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8月9日,中国上海,在人民广场南京路附近的大光明电影院门前看到,前来观看《战狼2》的观众络绎不绝。(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8月10日《南方周末》)
2017年迄今,两部重要影视作品横空出世,有可能改变中国流行文化史。一部是三个月前引起罕见收视热潮和全社会讨论的《人民的名义》,一部就是眼下这部已经创造了中国电影史票房纪录的《战狼2》。
《人民的名义》和《战狼2》是如此出人意料,它们在以下三点具有很高相似度。其一,在上映之前,假如有人预测他们会火成这样,圈内几乎没一个人会信,都不是什么大制作、大手笔,也没什么大规模推介;其二,两部作品都是非偶像系二线演员的逆袭,《人民的名义》里最火的是一众并不知名的二线演员,陆毅、张丰毅等一线演员反倒最被诟病,而《战狼2》的主演兼导演吴京其实名气稍逊;其三,他们都是当下罕见的现实主义题材,不仅是“当代”的现实,甚至就是当前的眼下的中国的现实。
在这两部作品之前,中国流行文化尤其是影视综艺文化的主流是什么?是偶像化、泛娱乐化和去现实化。在题材选择上,统计过去十年中国电视剧收视排行榜,主流收视大户几乎全部是玄幻、穿越、宫斗、谍战以及抗日神剧,现实题材除了都市情感剧和警匪片,其他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凤毛麟角。在制作、拍摄和宣发权重上,明星和偶像无论在哪个部分都占据太多戏份,而过度偶像化和泛娱乐化互为因果,整个中国荧屏的主流话语和主流面孔几乎都呈现一种偶像霸权和无涉现实的泛娱乐化倾向。
有趣的是,这两部作品其实都非顶级水准的作品。从艺术角度看,甚至有些粗糙,而其叙事精巧度和制作精美度与顶级大片仍有相当大差距。
但在流行文化史的意义上,这两部作品却具有改变时代文化特征的迹象。
《人民的名义》关注的是当下最重要的国内现实,甚至就是国内正在发生的现实政治,而《战狼2》虽然采取的是007或者美国队长式的英雄主义叙事,但呈现的并不是一个虚拟的甚至奇幻的故事,而是以中国近年来的国际拓展以及在外国土地上的真实冲突为背景。两部作品不仅题材的选择是现实主义的,内在情感的表达更是现实的,它们不只没有躲避,而且是直指民间真实情感。
与《泰囧》《美人鱼》或者《捉妖记》的对比或许可见一斑。后二者都是具有玄幻色彩的非现实剧情,而《泰囧》虽然是现实场景,但其故事堪称恶搞、无厘头等泛娱乐化叙事的集大成。值得一提的是,《泰囧》讲述的也是中国公民在国外的故事,但与《战狼2》完全是两种路子。《泰囧》是去现实的反讽叙事,而《战狼2》是英雄主义的正谕叙事。《泰囧》里的中国人是一种抽象的模糊的客体,它不需要直面真实世界里的冲突,它只是一个娱乐化身,国外环境只是道具,而《战狼2》里的主角不仅有明确的身份,而且在他国以一种主角甚至救世主的角色存在。吴京的表演和最后的爱国主义情感宣泄或许过于直白,但足够真实炽烈,打动了中国人。
重点是,影视作品终于紧跟了现实,它们的热映又引发了大众对现实的讨论,对个体情感主体性的感知。这本来不就应该是大众文化作品的应有之义么?在1980、1990年代,中国曾经出过一批极具现实指向性的严肃影视剧作品。现在,钟摆又有摆回来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