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城市,熙熙攘攘人来人往。
可人生啊,依旧孤寂。
——仿佛中了魔咒,看完《嫌疑人x的献身》,娱妹妹依旧沉浸在剧情里不能自拔。
没错!是东野圭吾大神的代表作没错,但并不是小说,而是苏有朋导演的中国版《嫌疑人X的献身》。
注:本文为个人观影体验,内含轻微剧透。
《嫌疑人x的献身》是东野圭吾的代表作之一,是日本有史以来第一部囊括三大推理小说排行榜年度总冠军的顶尖杰作。
豆瓣上,原著《嫌疑人x的献身》评分8.9;日版电影评分8.3;韩版略逊色,评分7.4。
根据同一部小说改编,韩版《嫌疑犯X的献身》拍成了韩式爱情故事;而日版《嫌疑犯X的献身》,是一个带有推理情节的、沉重的日式城市故事。
那么问题来了——苏有朋会怎么改编?最早得知苏有朋执导时,娱妹妹承认,是受到惊吓了……
据说东野圭吾对改编自己的作品有个三原则——
1、必须适度改编不能一模一样;
2、前人已有的改编不能再用必须创新;
3、改编必须我同意不能瞎改。
然后据说,东野大神对苏有朋此次的改编,赞赏有加。
身为东野大神铁粉,原著、日版、韩版都看过的娱妹妹觉得,这次的苏有朋导演的中国版,是惊喜。
看过原著的人都知道,《嫌疑人X的献身》在一开始就告诉你,凶手是谁。
但这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这样的开局会让很多人丧失继续观看的热情。
所以这次最好的改编,或许就是叙事节奏上的变化——杀人戏被后置。
陈婧杀死前夫的情节,之前的版本都是一上来就交代清楚了。而中国版把这场戏往后挪到了大概40分钟的位置,于是至少,前面这40分钟能留给观众进行犯罪悬疑大猜想。
插播,这里林心如表演的很出彩,将一个母亲的恐惧绝望和拼死保护女儿的神情演绎到位。
符合中国观众观影习惯的同时还能引人入胜,苏有朋做到了。此处给我们五阿哥点个赞。
整部电影的基调,苏有朋也拿捏的很准。老旧的街区,潮湿的地面,阴冷的画面,无一不在透露,这是一个沉重的故事。
硬伤也有。
看到石泓偷定向声波发生器攻击唐川这里,我是一百个不情愿的。整部戏原本的节奏就是低沉缓慢的,到了这里节奏一下被打乱。
我能理解导演想稍微刺激一下观众分泌点肾上腺激素来提提神,但这和影片的整体风格真的是一点儿都不搭。而且,石泓是这样的人吗?他这种高智商大神,就算真的要设局,也不会这么简单了事啊。
但是娱妹妹真心佩服苏有朋挑人的眼光啊!
没有选当下的那些个流量小花小生来演,娱妹妹真想寄100个鸡腿给五阿哥来感谢对《嫌疑人x的献身》的不辱之恩。
不怕说狠话,放眼圈中,唯有王凯和张鲁一能胜任唐川和石泓这两个角色。
和日版电影石神挑大梁相比,中国版把唐川和石泓的戏份处理成了双雄对峙的局面。苏有朋说,两人尬戏的意味很浓。
王凯饰演唐川,把一个高智商精英知识分子诠释的非常到位,尤其是这个人物身上的清高孤傲之气。
刚出场的他高智商、积极向上,但也十足自负,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逻辑解释不通的东西。
但是随着案情的发展,他的疑惑、纠结、犹豫、同情、痛苦、煎熬,都要在短短几场戏里以非常克制的方式表现出来——表演难度并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容易。
王凯给出的表演很精准。他那永远熨烫整齐的衬衫风衣和他笔挺的腰杆,是那种骨子里散发着一身正气的帅。
探监那场戏,仅仅依靠眼神,就把唐川复杂的内心变化演绎出来。最后坐在椅上喊住石泓时,强忍住情绪时那种鼻翼扇动、下巴发抖的微表情全部到位,瞬间就能把观众带入情绪。
大概就一个地方破功吧——“你以为是个几何问题,其实是个函数问题”的恍然大悟想通案情那一段太跳跃。
这个锅其实得导演来背,此处稍微再增加一些画面闪回的剪辑,就能给王凯的表演加分了。然而并没有,大约是苏导默认大家都看过原著吧,过于简单的处理,反而让王凯的表演看上去失了真。
张鲁一饰演石泓,一个高智商低情商性格孤僻不善交际生活一塌糊涂的数学老师。
话说看电影时,张鲁一扮演的石泓一出场,娱妹妹就惊了!太太太像了!
