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推手》中的非语言交际浅析

电影
戏剧之家
2017年10月16日 12:53

《推手》(1992)、《喜宴》(1993)、《饮食男女》(1994).李...

郭鹏

【摘 要】李安的电影《推手》是反映中西方文化冲突的代表性影片,多年来一直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绝佳素材。跨文化交际不仅包括语言交际,还包括非语言交际。本文从非语言交际的身势语、空间语、副语言、时间语四个角度分析了影片主人公老朱与白人儿媳玛莎之间相处的片段,两人的非语言信息差异巨大。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中国文化的聚合性与美国文化的离散性,美国人强调个人独处与自由,中国人强调群体的隐私。面对这些差异,积极了解学习沟通,对不同文化采取更包容的态度,才能够克服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关键词】《推手》;非语言交际; 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7-0070-04

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华人导演之一,李安的独特之处在于他能够巧妙地将东方故事演绎给西方的观众看,并且西方观众能够很好地接受。李安在拍摄第一部电影《推手》之前,已经在美国定居十多年。自1984年从纽约大学硕士毕业后在家赋闲的六年时间里,面对差异巨大的中西方文化,李安的思考不仅仅停留在中西方文化的冲突,还有文化的融合,中西方文化差异巨大等。但是文化上具有相通性,中国的文化可以用美式方法去讲述。

电影《推手》作为李安的长篇处女作,其剧本创作、摄影、剪辑、配乐等电影技术方面的成就早已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焦点,比如以梅峰(1995)、徐峰(1997)、李晨(2004)和于滨(2007)为代表的学者对剧本的编排做了研究。[1]75另外,这部电影反映的中西方文化冲突与融合这一主题至今仍是跨文化交际研究中的绝佳研究素材,许多学者运用各种跨文化交际理论对这部电影进行分析,如莫小清(2004)、陈修远(2008)和王琳琳(2009)通过分析电影的情节和主题来研究跨文化交际在典型中的体现[1]75;贾勤、张倩倩(2010)运用跨文化适应理论赏析这部电影;尹雪(2014)从福柯的话语理论视角分析了《推手》;郑含蕾、彭怡(2016)则运用交际调试理论对这部电影进行了分析。这些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分析这部电影中人物的对话来观察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人类交际的全部过程应当将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看成一个整体。[2]2西方许多学者曾经对对话行为中的非语言交际做过量的统计,伯德惠斯特尔(Birdwhistell)认为,语言交际最多只占整个交际行为的30%左右;萨默瓦(Samovar)认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是语言内容,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3]3国内最早也有学者陈原先生说过:“人类进行交际活动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当然是语言,但是交际工具决不只是语言.例如还依靠许多非语言的符号。实际上,社会交际常常混合了语言与非语言这两种工具。”[2]4 所以本文将从一个新的视角——非语言交际来看这部电影,为跨文化交际的顺畅和有效进行提供一些建议。

一、非语言交际分类及其在电影中的体现

(一)非语言交际分类

非言语信息包括手势、眼神交流、姿势与站姿、面部表情、走路姿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触摸、沉默等。为方便研究,将这些内容分为四大类,即身势语、副语言、空间语与时间语。[3]88

1.身势语。身势语是对人类交际中身体动作及行为的研究。也被称作肢体语言。[3]88包括姿势和身势、基本礼节动作(如握手、亲吻和拥抱、微笑、体触、女士优先的礼节动作等),以及人体各部分动作(如头部动作、面部动作、目光交流、背部动作、手部动作、腿部动作等[2]7),最常见的四种肢体语言行为是面部表情、眼神交流、手势以及触摸。

2.副语言。副语言是对交际中的嗓音使用的研究[3]96。我们利用嗓子发出的声音并不都是字词或者句子,副语言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划分了一条界线。根据Trager(1958)的分类,副语言可以分为四大类,即嗓音特质、声音表征语、声音修饰语、声音分隔语。[3]98每一个个体都具有与众不同的嗓音特质,有的人嗓音尖锐,有的人嗓音沙哑,有的人嗓音带有鼻音等。声音表征语是指能够揭示我们生理或心理状态的非交际的声音,如大笑代表开心,哭泣代表悲伤,打哈欠代表疲惫等。声音修饰语是指能够表达出我们情感或者个性的声音变化,即我们在说一个词或者句子时,会改变说话的音量、音高、语速等。声音分隔语是指在话语中并不发挥任何实际功能只是打断语流的声音,例如“um”“uh”“eh”“I mean”“You know”等。

