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夏洛特烦恼》之后,开心麻花再出力作《驴得水》,很接地气的片名。无疑,它还是一部小成本电影,全程都在山路和窑洞里来来回回,演员阵容倒是出人意料,全素人,甚至连沈腾和马丽都未在列,全素人,小制作,戏剧改编,这些因素无形中就增加了电影票房风险。
以小人物,小场景的方式来反应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是此类电影的一大特色。因为是舞台戏剧改编,片中自然少不了一些夸张的舞台表演成分,然而这些夸张的表演其实在最大程度地放大了电影所要表达的那些核心,电影的多处笑点透着现实主义的讽刺意味,既要让你笑,又要让你在笑后体会生活的诸多无可奈何。
片中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性格特点,你几乎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无数个这些人物的原型。要说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剧中人物张一曼了,这个随性甚至可以说放荡的女性有着太多“出类拔萃”的性格特点,她的人生信条就是只要自己开心快乐就不会去管什么道德伦理,她对铜匠的背叛深深的透露出她自己灵魂上的”不羁,绝对的女权主义跟这个社会某些主流价值观似乎格格不入,而这就是影片暗暗批判和要传达的隐晦思想。
裴魁山极度爱钱又占有欲强烈,他的身上有着人性的矛盾,既不是绝对的好人也不是绝对的坏人。
周铁男就是个只会说不会做,或者说不敢做的“怂货”,放眼四周,生活中是不是有很多这种只是嘴巴厉害,行动永远跟不上的主儿。
铜匠作为悲情人物,身上被赋予了很多感情色彩,一个目不识丁的人接受了教育之后被人利用被人抛弃背叛,最终被愤怒击溃毁所有,不难看到知识和教育能够改变生活,但是灵魂的教育和人性的教化一样重要。
特派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他的存在推动了剧情的发展,极度利己主义,为了心中的目的和利益不惜一切代价,可以有各种嘴脸,可以说特派员的人物原型一直存在在你我身边,而且会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