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不少影片、制作单位为了让电影高票房,喊出了“欠电影票该还了”的口号,以周星驰的美人鱼喊得最欢。宇文本人非常喜欢星爷,但是这种道德绑架的做法却着实在贬低发行单位及其本人。
星爷美人鱼
无独有偶,刘伟强、向太等也曾喊出“欠电影票”的口号。不难发现,喊这些口号最多的是港台地区的制作人和艺人,思维逻辑也很简单:无非是觉得90年代大陆市场不健全,很多人看了电影却没有付电影票;如今市场好了,都应该把电影票补上。
宇文从两个方面来谈谈:
1.港台电影不接地气必然没落,放不下优越感消费影迷情怀。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的电影市场发展可以说是如火如荼。香港导演纷纷北上拍片或者工作重心开始转移,但是出来的电影我就不举例子了,一副高高在上,满口广东话的优越感。票房收入相比内地电影总是相差一大截。可这些制作人却不思进取,依旧放不下优越感,为了票房喊出了“还我电影票”的言论。说说星爷的美人鱼,或许是星爷两部片子之前的冷却时间过长,当然也有他的号召力,很多人还是买账走进了电影院,但是出来之后,各大论坛都出了一句话就是我不欠电影票了,直言道出了对影片的不满意。这次没有实力为依托消费影迷的情怀,下一部再出影片,很难再达到美人鱼的高度了。
另外,同样是大片,美国好莱坞从不会这么呼吁。因为人家有实力,有技术,不愁挣不回来,可是港片呢?你们除了渐渐消失的情怀,还有什么?
2.电影下档之后谁还会买票。90年代电影院线较少,但并不是没有。港片在内地放映还是有票房的,只是当时看得人不多。但是后来内地人看的盗版电影有多少是一上映就盗版的?还不都是下档了之后才有盗版碟出来吗?怎么欠你的电影票了?
我们不欠任何人电影票,你电影好,我们用电影票支持你;你电影不好,我们也用票房告诉你。总提过去的辉煌有意思吗?咱们谁都不欠谁的电影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