种话的都是坏人。

读书多又怎样,鬼知道你会如何利用你学的知识,变成什么样的人。

电影就是这样子,一定要有对比,不管是剧情的对比,还是人物的对比。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顺便说一句,黑西服的大叔代表了一种人性,这并不是他一个人的错,这是整个大环境造成的价值观的变形。

你得到的越多,就越怕失去。

越有钱的人越怕死,越穷的人越觉得自己的命不值钱。这是必然的。

所以黑西服大叔作为一个有社会地位的人,难免会显得特别特别自私,这一点,男主在一开始的时候也是有体现的。区别是两个人一个越陷越深一个及时醒悟。

其实要不是女儿提醒,男主差一点就变成黑西服大叔的样子了,或者说,黑西服大叔根本就是男主内心阴暗面的映射,是另一个男主,是男主的影子,最后的决斗更像是男主在和自己内心阴暗面的厮杀。

所以重新看一下这句话:“不好好学习,就会变成怎样怎样的人。”

这句话里本身就带有了强烈的欲望和偏见。

因为他们把学习当成了一种获取的手段,一种掠夺的工具,目的性太强,一旦学有所成,必然特别珍惜自己的所学,这就极易塑造一种扭曲的私欲。

功利主义者多半都是这种所谓要好好学习的人。

当然并不是说不要好好学习,但要丢掉那种肮脏的心思,不要瞧不起任何人,也不要单纯的寄希望于通过学习来得到什么。

你要明白,学习是众多道路中的一条而已,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学习,也可以选择别的。

所以这句话就会变成:“好好学习吧,这条道路比较适合你。但即使不好好学习,你也可能变成一个好人。但即使你好好学习了,你也可能变成一个坏人呢。”

其实说到底,人性到底是本善还是本恶这个话题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定论。你能说《釜山行》里那个黑西服大叔是恶人吗?也不全是,至少站在他的位置,他需要保全更多的人。

你能说《追凶者也》里的张译是恶人吗?最后被抓那一段,嘴里说的都是万恶的地产商卖给了他们差的房子所以迫不得已的需要钱。

我们不要用道德的东西去拷问人性,比如善恶是非,而应该从一个客观的角度去理解、接受和包容人性,然后在这个基础去寻求改变寻求幸福,世界肯定是变的更好的。

在北京鼓楼西剧场,即将上演一部话剧《鼠辈》,里面有很多对于人性善与恶的展现。在《鼠辈》里,有这样一连串的问句:

不知你从小是否疑惑过"我是谁"?

我是好人吗?

一个姓名标签下的我 一个被社会要求成为好人的"我"

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当你面临生与死边界线时 善恶一线之间 你会怎样的姿态?

恶,是个体存活的需要;善,是群体存活的需要。如果非要从道德的高度拷问人性,总会有办法把一个正常的人描述成恶魔,而现实或许根本就不是这样。

所以,你唯一能选择的,是做一个怎样的人。

而不是别的那些如附加条款般的充满欲望的掩饰。

至于更多的,希望您能和我一起,去《鼠辈》里找答案。

剧目名称鼠辈

演出时间|2016.9.27-9.28

演出地点|北京鼓楼西剧场

演出票价|50-280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电影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