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火锅剧场原创:hottheater)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知恐怖非剧迷。
作为了一个电影爱好者,在休息时间里我想消磨时间的最佳方式,应该就是看电影了。
所以今天我特地为大家准备了一份精神口粮。
一部不逊于2016年《招魂》系列,甚至有所超越的恐怖老片。
夜惊悚——
《鬼书》
The Babadook
在此我也不卖关子了,正片献上。
相比于近一两年里恐怖片,
这部上映于2014年的电影,可以说是非常具有传统特色的一部恐怖片。
整部片的角色有点恐怖片烂大街的味道,主要就是两个人:
一男一女,一个是小正太,一个是小正太的妈妈。
妈妈是一个神经衰弱者,在丈夫意外去世后,一个人辛辛苦苦的支撑整个家庭。
儿子年龄很小,估计是因为单亲家庭的原因从小就害怕鬼怪,经常会作出一些让她头痛的事情。
电影才刚开始,这熊孩子就在向他妈妈炫耀自己的利器。
好不容易哄着他去了学校,自己在养老院照顾好了几位老人,就有人跑过来告诉她——
她的儿子学校来了电话。
而听到这个消息,她整个人都是奔溃的。
因为她知道这时候来电话根本没有什么好事。
果然不出其然,她的儿子带来一堆凶器到学校。
这样严重的违反了校规,毕竟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并不是什么打猎的地方。
这很严重,也很危险,学校对此非常介意。
并且打算给她儿子来个“一对一”监管,让她的儿子调出班级一个人呆着。
但是这位母亲觉得这就是学校无能,将责任怪到小孩身上,
于是她这么怼死学校老师的——
-你管好你自己的事儿,我总会找到一个
-把我儿子当人看,而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东西的学校
-别再叫“您的孩子”了,别这样,停止叫“您的孩子”,他有名字叫Samel
在这个面容有些憔悴的女人看来,这一切都是外界的原因。
从学校里出来,儿子有点沉默寡言。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痛,
只是有些人从来都只是活在自己的过去。
孩子的话一次次的刺痛着她的内心。
这让她想要换一个环境让自己的孩子生活,但克莱尔阿姨却因为自己孩子不愿和Samel一起过生日的说法,委婉的拒绝了她。
一路上小Samel在里面撕心裂肺的哀嚎着,而她就像是一个失去了灵魂的傀儡在聆听着。
诡异的BGM,没有任何生机!
宛如绝望的眼神,不知多少人为此而感到惊悚。
小Samel的尖叫,让人不由得觉得有个人正在注视着他们。
而这一晚,Samel交给了他妈妈一本不知道从何来的故事书。
痛苦将从精神走向物质,噩梦的开始……
虽然这看上去和一些老套的恐怖片一样,《鬼书》铺垫完主角们的一些情感背景后,就出现了恐怖片里的关键道具——巴巴杜故事书,但整部电影恐怖之处却并不是寄予在所谓的鬼怪“巴巴杜”,有多么的恐怖,有多么的面目狰狞上,而是集中在——
母子之间的惊悚情感之上,心灵上的折磨,对过去的自责,对孩子的恨与爱,对过世丈夫的内疚。
整个过程揪心的让人分不清是“鬼”还是“人”。
儿子在自己床上正着大眼睛,而她则坐在房间里继续翻阅着那本故事书,直至翻到空白页。
没有后续,整部书就像是在等待她来书写制作。
而在晚上她的意识就像是离开了自己的肉体一样,
虽然睁着眼睛,但她却一直使劲喘着气,就像有人压在她身上一样。
而这个时候小Samel突然跑了进来。
大声的喊道:这是Babadook做的!(巴巴杜)
而且在读了巴巴杜故事书后,女主整个人开始变得奇怪起来了。
虽然还能在养老院跟她的好同事聊天,
但她整个人会时不时的开始走神,比如说一个人看着一个地方傻笑。
而小Samel则在全是他爸爸遗物的储藏室里自言自语。
他要保护他的妈妈,他要杀死巴巴杜。
一切变得越来越疯狂了,巴巴杜像是真的从书里跑了出来。
开始折磨他们母子,它无所不在。
它就像是一场魔术,一个具现了的心灵恐怖。
无声的恐怖,没有任何的色彩。
孩子在不断的恐惧着巴巴杜,而这让她几乎崩溃。
最后她选择了毁书,把书撕个稀巴烂。
但这并不能改变了什么,那个魔鬼还在——
就算像是一个离不开的阴影,一直笼罩着他们,不管他们去那何处。
但女主根本不相信有巴巴社的存在。
她认为,这一切都是孩子的幻觉,她带着孩子去了医院。
并从医生那拿到了安眠药,利用它让自己和孩子入睡。
一切似乎要变得好起来了!
