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档的票房角逐并没有预想中的激烈。因为冯小刚的《芳华》撤档,《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也改了档期,很多网友预想中的场面并没有出现。而因为《芳华》的撤档,冯小刚成了这个节日里最难过的人。
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里的代表性人物,冯小刚的身上有着太多的故事可讲。

本来冯小刚也是在北京大院儿里快乐成长的北京儿童,但是,父母的离婚让他和姐姐跟着母亲不得不搬出了那个大院,从此过上了贫寒的生活。几十年前的单亲家庭,生活的穷困可想而知,直到现在,冯小刚都仍然对外称自己最爱的食物是开水泡饭外加剩菜,这无疑是他小时候穷困的后遗症。

不过,冯小刚也算是个有野心的人。
他遇见了郑晓龙,通过郑晓龙又结识了王朔。为了混进影视圈子,冯小刚在早期没少承受身边人的白眼和嘲讽,但是为了“有出息”他对于这些嘲讽照单全收。

如果说圈内有谁是看着冯小刚一步步走到今天的,那个人一定是王朔无疑。自《老炮儿》之后,网友们都喜欢把冯小刚称为“老炮儿”,但是在王朔这个真真正正的老炮儿面前,冯小刚还是要老老实实的叫一声“大哥”。

因为有王朔,《编辑部的故事》里就有冯小刚写的戏,参与导演《北京人在纽约》也是王朔的大力引荐。那时的冯小刚对王朔依赖的紧。他能把王朔的小说一个字儿不差的背出来,而且,开始小有名气的他到处在吹捧王朔。

但是后来,王朔远走美国,冯小刚也和他渐行渐远。《甲方乙方》是根据王朔的小说改变的,但是电影上映时,王朔的名字根本找不到。
而事后,冯小刚托人给王朔送去的5万块钱,也被王朔当场扔了出来。俩人彻底闹掰。

而冯小刚从开始就丝毫没有掩饰自己功利的内心。
为了成为母亲口中“有出息”的人,他尝尽了圈内的辛酸。
从王朔那里得到了许多,但是当王朔被打压的时候,他还是毫不犹豫的疏离了此人。而当年,他有求于王朔的时候,没少掉眼泪。

为了拍《一声叹息》,他哭着求叶京去劝说王朔能见自己一面。后来俩人签了合同,他因为王朔当着王中军王中磊兄弟的面儿怼了自己又去找叶京哭诉了,是真哭。

后来,《一声叹息》得了埃及一个电影节的奖,冯小刚颇为得意,怎么说也是国际知名导演了。但是王朔说了一句话“在我的印象中,埃及电影节就相当于中国一个乡镇企业奖。”冯小刚听完,又哭了,也是真哭,眼泪扑簌扑簌往下掉的那种。

2013年年底,电影界的两面大旗都摊上了事儿。
冯小刚的《私人订制》虽然票房快速上涨,但是口碑一路下滑,尤其是很多专业影评人纷纷给出了差评。而老谋子也因为超生一事被全网diss,巨额罚款也成为坊间谈资。

那时候,有影评人给出的评价是“冯小刚就像是一个笑话”。当时的冯小刚并没有像今天这样自怨自艾,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冯小刚成为了导演界里“著名”的“小钢炮儿”。那时的冯小刚对于自己和王朔一笑泯恩仇的大作《私人订制》可谓是信心满满,所以对于大家的批评,他怒回了一句:“如果我是一个笑话,那你是什么?”

近两年,没再听说过冯小刚哭了,反而越来越多的听到他怼完这个怼那个。
冯小刚的怼人事迹这里不再多说。
不久前的一个访谈中,冯小刚毫不掩饰的和这个世界对立。他说感觉自己和这个时代有些格格不入。

因为有着不一样情怀的《芳华》被撤档,冯小刚意识到自己的舌头好像惹了祸。

就在前两天,他又在回复网友的评论中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这个时代觉得我是个笑话,我觉得这个时代是个笑话。”

不管是不是把自己活成了一个笑话,最不济他还可以用一句诗来自嘲“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毫无疑问,冯小刚从贫寒的家庭里终于成长为了一个“有出息”的人。至于这个“出息”是怎么来的,冯小刚既不想关心也不想在意。
< 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