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过“老电影就是用来回味的”。肖申克的救赎,无疑是老电影中的经典之作,这个已经成为历史的影片,每每看起来总让人回味悠长,如果没有看过的90后年轻人我建议大家去看看,不管是场景设置,剧情展现,音乐布局就如品一杯苦咖啡,入口苦涩回味无穷。正如下图主人公安迪的三种眼神,愤怒,坚毅,迷茫,无助。让我们再次端杯咖啡、细细品味。
说电影就如同讲故事样让我先带大家回顾下剧情吧:其实故事一点也不复杂,相反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安迪的越狱实录。一位风华正茂的银行副总安迪,可谓是有地位、有金钱。由于妻子的不忠,便想杀死妻子和她的情人,“夺妻之恨”估计全世界都是一样的,杀之而后快。而恰好那晚,两人死于枪杀,他便成了头号嫌疑犯。他虽然没有杀人但是有杀人动机,由于他的辩护无力和证据不足,他被判无期,接着送入肖申克监狱。这也就是无巧不成书吧。事情的发展总是在无数的巧合和错过,才让剧情更加的深邃,到了此后我们是否感觉有股怒火,却被一座大山压着,那么的憋屈、那么的无力。作为监狱新人,前两年他受尽折磨,那是咬着牙过日子,打碎的牙往肚子里咽。在一次为监狱铺设沥青,也就是做楼顶防水的时候,他主动寻找到一次机会,利用自身在银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帮狱警长躲过税收的麻烦。在和老囚犯瑞德的交往中,两人的友谊也日趋牢固。而安迪在监狱中由于给狱警和监狱长带来了利益,由此他也得到了许多自由空间。汤米的到来,使他无意中发现了杀害妻子的凶手,他要求翻案,但是监狱长为掌控安迪,长期的为自己免费的牟利横加干涉,致使安迪的希望被扑灭。当汤米被害,他便下定决心完成越狱这一壮举。在电闪雷鸣之夜,他爬过自己用十九年挖出的隧道,爬过五百码的化粪道,成功的离开了肖申克监狱。随后,他把监狱长的受贿记录交给了记者,腐败者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他选择了新生,好友瑞德也在假释后,来到了他的身边。
从简要的剧情介绍上看,这确确实实的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越狱片而已,电影运用了首先坐实安迪就是杀人凶手,给观众一种心里暗示,他就是杀人凶手,把他送进监狱吧。然后再反转剧情,击碎观众主观认为“安迪是杀人凶手”的事实。由此引发观众深思。达到一种“心灵鸡汤”的效果。所以我愿意相信导演是在用讲述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的手法来提倡人文关怀。 “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Michael在实践这句话的同时,也表明了一种态度,他们都是为了无罪而做的努力。如果制度完善到没有冤案,他们也就不会出现。是因为社会没有关注这个方面,所以他们才会浮出水面。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样,也没有无缘无故有的反抗。我想我会永远缅怀老布出监的忧伤和孤独,那是被忽略的一个群体的无声的抗挣。阿瑞和老布以同样的孤独而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这是希望所迸发的力量。安迪与其说是一个引导的圣者,不如说是一种思想力量的代表,一种顽强自救的态度,一种抗争意识。我们不愿意让导演创造的这种“奇迹”成为“ 昙花一现”的绝响,所以,影片流传几十年。每个人都感受到影片带给人的希望。每个人都可以自救,也可能救人,只要你愿意。拍摄于1994年的《肖申克的救赎》并没有在翌年的奥斯卡上大放异彩,但是,在后来一系列的评选中,这部电影却始终占据着各种排行榜的头名。没有赢得评委,却赢得了影迷的心,这部无冕之作成了众人追捧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