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入万达“封杀”华谊之争,《摔跤吧!爸爸》却凭何成为最大黑马

电影
镜像娱乐
2017年05月09日 05:42

文 | 大条

在好莱坞大片《银河护卫队2》和万达发行端的“复仇”夹击下,华影的首秀《摔跤吧!爸爸》却并没有如人们意料中成为商战“牺牲品”。今天,单日票房高达2000万,上映四天总票房1.06亿,即将打破《我的个神啊》在内地保持的印度电影票房纪录,成为同档期影片中的一匹黑马。

作为华影天下正式亮相的首秀《摔跤吧!爸爸》,在印度上映之后就一举打破了去年印度票房记录,首周便取得了1560万美元的本土票房和800万美元的海外票房。

虽然口碑炸裂,但印度电影在国内受众范围还是有限,国内引进过的宝莱坞电影票房天花板基本都很低。更雪上加霜的是,其刚开画便遭到了万达的“排挤”,万达院线对《摔跤吧!爸爸》的首日排片仅有2.9%,黄金场次更是少得可怜。而与《摔跤吧!爸爸》同一天上映的漫威宇宙系列《银河护卫队2》,万达给予远高于平均排片率的57.8%的排片量。

有院线人士曾表示:“在票房争夺战中,如果一部电影票房预期是20亿,一部却只有一亿的盘子,在全国所有院线通吃的抢食的情况下,头部院线机构会把手伸向大蛋糕,即使那一亿票房的电影是他们自己投资的,也会放手。”如此说来,万达选择《银河护卫队2》是商业市场趋利模式使然,如同王思聪所说,没有人和钱过不去。但除了钱之外,万达还是想出一口气。

但即使低排片,《摔跤吧!爸爸》今日仍以16.1%的上座率稳占同档期影片第一。在观众挑着看电影的时代,发行终端不够,优质内容来硬拼,超高上座率和口碑的背后,是观众对《摔跤吧!爸爸》中所表现出对女性的社会关怀的认同,也是观众对具有批判意义的国产影片的渴求。

《摔跤吧!爸爸》再遭万达“围剿”,万达华谊旧怨难了

要说万达和华谊之间有什么江湖恩怨,那就是华影天下现在的掌门人叶宁了。

叶宁2002年加入万达集团,曾出品发行过《寻龙诀》、《煎饼侠》、《夏洛特烦恼》等高票房影片。在被华谊兄弟挖走之前,叶宁已在万达工作15年,历任万达院线总经理、万达文化集团副总裁、五洲电影发行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要职,深受国民公公王健林器重。

转战华谊后,叶宁曾被华谊兄弟公开任命为华谊兄弟影业首席执行官,全面负责电影及电影院相关业务的管理和运营,同时叶宁还担任华谊兄弟副总经理,并被提名为董事候选人。

除了商业竞争的因素外,万达这两年频繁怼华谊,也就是因这场跳槽引发的血案,《摔跤吧!爸爸》并不是万达第一次对华谊出手了。

叶宁入职华谊后发行的影片《纽约纽约》首映当天,万达院线排片占比为1.6%,黄金场占比为2.8%,均低于华谊兄弟、嘉禾、博纳等院线。而与《纽约纽约》同期上映的电影万达均给出较高的排片。

去年,华谊出品的动画电影《摇滚藏獒》曾低排片引发众议,万达院线被质疑对其排片 “封杀”。之后华谊兄弟出品的《陆垚知马俐》与万达出品的《快手枪手快枪手》同日上映。万达院线自主排片中《陆垚》在万达院线的排片仅占5.24%,排在所有影片第六位,《快枪手》则排片占比为32.57%,排名第一。

继《摇滚藏獒》0.39亿和《陆垚知马俐》1.92亿的惨淡票房收入后,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上映,万达故技重施,便有了后来的冯小刚开炮万达,贵圈真乱的对骂后,耀莱5亿保底也才完成4.84亿的票房成绩的《我不是潘金莲》仍以惨败告终。

而冯导思聪因为《我不是潘金莲》的低排片开撕时,就有人提出质疑,万达院线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给这样一部片子低排片是否符合股东的利益值得商榷。华谊兄弟的官方声明也指出了这一点:“作为上市公司做出的决定应该是以保护和尊重投资人为第一前提。”

但以《摔跤吧!爸爸》的排片来看,被华谊挖高管的这口气,华谊还没有出完。截止去年年底,万达院线在中国拥有348家影院、3127块银幕的万达院线,其总票房、观影人次、市场份额已经连续第八年占据国内市场头名。掌握全国院线绝对发言权的万达,在怼华谊的路上可谓是有钱任性,完全放飞自我。

