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不是潘金莲,我们都是李雪莲......
——聊先生的朋友看冯小刚导演电影《我不是潘金莲》有感!
[一]
冯小刚导演的新片《我不是潘金莲》上映了,上映第一天我就去看了,看完就想写这篇文章,但是怕剧透而伤害冯导的票房,所以一直按着没写,这两天看票房后劲疲软,我想没准我的文章还能为冯导贡献几十元的票房。
这篇文章不是影评,不多讨论影片的好坏,而是想分享一些我看完这部电影的感受和思考,当然一部电影让人看完有一些感受甚至思考,已经算是不错的电影了。
说实话,看完这部电影,我有感受、有思考,但是我不知道这整部电影要表达什么,真的不知道,所以我的感受和思考也只是来自电影故事中我看到的一面。不是大家热议的官场,虽然冯导可能很想观众讨论这个话题来表扬他一番。
[二]
看这部电影的过程和看完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不能进入主线这个人物——李雪莲,看的时候总是在审视她,看完还是在审视她,完全没有被她带到剧情中,完全不能和她一起感同身受或者对她有一丝同情。
因为她一直用她自己犯下的一个“作假”错误而引起的后果来搅动全局,让人感觉她在胡闹。
但是静下心来想想,突然发现我(们)虽然不是潘金莲,但是也跟李雪莲差不多。
[1]
我们都像李雪莲一样因为自己的利益、欲望作假:
电影中李雪莲为了在城里分一套房子,而跟丈夫假离婚,到民政去领了离婚证,但是丈夫却真跟她离了,不复婚了,这不是你李雪莲自找的吗?片尾又添蛇画足的说是为了再要一个孩子而假离婚,好像能为李雪莲找一些有可能博得人同情的假离婚的理由,但是这个理由实在没有份量,导致片尾也减分了不少。
电影中的故事要么是虚构的要么是特殊事件,但其实,现实中,为了一套房子而假离婚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为了多得一套安置房而假离婚,为了躲避政策多买一套房子而假离婚。
不仅假离婚成为普遍现象,在各方面弄虚作假也是普遍现象,假话、假事、假脸、假胸、假屁股、假学历、假简历、假资质、假男、假女、假烟、假酒、假食品......做人很假的也可以称为假人,感觉一个东西只要有真的,就有人弄点假的,姓“假”的除了假期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
这些“假”给每个普通人、给全社会、全人类都带来了很大的伤害,什么时候能除了有假期,没有其他假呢?
[2]
我们都很像李雪莲一样自我:
我不得不说李雪莲是非常自我的,自我的认为有冤,自我的在自己喊“冤”路上赔上了很多人:大大小小的干部,她的前夫的现任妻子......甚至她的前夫。
当然喽,我们也跟她差不多,认自己的死理已经成为我们的通病,看事情不全面、不立体、不双方,认了一个片面的理了就否定(或肯定)全盘、搅乱(或支持)全局。
这真的是非常悲哀的。
[3]
我们都很像李雪莲一样拿得起放不下:
李雪莲胡闹的走上了上访这条路,就再也放不下,甚至她的前夫死的时候她哭的原因是:你死了我去告谁啊?
做事执着、有恒心是好事,但是加上盲目就不是好事了,如果再加上在自己犯的错误上盲目就更不是好事,盲目到不在乎自己的错了,只在乎一条道走到黑,那就是愚蠢了。恐怕我们也常常犯这样愚蠢的错误吧。
有些东西是要放下的,放下,给自己一个轻松,也给别人一个轻松,给自己一条新路,也给别人一条退路。
何苦,犟着脾气一错再错呢?
当然影片的最后李雪莲放下了,可以看出她放下后的自在,这不很好吗?要是早一点放下就更好!
[三]
所以这是一部展示人性的电影,虽然不能进入人物,投入故事,但是能带领人去审视也未尝不是一部电影的成功!
————————————————
欢迎关注有信仰、有态度的“聊视集”
上帝祝福您!愿平安、喜乐常伴随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