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莫比乌斯》的人都说这是金基德最重口味的一部作品,没有之一,那它的口味到底有多重呢?《莫比乌斯》在韩国经历了三次审议后,删除了21个镜头(约1分40秒),最后调整制“青少年禁止观览”的级别,才于9月5日在韩国上映。
在韩国这样一个审美口味普遍偏重的国度,个性特征极其明显的导演金基德经过多次妥协才能使《莫比乌斯》与韩国观众见面,这样使其重口味成为了吸引观众进电影院的一个卖点了,当然,《莫比乌斯》与中国观众是无缘见面的,大家就静静听小编推荐吧。
莫比乌斯是一个几何拓扑学概念,即用一个纸带旋转半圈再将两端黏上,会发现只有一个表面和一个边界,我们通常用它来喻指人总是不断地重复自己的错误,事件无止尽循环永远逃不出这个怪圈。
本片以“莫比乌斯”命名,是对人困在痛苦中无止尽恶性循环的一种隐喻,也是从深沉痛苦中探掘人性黑暗面的疯狂。
我暂且不论《莫比乌斯》所表达的精神实质,就单在它吸引我观看的重口味方面简单的剧透下:
1分55秒,母亲露底裤;
4分22秒,母亲和儿子围观父亲与情人车震;
5分25秒,儿子观摩父亲车震后欲火焚身,自己撸了;
6分15秒,母亲阉割父亲,未遂;
7分29秒,母亲阉割儿子,成功;
8分10秒,母亲吃掉儿子的“宝贝”……
影片前十分钟的情节就丧心病狂地将我的世界观粉碎了,这俨然就不是人类世界所能发生的事情,竟然以画面形式出现在眼前,这样的事实要让我接受,我只能惊呼“臣妾做不到啊”。
这还只是为后面的情节做好的铺垫,接下去才是金基德导演要表达的本意所在,当然,毁三观的重口味会犹如潮水一般一波接一波,一波重一波得涌来,绝对不会让你的下颌骨有机会碰到上颌骨的。
片中还有一段,父亲把自己的宝贝移植给了儿子,但是儿子移植成功后却实现不了应有的功能,结果父子俩为了研究无性快感,竟然对自己自虐。
更可笑的是,父亲的“宝贝”移植到儿子身上,一直都没有实现应有的功能,后来不经意发现“宝贝”只对母亲有反应。
神经质的母亲感觉愧对儿子,竟然主动要帮儿子解决,但是这一行为被父亲发现,父亲一怒之下又要阉割儿子,把自己的“宝贝”也毁了。
这一家三口就这样被“宝贝”的事来回得折腾,把观众的世界观碾压地粉碎。
小编喜欢本片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莫比乌斯》是一部默片,全片没有一句对白,需要对话的场景都是通过隔着玻璃看口形或通过眼神来表现的,也没称得上是配乐的声音,唯一能听得到的声音就是呻吟和影片末尾的枪声。
我们常把对白少视为好莱坞爆米花电影的一个特点,在电影技术如此成熟的今天,敢于返璞归真拍摄一部一句对白都没有的默片,单凭这点就该真心为导演金基德奉上一对大拇指了。
颠覆观众的观影习惯的拍摄手法,这本身就是电影创新的一种表现,也是导演超高才能的发挥,所以说金基德的高明还真不是说说而已的。
最后,儿子是摆脱由“宝贝”引起的莫比乌斯式的痛苦循环,但他成为一位佛信徒,虔诚膜拜那尊曾经在他家底下压着割掉他鸡鸡的刀子的佛头像又意欲何为,是宽恕父母,还是宽恕自己,或是对人生不抱任何希望的绝望?我从他的微笑中无法解读出确定的意义,但我已经被他的那一笑吓毛了。
观看《莫比乌斯》这类电影,我有一种偶尔独自在遥远地方旅行的感觉,抛开业已形成的观点和趣味,体验一种非比寻常的冲击,将自认为稳若泰山的世界观在大脑里搅得一团糟,反而给我带来了一种长了见识的感受。这就是电影的魅力所在,我们需要用他山之钥匙开启自己世界中一间间密室的大门。
订阅我,每日推荐一部好片!
我的:影评也疯狂!
在里可以观看《莫比乌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