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潘金莲》敢于直戳官场,除了他估计也没谁了

电影
淡四年
2016年11月21日 16:18

2016年11月18日,《我不是潘金莲》正式上映。

因为之前就看过宣传和简介,对于大导的作品还是一直有期待的,上映后抽时间去观看了。很多人看片名都觉得剧情应该是讲述关于一个妇女的一生坎坷与苦难命运,立足于生活反应现实,人生百态的,影片确实是讲述一个妇女的生活,但在我看完整部电影后,发现整个片在讲述的大部分内容基本都是反应官场病态的,述事过程没有太多的剧情反转或者出其不意,反而是平实而灰谐。

刚开始有很多人都担心片子不能顺利过审,因为内容多涉及敏感领域,看到最后,有一段郑市长与省长之间的谈话,这估计才是过审关键吧。

主线是李雪莲的假离婚变真离婚,丈夫违背了当初的协议,而踏上了告状之路,一直掀开层层官场病态,从法院院长到县长,再到市长,而这一告就是十年,就为了一句“我不是潘金莲”,一个普通妇女对名誉的执着。

官场从来都不缺给自己带好帽子的好手,就像电影最后说的,很多人都是在想怎么保住自己的帽子。老百姓每日津津乐道的也就是官场这些谈资,而且这些谈资一直都流传到现在。人人都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互相推诿,尤其是像发生在李雪莲身上的真假离婚民生琐事上。

李雪莲的故事,只是在反应一个事,老百姓只是想要一个说法,被关注,本来这些个事情完全可以通过关注跟进,协调,沟通处理,却偏偏被官场的人推来推去,随着事情的发酵,最后李雪莲把状一直告到了北京,拦人大代表的车,这时候相关官员开始手忙脚乱,惊慌失措。

一个状告了十年,却仍然没得到如何实质性的缓解,这是很难理解的。而到了第十年,李雪莲突然间不告状了,这是剧情的另一个高潮点,本来不告状了的,突然间被院长,县长,市长这么一折腾,李雪莲再次被逼去告状。

老百姓如若有苦可诉,有冤可申,有话可说,估计也不至于像电影里说的那般,民众与政府之间有这么大的矛盾。

最后,对于冯大导这部电影来讲,圆镜头与方形镜头的运用,真不是一般导演敢尝试的,估计也就只有冯大导敢于这么任性,就像他敢于拍这类题材的电影一样,也很像他上一个作品《老炮儿》一样,没错,我就是个老炮儿!

影片当然也一点不缺黑色幽默,灰谐,引人深思的片断与台词。

“事情没那么严重,只是走个形式。”

“本来今年不想告状,你再这么逼我,我还真改变主意了。”

“牛说行,你们说不行。”

“等着给你发勋章吗?”

“贾聪明:“我就纯粹为领导分忧。””

“我这人最大的缺点就是:不想给领导添麻烦。”

“范伟:要真想死,去前面那个果园。”

“范伟:俗话说,不要在棵树上吊死。”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电影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