说回华谊,去年华谊兄弟八年来首次净利下滑,影视业务的大衰退,可以说是华谊在实行“去电影化”后所得到的苦果。而在万达、光线、阿里不断整合院线资源,收购线上票务平台的大局势下,华谊的步子似乎有点跟不上。

王中磊坦言华谊兄弟在发行和营销方面薄弱亟需重视,而作为万达院线曾经的总经理,华谊电影新掌门人叶宁无疑就是发行终端的强中手。 为破发行、影院端掣肘,华谊于去年成立了华影天下,掌舵人为叶宁,此外,叶宁还请来了此前负责博纳整个发行业务的刘歌。

华谊以51%的股权控股,旗下有叶宁实控公司兄弟鼎立占股20%、大地电影及上海电影各12%、微影时代5%,华影天下背后的四大股东在内容制作、互联网发行、院线、影院领域都分别占据着重要的市场地位,集结了大部分行业内的优势资源。

今年4月华影天下推介会上,王中磊也曾表态,四家大股东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为华影时代夯实基础、集结资源、储备项目。未来,华影天下将聚合优势资源,成长为一家高水准、大格局,开放创新、兼容并蓄的平台型发行公司,而华谊也将和华影天下携手,助力优质的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取得好成绩。

担负了华谊重整旗鼓重任的华影天下,首秀《摔跤吧!爸爸》虽受万达打压,开画不利,但上映四天来排片量和上座率都在稳步上升中,今日猫眼专业版对《摔跤吧!爸爸》的预测票房已经达到了4.82亿。虽然大多人唱衰认为华影首秀《摔跤吧!爸爸》出师不利,但较华谊去年的成绩,已经可以看出华谊在院线发行的劣势上有所好转。

目前的中国市场,万达和中影均同时具有制作、发行、放映渠道的大型电影集团,而疯狂走在买买买之路上的万达,已经将主营业务扩展至电影开发、投资、制作、发行等各个领域,打通电影的全产业链后,通过排片打压竞争对手出品的电影,万达是否是重蹈上世纪派拉蒙的覆辙,也是个未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各大电影资本大佬形成割据之势后,仅凭垄断是无法取得真正的商业成功的,一部烂片也无法永远依靠排片优势大行其道。华谊明白了有作品没有渠道是不行的,想必万达也会明白有发行没作品同样不行。

印度神片的超高上座率背后,是国产电影现实批判意义的缺失

《摔跤吧!爸爸》全国上映的院线版本因为时长的限制,在北影节的版本之上删去了29分钟,删减的是印度电影常见的歌舞片段,并剧情并无太大影响,即便删减后140分钟的片长还是高于一般电影,但励志喜剧元素糅合女权的主题,配合得天衣无缝,使得影片魅力未打折扣。

好的作品不愁口碑的发酵,这部充满政治性,却技巧极为纯熟的商业电影,在内地电影里都是极为罕见的,所以在好莱坞换汤不换药的重工业大片《银河护卫队2》的正面交锋中还能占据一席之地的《摔跤吧!爸爸》,也反映了国内观众观影的水平的提升,内容为王还是正道。

2015年在内地上映的阿米尔汗的影片《我的个神啊》,同样是在持续排片量不到20%的局势下拿下了1.18亿的总票房,并缔造了印度电影在内地上映的票房纪录。而这次《摔跤吧!爸爸》,上映四日,就已有超越《我的个神啊》的票房记录的阵势。

《摔跤吧!爸爸》跟大多数国外类型片一样,存在很多不利的客观条件。比如被诟病的片名翻译,此外,体育、传记题材的类型化影片,对观影的人群也有一定的限制,纵观目前首日票房比较高,排片率偏高的电影多为受众辐射大、体量大的影片。

虽有限制,但影片的炸裂口碑和持续上升的上座率足以支撑影片突出重围。截止目前,《银河护卫队2》以41.1%的排片率拿下2428万单日票房稳居第一,《摔跤吧!爸爸》则以17.8%的票房占比拿下了1552万的单日票房紧随其后,其上座率比《银河护卫队2》高出将近一半。

创造印度票房新纪录的《摔跤吧!爸爸》,虽然没有阿米尔·汗的《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的个神啊》等影片故事性强,但内容一样优秀。国内几大售票电商表示,《摔跤吧!爸爸》是中国院线电影有史以来评分最高的电影。

