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冯小刚说的,剧组除了主创,其他都是民工的言论?

电影
猫益达
2016年10月26日 16:34

“一个100人的剧组里,科班出身的大概五六个,即使算上演员,也只有10%的成员是专业科班出身的。而90%的工作人员都是没有经过培养的”

很多人提到“民工”好用, 是因为剧组底层工作体力劳动量大,“民工”吃苦耐劳肯干。

但是稍微有点常识的人就会明白从单纯的劳动力向高素质劳动力转型,才是行业都需要的,尤其是文化产业中。

文章中说得很明白,冯导想要的是影视学院中的蓝翔,是可以培训高素质技术工种的,这样从行业的底层人员素质开始抓起,从而整个提高行业水平。

冯小刚文中“晚宴”的例子非常现实,有前辈给我举过一个更为简单粗暴的例子:

“灯光师能给你打一组明亮的灯光,然而不能打出一组‘暧昧’的灯光。”

(举这个例子我不是有意嘲讽,可能灯光师听了会不高兴,但我不在乎。)

这就是文化素质的差异造成,把场景和人打亮确实不难,然而‘暧昧的灯光’这种需要一些思考才能完成的工作,是需要进行文化熏陶才能完成的。

冯导本身是野路子出身,然而冯导又要站出来骂这些同样出身“野路子”的人,很多人可能会不明白。其实冯导对更多的是表达对“民工”的“怒其不争”。

如 @yolfilm 所说很多“灯哥”“杆哥”不读剧本,并且还自认为没有必要,这种自我不努力的惰性,又加上底层工作相对封闭和排外的圈子文化,让不少懒人在行业里混吃等死。然而你问起来他们以后怎么打算,还依旧会有不少人言之凿凿的告诉你,“我要当‘灯光老大’‘录音老大’‘主美术’……你看谁谁谁不还是一样从底层混出来的嘛!大家都是靠圈子的,导演不就是关系硬嘛……”

冯导作为同样出身在“民工”的人,如今成为国内一线的导演,这其中的努力只有他自己清楚。而如今他面对着一群有着当年自己影子的人,却不能如他当年一样“认真”,你叫他如何不气?

即使冯导以及脱离底层数二十余年,至少在这二十年中我们还能发现冯导一直保持着野心和对行业的敬畏,一个演员保持在一线很难,而一个导演保持着一线导演的水平又和其容易?

纵然作品偶尔会失手,但作品中依旧还有当年的“认真”。

而对这份“认真”的缺失,却成了“冯小刚”与“民工”之间无法跨过的鸿沟。

关注xbb-360 猫君推荐最好看的电影,搞笑萌宠和情感故事给大家啦~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电影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