3.空间语。空间语是人类和动物在交流过程中如何利用空间的研究。[3]95根据Hall的分类,可以将空间分为固定空间、半固定空間和非正式空间。固定空间是指人们周围不可移动的建筑物,例如一幢房子,建好以后不会再移动了。半固定空间是指可移动物体的摆设,例如家里买的家具,通常买回家后摆在某一个固定地方,不会经常变动。非正式空间是指交流中互动者之间的距离。Hall曾经将美国文化中的人际距离详细划分为8个级别,这8个级别可以进一步划分为4个可识别的距离,即亲密距离(0-18英寸)、私人距离(1-15英尺)、社交距离(4-12英尺)、公共距离(>12英尺)。

4.时间语。时间语是对交际中如何利用时间的研究。[3]99对于时间的研究可以用两个方法,第一,将时间分成过去、现在、将来;第二,将时间分成共时时间方向或者多向时间方向。

过去指向的文化的较注重传统与历史,最典型的国家就是中国。现在指向的文化认为当下是最重要的,享受现在不要忧虑未来。将来指向的文化注重计划并达到目标。美国就是现在近期将来指向的文化。[4]100这种文化鼓励创新和改变,并且考虑未来的经济回报。共时时间方向的文化认为,时间是自然界中固定的东西。时间是线性的、分段的,可以管理的。这种国家的人倾向于在一段时间做一件事,而且会有精确的计划去执行。代表国家有美国、德国、瑞士等。多向时间方向的文化认为,同一段时间内可以同时做很多事情。这种文化中,人际交往和关系发展远远比赴约和赶截止日期重要得多,代表国家有非洲国家、阿拉伯国家、希腊、墨西哥、葡萄牙、西班牙等。

(二)电影中的体现

本文将主要梳理这部电影中主人公老朱与儿媳玛莎之间的相处片段,以上述非语言交际的分类来对比老朱与玛莎的非语言交流,分析中美非语言交际的差异与共性。全片老朱与玛莎直接的语言交流非常少,几乎都是通过非语言信息来交流。老朱与白人儿媳玛莎的相处片段是整部影片的主线,也是冲突的根源,中国的公公和白人儿媳完全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最直接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碰撞。

这部电影中老朱与玛莎相处共有4次,总共25分30秒,不到整部影片片长的三分之一。

片段一:老朱在儿子家客厅练太极。儿媳玛莎在书房的电脑前写小说。午饭时,老朱用微波炉热饭,保鲜膜用完了,就用锡箔纸盖在碗上热饭,结果微波炉里开始冒烟了。玛莎赶紧冲进厨房去关微波炉。玛莎在吃午饭,公公将饭菜热好之后准备端到餐桌上去吃,后来停下来,又坐到玛莎对面一起吃起来。公公在客厅里看录像带,声音较大,玛莎走过来将耳机插上,递到公公前面,老朱极不情愿地将耳机带上。晚饭时间,老朱用砧板切葱,在灶台上炒菜。玛莎则在旁边用烤箱,拿调味料时碍手碍脚。傍晚,晓生和杰米回家了。玛莎先给杰米洗澡,杰米还没穿好衣服就从浴室跑到厨房。结果老朱乐呵地抱起孙子,还顺手掀开杰米的浴巾看了杰米的生殖器。玛莎对这种做法非常反感。

晚上吃饭时,玛莎给晓生一块烤饼,老朱也顺手给儿子夹了一块肉,又给玛莎夹了一块。玛莎直接说:“No,谢谢。”公公就问儿子为什么玛莎只吃蔬菜。老朱认为人要吃蔬菜和肉才能身体好,不赞成儿媳的饮食习惯。老朱说这段话时,玛莎停下手中刀叉,瞪了一眼公公。老朱接着给杰米夹了一块肉,玛莎看到后立马叫杰米喝完牛奶才能看电视。老朱又开始说孩子吃饭不专心,美国动画片太暴力,玛莎则在一旁想要跟晓生说一说换房子的事。晓生实在应付不来妻子和爸爸在耳旁唠叨,叫他们别说了。

片段二:玛莎收到了《纽约时报》,翻遍了报纸却没有看到书评。这时,玛莎伏在餐桌上,胃痉挛了。老朱听说儿媳胃痉挛,就自告奋勇给儿媳看看。玛莎十分怀疑。老朱把了一下脉告诉晓生,玛莎太紧张,胃有毛病,并且帮玛莎按手上的穴位。玛莎慢慢放松了,闭上眼睛,似乎有了一些好转。这时老朱对玛莎的穴位使劲按了一下,玛莎立马尖叫起来,使劲推开老朱。老朱只得让开,让晓生带玛莎去医院。