没有巴巴社,没有恐惧,没有绝望,小Samel也不再惊恐。
或许这种生活可以延长到医生的治疗方案下来。
但是一早起来,她在门口竟然发现了——
那本早就被遗弃的故事书。
而且撕碎的书页不仅黏了起来,还变成了一本彻头彻尾的恐怖书。
里面描述了一个非常残酷的故事——
她将亲手杀死自己的宠物狗,还杀死了自己的孩子!
换句话来说,她和她的孩子将会成为这本书里的故事主人公,成为巴巴社手下的牺牲品。而这种巨大的反差感,让人有点分不清什么叫戏里戏外。
虽然鬼怪片都是以鬼怪噱头来吓人的,但在这里《鬼书》却走到了另一条路上。
一条鬼怪片很少走的路,主角的绝望无助走到黑。
昏暗的背景,绝望的背景乐,逐渐走到疯癫的人物对话。
没有什么比无声的恐怖更让人绝望,没有什么比未知更让人恐惧。
这是一次纯粹的精神恐惧。
而这也让我想起了克苏鲁神话,这个不可名状的恐惧。
真正的恐怖总是来自于内心,来自于未知的盲目追求。
而无论是詹妮弗·肯特这个新人导演在2005年的短片《怪物》,还是这部她的处女作,都可以说没有保留的阐述了这点。
恐怖的意义从来就不是那些怪物,而是作为人自己的内心。
过于的执着,往往会让自己陷入自己的精神炼狱。
而对于恐怖本身,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在《克苏鲁神话》里就有这一句话——人类最古老而又最强烈的情感是恐惧,而最古老又最强烈的恐惧是未知。
所以在这部《鬼书》,虽然鬼怪“巴巴杜”一直没有露出自己的面目,我们也无法知道母子到底在经历怎样的折磨,但这部电影在观后的回味上却不会逊色于任何一部恐怖片。
由理智变为疯狂,由内疚变为绝望。
一直对孩子照顾有加的妈妈开始变为一个疯狂的家伙。
不相信“巴巴社”的她亲眼看到它。
陷入“巴巴社”的精神牢笼里。
这种理智下的疯狂开始让她失去理智,让她变得非常暴躁。
让她开始暴露出自己内心的怒火。
一直以来,小Samel就像是她的噩梦。
让她活在自己的自责里。
或许这就是她的心魔。
而《鬼书》虽说只是一部小成本的电影,也没有啥特效的惊悚镜头,但实际上在各种场景塑造上都是远胜不少大制作恐怖片的。
甚至在你看完整部电影后,整个人都会陷入一段对恐惧的精神污染之中。
女主在巴巴社下的追逐下,尖叫,绝望。
在巴巴社的影响下变成了疯妈!
在精神崩溃时看到了孩子的死亡。
这些无时无刻都在加重你对恐惧的认知。
在某种程度上,这部《鬼书》其实是和很早介绍的《恐怖游轮》、《灵异第六感》相类似的。
但与这些却有着了一点本质的区别。
虽说同样都属于灵异类恐怖片,都涉及到了心魔执念这个思路,但这部电影却没有得到了最终的解放,而是在自己的内心里,在自己的家里,再度准备了一处执念的容身之处。
而这也就像很多人渴望得到救赎,得到心灵解放,不断次次尝试后,反倒再次给自己准备枷锁一样。
喂养
巴巴社还活着,它还在夜里注视着你!
----------------------
ID:hottheater
无论你爱看电影还是想看电影
我们每天都会推送有意思的电影,电视剧,动漫
快来加入我们!
火锅剧场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