尽管原著里描述的石神是个个子不高、微胖的形象和张鲁一这一双大长腿相去甚远,但那种气质,吻合度99%!
不瞒你说,2008年的日版,最后堤真一大神扮演的石神发出惊天哀嚎那一段,娱妹妹看哭了。
张鲁一对于这一段的处理放手不同,并没有刻意复制原著中“呕出灵魂”的状态。
恰恰相反,他驼着背,颤抖着嘴唇,默默的流泪。
我,也跟着掉眼泪了。
一个人,遭遇到极端变故时的崩溃,会是什么样子。娱妹妹觉得,就应该是张鲁一这个样子——不是呼天抢地、不是声嘶力竭,悲痛从心中而来,也是压抑在胸腔之中的。
有时候,一个人只要好好活着,就足以拯救某个人。
这是原著中最动人心弦的句子。石泓说:你们如果得不到幸福,我的所作所为都将付之东流。
唐川确实是唯一能和石泓对话的人,但是唐川并不了解石泓的寂寞。
唐川的生活算得上一帆风顺,他没有尝过压抑绝望、没有经历过困顿。
但石泓不同。从数学天才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数学老师,15年中默默摸爬滚打,对数学的热情是唯一安慰。从某种意义上,他跟那些他每天路过的流浪汉们,也并没有什么不同。
唐川以为石泓是为爱而牺牲。
当石泓把上吊的绳子都挂好、准备了结自己的时候,门铃响了。
打开大门,金色的阳光撒了进来,石泓有那么一瞬有点睁不开眼睛。
两张阳光般的笑脸出现在门口,这是新搬来的邻居陈靖和她的女儿。
于是这一刻起,石泓的生活有了温度,有了生气。
从那天开始,石神是靠着邻居母女的声音、气息、存在,生活下来的。
她们解救了处在绝望边缘的石泓,让石泓有了生的信念。
“这是报恩。”张鲁一扮演的石泓,在帮助陈靖母女处理尸体时,转头那一瞬的表情,是释怀。
石泓对陈婧的爱无关肉欲,而是以一种被救赎的心而。陈靖母女之于石泓,是信仰。
信仰这一题,无解。
自己的信仰毁灭那一瞬间,便是堕入地狱的绝望感——据说张鲁一为了演好片尾崩溃这一段,特地去了监狱和医院体验生活。去看看那些遭遇变故的人的真实反应。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照电影《甜蜜蜜》——张曼玉去认尸那一段,影后在这一段奉献了教科书般的演技。
喜欢张鲁一的表达方式,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演绎,更贴近真实。
这一次,相信鱼旦同学演的一定很过瘾——宁静、隐忍、神秘、单纯、残忍、偏执……无数种性格特质在石泓身上碰撞出了复杂的人性,让这个角色具有极大张力和魅力。
你看,张鲁一演绎的石泓,唏嘘的胡茬、呆滞的眼神、佝偻的身体、土里土气又不合身的衣服,让他看起来有浓浓的自闭感。
据说为了这部戏,张鲁一打破了自己“一条过”的神话:有一场戏他NG了50多条,从中午一直拍到晚上,只因为“在和自己较劲”,想演得更好一点。
石泓,张鲁一绝对是不二人选。嗯,不服来辩!
东野大神的悬疑故事,说到底,讲的是人性。
石泓,这个角色,可以直击人内心最柔软最脆弱的部分。我想,没有人会不动容吧。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用的齿轮,也只有齿轮本身能决定自己的用途。有时候,一个人只要好好活着,就足以拯救某个人。”
3月31日,走进电影院,解难题、看真相。
#文末彩蛋#
电影里有很多小彩蛋,比如小溪流里的落叶;比如开篇和结尾的四色问题的书封面……娱妹妹就不一一剧透了,等你去电影院发现。
作为文末彩蛋,娱妹妹这里有个大胆的猜想。
苏有朋导演的上一部作品《左耳》,抛开影片本身,苏导慧眼识人,挖掘了一位“金马影后”。
那么苏导的第二部作品里,会不会有“未来影帝”呢?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