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恋有声》导演戎川心中的冬日恋曲

电影
绸都在线
2016年10月09日 16:32

2016的冬日,湛蓝的天空和凛冽的北风裹挟着爱的电波,在天津波及出一段斑斓的爱情故事。电影《恋恋有声》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时间地点展开了一段音乐与遇见的恋曲。

每个人的人生旅程上总会有那么个人,在陪伴了一段时间之后,人间蒸发。茫茫人海中,你总是期待在某个路口的拐角,在某个商场的电梯,在某个频率的电波中,再次遇见曾经耳鬓厮磨的那个人。但是现实往往让你觉得骨感,电影是梦,我们就让梦做的更加多彩一点,顺手证明电波还是有魔力的。


《恋恋有声》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最揪心的莫过于当我想说爱你的时候,你却不知去向。而故事中的主角就是在校园中就敢于不二撩汉的向一一,这也是我看到这个剧本后第一时间记住的人。敢爱敢恨才是新世纪的女生担当。

接到剧本的第一时间,我感受的是一股90后的清新文艺范儿,电台,这个古老的媒体在90后孩子的故事中是一个鹊桥,搭建在校园歌手和心仪他却又不敢说出口的玛丽苏之间。岁月的杀猪刀杀死了青春却杀不死记忆,再次通过电波,我们也许会见,也许永不相见。故事就这样放在了我的面前。

每个青春懵懂的故事,都是关于他爱不爱我的猜测,向一一依靠一本追男手册,贴上校园青春歌手宋歌,这个校园文艺故事多少都有玛丽苏的影子。但向一一这个玛丽苏是敢爱敢恨,又有秘籍傍身的小妞,这才有了仿佛恋爱大侠一样的经历。道具部门制作了贴满了恋爱武功的秘籍,皱皱巴巴又哗啦啦响,被向一一装在书包里,放在课桌上,随时都会在秘籍中寻找男神的切入点。其实我只想说,那本秘籍贴在了一本50后爱看的小说上,那本小说的名字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在拍摄宋歌偷吻向一一的那场戏的时候,有几个参照点特别有意思,首先我定的调是1966年的法国电影《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克劳德·勒鲁什的成名作,其中男女主角在金黄色的影调中,骑马、亲热、抚摸、洗头,衬托在bossanova的音乐下,亦弹亦唱,细腻的情感在画面中得到了升华。我提出了这个概念得到了主创团队的支持。拍摄中,当天的气温零下10度,风力3-4级,金黄色的芦苇和阳光十分搭调,除了气温不搭调以外,所有的都ok。左立的手在寒风中被冻的红红的,却还能弹奏出吉他的旋律。顾靖则穿着薄薄的大衣躺在栈桥的地板上,等待着心中男神的一个吻。阳光在他们的唇间跳跃,美好的瞬间被这样定格在冬日的寒风中。我想没有观众会知道在这个美好瞬间的背后是多么的寒冷和艰辛。直到半年之后在录音棚和左立做后期的时候,左立还说:导演,我拍完《恋恋有声》之后以为最难过的就是冬天拍戏,刺骨的冷,但夏天拍戏的时候我才知道冷可以穿军大衣,热却不能把皮扒下来。我和他调侃说可以在夏天的时候想想当时的寒冷,就不热了。

最终我们这场戏的画面呈现就是在风中晃动的芦苇,宋歌深情的弹唱,向一一沉醉的倾听,终于有一天,自己的男神在身边拨弄琴弦,而自己还的确不在梦中,这是真实的吗?我只能忍住剧透的念头,让大家到影院中一窥究竟吧。


有时候拿着剧本总在想,90后的爱情是什么色彩的?肯定不是不爱即恨的黑白,也不是萌萌哒的粉红,直到堪景看到了宋歌演唱会休息室的时候,我觉得我找到了90后的爱情色彩,那一抹薄荷绿,粉粉的淡绿色,有点蓝,有点绿,色彩中充满了幻想和清新。在随后的拍摄中,也在色彩上贯彻了这个概念,直到在漆黑的调色室内,这种清新的薄荷绿还在唤起我找回青春的感觉。仿佛这个现实的社会是黑白的,而校园内的小清新就是这种梦想的色彩,淡淡的薄荷绿。于是在校园中,在教室内,在宋歌的休息室,在礼堂外的走廊,都在影影绰绰的地方安排了这样的色彩,衬托出人物充满梦幻的情感。

当宋歌被校外的小混混骗到了僻静角落,对他拳脚相加,但他却要死命的保护着手中的一个礼物,这也许延伸了我们对于情感的呵护,礼物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寄托,而多年后这份寄托辗转到了应该到的那个人手中,似乎这段情感终于得以落地。这就是人生诸多失之交臂的分界点,如果你没有珍惜或者用心寻找,就成为了过往的惊鸿一瞥。当时这个段落的拍摄也是一波三折,没有恰当的场地,没有恰当的时间,最后寻找到的场地受条件限制,晚上的灯光无法控制,最终决定用白天的气氛拍摄,暴力散发冰冷的色调和最终幻想温暖之间的对比,造就了现在的故事色彩冲突,剧情更是在色彩的衬托下起伏跌拓,让观众为我们的人物唏嘘不已。那么问题来了,有谁能知道向一一蹲下看宋歌时候的烟雾从哪里来的吗?


电影就是这么一个魔幻的载体,你在漆黑的电影院里,投入了时间,她能给你的就是另一个人生。《恋恋有声》,让你爱上电波中的世界,夜深了,守在收音机前的你,还在等着那个给你允诺的人吗?或许,电波中传来的歌声是:向小姐,你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电影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