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巴比伦》:一部与众不同的青春片

电影
小马发光
2017年01月11日 20:09

虽然没有读过原著小说,但一点也不影响你对《少年巴比伦》的那种好感,这是一部与众不同的青春片,与我们之前看过的那些青春片很不一样,它的“套路”也不同。以前的那些青春片,剧情太“套路”,不是大学,就是高中的青春故事;不是出国,就是堕胎,让你已经丧失了对这类影片的新鲜感。而《少年巴比伦》里的青春,与学校几乎毫无关系,甚至带着一些的农业重金属的味道,所以说它很与众不同。

之所以说此片带有“农村重金属”味道,一来,电影故事发生在三四线小城的破旧工厂;二来,小城工厂是一个小圈子、小社会,工人们带有浓重的年代特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或心怀梦想而迫于现实无奈的挣扎。它是一部青春片,是关于路小路的青春故事,有关爱情,但没有狗血。《少年巴比伦》就是关于路小路和白蓝,两个人之间的初恋故事。这样一部青春电影,一下子变了味道,不再是你熟悉的青春记忆。这样一种奇特的转变,对你而言,不得不说是另一种吸引。

《少年巴比伦》的故事背景在上个世纪90年代,路小路是一个刚刚毕业,走入工厂的学徒。他在戴城糖精厂上班。路小路的做事风格,也代表了那个年代的年轻人的生活状态,人生没有追求,懒散、无欲无求,整天吊儿郎当,不学无术。他在戴城糖精厂这个地方见到了各种各样的人,钳工班的,电工班的,他做各种各样的工作,拧螺丝,修水管,换灯泡。他就像是寺庙里的小和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上班打卡,下班回家。

电影的剧情紧凑、节奏恰当合适,没有姐妹撕比,没有狗血堕胎,但处处可以感受到属于青春的味道。一部青春片能好好讲故事真的不容易,我相信电影里的故事一定是路内自己的故事,它真实存在。这是那个年代的青春记忆,也是路小路的少年心事。

路小路的开始代表了那个工厂年代所有人的心境,机械、怠慢、混日子,但这一切因为一场邂逅而发生变化,那就是白蓝,是白蓝让路小路的心变得澎湃,产生了爱的涟漪。那个年代的人需要某种刺激,才能真正的警醒,从而正视工作与生活,开始选择人生。路小路在电影中反复说“白蓝是我青春惟一的美好甜蜜。”是的,白蓝是他,也必将成为他最遥迢的梦。幻梦必被挫伤是成长必然。白蓝的存在提醒路小路生活的琐碎庸碌,却又是他平庸生活的惟一支撑。他为了白蓝考夜校,做一切;他大闹会场和人比赛耐烫水,在白蓝看来无聊可笑。白蓝也与他亲密过,但最终考上海研究生,退学,再无踪迹。路小路与白蓝的人生从此再无交集,人生亦如此,挫折与错过始终相伴。

董子健与李梦,以稚嫩而原生态的表演为这场工厂春梦作了最好注解,关于青春与爱情这些当下最能吸金的话题,影片的态度是避重就轻,将它们锁在空中楼阁,与时代症候紧紧绑定在一起。一对恋人,各怀心事,而地震来袭是二人的情感得到了彻底的释放,完成了具有形式感的第一次,路小路梦寐以求,而在白蓝的心中这是一场特殊的告别。从这个角度看,《少年巴比伦》其实很具魔幻现实主义色彩,虽然影片中路小路不断重复他的二十岁记忆与白蓝的关联,但明眼人不可能不明白,在爱情主线背后,隐藏着作者对九十年代前期工厂生活刻骨铭心的焦虑,工人们漫不经心地延续着他们似乎可以维持一辈子的金饭碗活法,但岁月与变局,早已为他们埋下悲凉的伏笔。无论爱情还是生活,都是极具年代背景的。

无论爱情困惑,还是生活困扰,人们总是要坚持的面对,因为要活着,还要好好活。所有才不断的与现实缠斗,与心魔纠结,谁的青春不迷茫?路小路如此,你我亦如此,其实每个时代都是如此。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电影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