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蒂克消亡史》导演拍出来我估计,就是他给自己看的,压根不没打算全部人看的懂。读了不少影评,多是分析背景,讲多人性。在我看来,这样的观点本身是一瓶万金油。
鲁迅先生的《野草》,先生自己说他一生的哲学都在这里面了。若是胡乱弄些时代背景,套上些人的劣根性,你说是书评,其实放在哪本书籍下面都好用。
坏处想一下,可能是他也没看懂,但不能承认,一定高人一筹,毕竟你不懂他懂,这样你们两个有了一道鸿沟,可到对面去没说非得乘他这只船。其实什么电影都或多或少的都与时代相关联,算影评里相对客观的,但影评本身就是主观的。
2个小时的片子,看完的第一感受,人真的是动物,权力越大,财富越多,动物的本性越突显。看美剧《the night of》时候,也有这种感觉。读《野性的呼唤》明白人的动物性是压抑不释放。
大佬犯不着据着,能想到的就能基本上能满足,有的电影你发现,老大像是一个小孩子或者神经病,这个方式思考他们的行为就不会太难接受。难熬的是中间层次,要夹着尾巴做人。媚上欺下,做事圆滑熨帖。
这样看来,我比较喜欢袁泉饰演的吴小姐,敢爱敢表达,面对魏先生的软刀子有勇气拒绝,面对老公能爱的起来。
其次,我欣赏的王妈,掌管大家族的大管家,被人信任是最最重要的,对身边的人喜好和德行也得一一了解才成,手下的人仔仔细细地斟酌才能为其用。开口推荐杀手,说话句句有理,适时举例。我猜想她应该无数次想过自己的下场,在中枪之后才很平静,交代后事,坐着等死。说不上是为了什么,有的影评说是尊严,我觉得不是很准确。只是为了尊严,她应该交代后事后,死在自己屋子里面,别人看不到自己的丑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