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爱 | 这是一代人成长的阵痛,全都躲进了黑处

电影
深夜拾堂
2016年10月17日 12:58

祭奠——被埋葬和压抑的青春。

十一轮轴不休的最后一天,我在影院惬意地看了这部【青春】【怀旧】【悬疑】电影。

上映之前,能够了解到的信息是:女导演的处女作品,却在第九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上一举拿下最佳导演奖。

姜文、黄渤为《黑处有什么》颁奖


没有零演技人气小鲜肉和演技派高品质腊肉加成,上座率很低。唯一一点噱头,是打着“中国版《杀人回忆》”的旗号。 巧的是不久前痴迷韩国电影,刚好看了《杀人回忆》,不忍拿来做比较,因为画龙难画骨。

同样都是逼仄落后的年代,接二连三的女性奸杀事件;同样都是真凶不明,人心惶惶;也同样都是真实事件改编。

都有一批急于了事不懂办案的警察,和一个坚持科学方法不冤枉好人的另类。

都有个傻子和白面小生。

甚至连某个场景都极为相像:凶手躲在草丛里,少妇和少女在眼前擦肩而过。镜头晃动,仿佛犹豫着下手的对象。 最终一夜天亮,躺在泥土上的一部是少女,一部是少妇。

然而导演的故事架构能力显然不太成熟,如果是冲着悬疑去看的观众恐怕开口要骂。外壳仿照《杀人回忆》简直是《杀人回忆》被黑的最惨的一次。 但最为一名女性,却也不得不佩服导演在讲述“女孩的青涩成长”这一过程中所流露出的细腻。

所以《黑处有什么》,其实黑处不是隐匿的凶手亦或腐烂的尸体。

被黑暗包裹的是藏着掖着的少女时代。

搪瓷脸盆,绿色的警察制服,白色跨带布鞋;

教室里的木头桌椅,大梁自行车,又沉又重的金属手电筒,满墙的港台男女星海报……

废旧工厂独自陶醉着唱歌;刚开始爱美的年龄,戴着难看的石头项链涂着红色的指甲油偷偷擦母亲的化妆品;学校忽然停电提早放学满走廊的尖叫和笑声……

这些年代感十足的符号好像一下子就把观众拉回那段岁月,比这更让人感同身受的却是女主角曲靖的成长。

落后的不只是国家,贫穷的不只是人民,归根到底是思想。曲靖的父母是那一代父母的缩影,他们从来没有教过女儿变成熟可能会是什么样的。

没有人告诉她到了岁数应该要换胸衣,初潮不是一件羞耻或恐惧的事情。相反,他们只会说不许。女孩子大了坐单车后座不可以跨着坐,市场上倒卖的有接吻镜头的电影不可以看,头发不可以烫染指甲不可以涂,不要跟男孩子走得太近谈什么纯洁友谊。

成长中的好奇和试探,绝不是压抑就可以解决。一个女孩子的成长远比父母能想到的情况复杂得多,她在这个阶段对世界和自我认知全都来自于身边的人,可身边的人呢?

家里父母张口闭口说的是,这么多年养你的钱垒起来都有十层楼高了。

学校的老师,评价叛逆的女生言辞激烈说人家行为不检点,评价变成混混的男生则是迟早有一天他妈妈要去牢里给他送饭。

敬老院的爷爷会关上门让姑娘念小黄书,兴奋起来在额头亲上一口,满脸的猥琐变态。

街坊邻居,死了人饭都不吃跑出去看热闹,东家长西家短。

同学之间若是洗澡的时候看见肚子上有疤,便传闻谁谁曾经怀孕堕过胎。

没有一起分享秘密的朋友,更没有发生什么都会站在我这边的大人。他们理所应当地扮演着伪善的角色,那些言语和行为最终会变成毒瘤长在下一代的血液中,不知何时才能痊愈。

当所有的管制和性启蒙的探索纠缠在一起,要如何倾泻?

女孩买了一张成人电影票,坐在两排桌椅的狭小房间里,看着屏幕中痴缠的男女主人公不停地流眼泪。起先是一滴两滴,后来干脆哭出声音。

只有哭,只能哭,只剩下哭。

我们都曾在这样的大环境里成长起来,小心翼翼,偷偷摸摸。不懂的事情翻了书也一知半解,更不要说撞着胆子去问别人。那时那日悸动地嚎哭,为所有的委屈和不甘,所有的不被理解和无奈。为得不是别人,是自己的青春。

在影院看过全片,被青春的内核刺痛,再来回想悬疑的外壳似乎也不算毫无用处。 凶手是谁?猥琐的老头,理发店的发型师,校外的小混混,还是到处跟在别人身后的傻子。

今年奥斯卡影片《聚焦》中的说过:“如果养育一个孩子要靠整个村庄的支持,那侵害一个孩子整个村庄也脱不了干系。”

也许,把无知少女先奸后杀的是一个具象化的凶手,但是把一个无知少女亲手送到凶手面前的,是她身边每一个应当对她成长负起责任却自始至终失职的大人。

黑处有什么?大概是成长的阵痛,可悲那痛苦至今延续着。

-End-

声明:

作者=食糖君 | 转载请联系授权

:深夜拾堂 | shenyeshitang49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电影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