跟电影中的父亲希望用金牌改变国家命运一样,阿米尔·汗是个希望用电影改编国家命运的演员,在印度乃至亚洲来说,他都是值得让人敬畏的演员,从《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的个神阿》,再到《摔跤吧!爸爸》,阿米尔·汗的每一部影片都堪称经典,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阿米尔·汗的每部电影主题都很深刻,从《三傻大闹宝莱坞》反映的教育问题,《我的个神阿》反映的信仰问题,到这部《摔跤吧!爸爸》反映的印度女权问题,几乎全都涉及了印度的社会问题。其自身的金牌号召力和质量保证也是影片的一大优势。

《摔跤吧!爸爸》中阿米尔·汗于影片中扮演主角马哈维亚·辛格·珀尕,并经历该人物19岁、29岁和55岁三个年龄段。为此,阿米尔·汗先是完结了人物19岁的青年戏份;随后在短时刻内增肥28公斤,以表演该人物55岁时发福的状态,此刻阿米尔·汗的体重已达到了100公斤,俨然一位大腹便便的中年胖子。

作为印度国宝级的演员,宝莱坞的“全能王”,被问及为什么不用特效改变自己的体形时说,体形的变化会相应地带来身体机能和体质的变化,这些并不是特效能弥补的。为了最真实的呈现角色,他选择用最“笨”的方法。

在影片中阿米尔·汗和大女儿在摔跤场较量的那场戏中,他的身手不再矫健,最后的防守时刻,他喘着粗气,额头青筋暴起,曾经不费吹灰之力撂倒对手的全国冠军,人到中年苍老后面对自己培育出来的大姑娘时力不从心,真实感带来的情感冲击是特效无法做到的。

导演涅提·蒂瓦里解释他拍这部电影的初衷时说:“我拍这部电影就是想要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如果一件事男人能做到,那么所有人都能做到。”

和影片中所呈现出的国情一样,在印度,由于人口太多造成贫困,国家物资贫乏,印度各机关都印发了文件大力提倡生男孩,认为女孩是非必须的,就像是榨甘蔗,女孩不过是剩下的残渣,是副产品。

电影中两个姑娘同龄朋友的早嫁和村上人对女孩的轻视就可见一斑,对女性命运的关怀,是影片最打动的人地方,一开始为了成全父亲的梦想,两个陷入地狱般苦练的女儿让人同情,但在不自由的国度,处于压迫阶级的女性,为了改变命运,而练习了摔跤。影片中并没有过多渲染两个姑娘对摔跤的热爱,但却表现了她们对输赢的执念,因为胜者为王,这是她们唯一摆脱命运的方式。

不管是美国的《麦克法兰》还是印度的《摔跤吧!爸爸》,体育励志片的剧情其实都大同小异:落后的小村庄,体育成了改变命运的决胜点,而不管是《麦克法兰》中的老师,还是《摔跤吧!爸爸》中的父亲,充当的都是人生导师的角色。但《摔跤吧!爸爸》中所刻画出的印度女性悲剧命运的色彩,无疑使影片的精神意义上升了一个Level。

“只要你胜利了,胜利不光属于你,还属于千千万万个被认为不如男生的女孩子,被禁锢在家庭中相夫教子的女孩子。如果你胜利了,打败的不光是那个澳大利亚选手,更是打败了那些认为女生不如男生的人。”这是片中阿米尔·汗对他的大女儿说的话,也是导演以及阿米尔·汗想通过影片告诉印度这个国家的话。

真的导演,敢于触及人民真正关心的敏感题材,并以温柔的方式对一个国家中女性地位不平等的社会问题发出质问,并给出自己的答案。这种拍电影的态度,刚好是国产电影所欠缺的,我们需要更多像《我不是潘金莲》一样具有社会现实意义的影片,可以拷问社会良知,引发人们对价值判断的思考。这也是为何除了印度人民,中国观众也很迷恋《摔跤吧!爸爸》的原因。

猫眼对《摔跤吧!爸爸》的最终票房预测是4.82亿,截止发稿时间,其的四日总票房也以突破了1亿,超越《我的个神啊》在中国的票房纪录已经不成问题,无论最后总票房止步于多少,绝佳的口碑舆论都将是印度电影在中国市场上的一次进步。此外,《摔跤吧!爸爸》也将是又一个试探内地观众审美与消费能力的试金石,它的市场表现也是内地观众成长的一个很好的反馈。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电影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