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着《我的战争》能够通过写实的描写,刻画志愿军战士在异国土地奋勇作战的感人场面,没想到又是一部神剧横空出世。即使是导演来自香港,但基本的史实总要尊重吧?基本的常识应该有吧?下面盘点一下这部神曲的多处硬伤:
1、被影迷大量吐槽的“人海冲锋”
第一批入朝作战的部队,包括 38军、39军、40军和42军,这些部队归属于赫赫有名的、从东北打到海南岛的第四野战军,也就是四野。四野什么战术最出名?不说也知道:“三三制”、“一点两面”、“三猛战术”等等。但在电影里我们看到的是无视伤亡的密集队形冲锋。那情景颇有古惑仔群殴的感觉,不知道导演是不是有怀旧的情节,于是把这个场面移植到志愿军身上。
2、被滥用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九连在拗口伏击美军坦克小队一幕,李顺良“父子”在敌坦克部队马上就要开入伏击圈、同时二人还要抓紧时间埋设炸药的情况下,两个人居然边安装导火线、边有说有笑的聊起娶媳妇的事。只需要常识判断,那种情况下执行命令的士兵非常清楚自己任务的意义与危险性,一定是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能够在这么紧急的情况下,看风景般的坐在半山腰,畅想娶媳妇的美好生活,只能说导演深刻领会“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中的奥妙与运用手法。
3、没有基本战术素养的志愿军战士
九连被伏击的场景,简直低能的令人发指。四野作为解放军的王牌部队,居然在进入敌人刚刚撤退的村庄时,连基本的战术队形都没有,也没有前哨部队负责侦查,就那样鱼贯而入。在建筑物内被敌人预先布置的地雷等爆炸物袭击后,不马上撤出去,居然全部蹲在楼内和文工团的女战士一起看刘烨扮演的连长解救王珞丹扮演的文工团长,志愿军就这么爱看热闹、甚至到了不顾自己死活的程度吗?
4、无厘头的感情戏
实在看不出来九连连长的感情戏与影片的主题有什么关联(其实这个影片也没什么主题)。而且男女主人公认识的场面非要在志愿军战士们在火车站撒尿时发生吗?战士们倒是很害羞,而女主确满脸的不以为然。导演是为了突出文工团长的“女汉子”属性才安排这样的场景?
5、第一次看到没有任何想法的所谓大片
也许导演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拍这部电影,是想歌颂战争中的人性?还是想再现战争的血腥与残酷?抑或是表达绝对政治正确的主旋律?鬼知道导演想干啥。在男女主人公连篇的废话中、在志愿军战士反复的没有头脑的人海冲锋中、在不断的爆炸中也许影片就结束了。为什么说也许?因为看了四十多分钟实在看不下去了。
影片也有自身积极的一面:很多年没有人碰抗美援朝的题材了,终于有一个完整围绕这个主题拍摄的电影了。主题好、演员好、资金充足——真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