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事手抄录》:中二CP的惊悚考古学

电影
云飞扬看电影
2017年01月06日 00:18

《异事手抄录》:中二CP的惊悚考古学

众所周知,国产惊悚题材影片创作乏力,不过与大银幕上的寡淡想比,网大近年来在该题材上的创作其实有相当的进步。《异事手抄录》有某种标杆的意味,它把惊悚悬疑与探案推理整合一处,同时又极自然地融入二次元的叙事语言,它也因此自成一套混杂着多种情绪体验的风格。

《异事手抄录》中的内容本身像是一本书,因为它可以循环往复地进入凶宅现场去重复读解陈年旧案,每一次的尝试都是对案件新一种的读解,也使观众对各个人物形成了新的认识。这种方式,对剧情而言乃是一种拓展,它一方面像剥洋葱一样分析案情,都是又像对这一过程的反向操作,让内容上更加富有层次。叙事形式上的另一点是它类似套娃的结构,用不同人物的视线去构置一个个不同的套娃,这件套娃的最表层是一桩看似简单的杀人案,但最里面那个小小的套娃确是人心的不可测。

大叔和鲜逗逼的CP组合以类似通灵的方式进入历史中的凶宅现场,去还原事实,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一对“破案者”所做的工作很有福柯所谓的知识考古学的意味。他们以回返往复的方式与历史中的尘埃对话,寻找随时光衰弱的记忆,这样的剧情设计首先极富创意,带有别具一格的新鲜感。所以,大叔作为一个收藏和整理空间中的遗存记忆的人物,很像是一个历史书写着,其实他的所有观点并非是玄之又玄的荒谬之论,反而有些历史研究的况味。

不过,这种类历史研究的设定丝毫不显得呆板,反而充满了各种喜乐的元素。事实上,喜剧元素在惊悚题材影片中如何应用是一个特别值得讨论的问题,喜剧的使用和存在如何能够不破坏影片整体的惊悚风格,同时又能发挥应有的效力。《异事手抄录》设定了旁观者的外来者身份,让他们作为窥视者,可以用喜剧的方式发表看法,但是同时他们也是惊悚情节的参与者,他们参与了凶案历史的解密,甚至本身也成为一度迷失在这段疑案中当事人。从效果来看,喜剧的安排恰到好处,保持了惊悚片本应具有的紧张感的节奏,同时又有所选择的安插放松的空隙。这对略带中二的“破案者”以推理的方式去重新还原疑案的过程,这一过程本身便综合了惊悚和喜剧,这一点无疑成为本剧中特别的亮点。

《异事手抄录》能够吸引观众眼球的不单单是形式上的创新和风格上的出奇,具体到常规意义的评定标准如表演上,其实也是一大亮点。仅举一个例子便能管窥一二,在怀疑心理教师是凶手的段落中,心理教师与陈妍的对手戏情绪张力十足,两人各自的眼神、动作和台词上的你来我往,堪称激烈,这段对抗段充满了令人压抑的诡谲气氛。

如果再回头梳理一下《异事手抄录》的特点时,会发现该剧其实也在尝试做一个通吃个年龄层的戏,对于90后和00后而言,这种二次元的叙事呈现,以及一对中二的CP绝对是合胃口的菜,对于80后而言,稳扎稳打的故事设计则是最大的吸引点。尤其是每一次看似可以抵达真相,但随后旋即被推翻,这种略带烧脑的推理体验对于任何观众而言其实都在挑动观影上的参与感。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电影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