片段三:玛莎出院后,躺在书房椅子上休息。老朱给玛莎泡了一杯茶,轻轻走到玛莎书桌前,意思叫她喝茶。一上午,玛莎都没碰这杯茶。中午吃饭时,玛莎和老朱面对面坐着吃饭。玛莎手抚脸颊,头低了下来。老朱看到了,用手指指脸颊问“牙疼?”玛莎“嗯哼”了一下,于是老朱顺手想给玛莎把个脉,但是玛莎就像触电一样从椅子上跳起来。老朱说:“哼,我看你本事不大,毛病倒不少。”

片段四:老朱戴着耳机在听京剧,不自觉地跟着唱了起来。玛莎坐在电脑前正苦思冥想,看到公公又干扰她写作,她双手握拳站在公公面前,老朱发觉前面站着玛莎,立马不唱了。下午老朱对玛莎说想出去遛弯,看到公公做了出去走路的手势,她立马提高了分贝:“A walk? I dont know. I dont want to see you get lost.”老朱说:“我就在附近转转,我不会走远。”玛莎说:“All right. Go ahead.”转过头来就说:“Why do I care?”晓生下班回来后发现父亲不见了,急着出去找。找了一趟没找到,回家发火把厨房的东西都砸了,接着又开车出去了。之后警察把老朱送回来了。玛莎搀扶着老朱进了家门,温和地说:“Alex is out looking for you. Are you hungry? Drink?”这次还连带做了吃东西喝水的手势,说着跨过狼藉的厨房去拿东西给公公吃。老朱回过头来看到厨房大乱,瞬间明白了。于是跟儿媳一起打扫,直到喝醉的儿子回到家。

二、玛莎非语言信息分析

身势语:片段一中玛莎对待公公面无表情,冷漠;没有直接的眼神交流。从厨房回来坐到椅子上,交叉双臂抱在胸前,女性交叉双臂和双腿坐着有时就会给人以心情不愉快甚至是生气的感觉。[2]41公公看录像带声音大了,她拿着耳机放到公公面前,面无表情,意思是让公公戴上别烦她写作。公公中午吃饭时与她面对面地坐着,玛莎只是趁公公吃饭时抬起头看一下,怕公公会跟她对视,很快又垂下眼睛。美国文化中,双方交流时会直视对方的眼睛,这样表示尊重。玛莎根本不想看公公的眼睛,这也说明玛莎对于公公的到来很介怀。晚饭时,玛莎对于公公在饭桌上说话不太满意,瞪了一眼公公,当然也是在公公没有看她的时候。片段二中玛莎对于公公的医术非常怀疑,她不信任公公,看到公公要帮她看病,她很紧张。公公要帮她把脉时,她的手不是自己伸出来的,而是丈夫拽出来的。她本人不了解中医,现在公公要碰她的手,她有些抗拒。片段三中玛莎对于公公忽然把脉像触电一样弹开,说明玛莎认为公公上一次的把脉对于她来说就是帮倒忙。片段四中玛莎侧着头盯着公公看他唱戏,烦躁不安,此时她已经到了忍耐的极限,终于忍不住站起来走到公公面前,手已经攥成一个拳头。公公想出去遛弯时,跟玛莎打招呼,瑪莎极不情愿地转过头去;与公公交流失败后,双手一摊,表示无奈,漠不关心。但是待晓生发火出去,公公回家后,玛莎的变化非常之大。她搀扶公公进屋,愿意有肢体的触碰了,虽然不是直接的肢体触碰;告诉公公晓生出去找他了,因为晓生刚才大发雷霆,玛莎觉得夫妻关系受到巨大破坏;问公公饿不饿,渴不渴,做出吃饭喝水的手势,此时眼睛一直看着公公,这是整部影片中她第一次主动与公公有眼神交流,眼神里充满了关心,虽然这种关心是由于愧疚造成的。英语国家的人将眼神交流看得极高,玛莎终于愿意与公公眼神交流了,可见她的态度在慢慢转变。

空间语:片段一中,她与公公之间一直保持着相当的距离,因为她并不能把公公当做自己家人,而是他们生活的闯入者。中午吃饭时她一点也不想公公坐在她对面。做晚饭时,公公掌控着灶台,她要用烤箱,不得不碰一下公公请他让一下。拿调料时直接开柜子门,不跟公公做任何手势提醒,差点撞到公公的头。吃晚饭时,公公给她夹肉,还没到她盘子前,她就立马用手挡住。片段二中公公要给她把脉,她不愿与公公有触碰。片段三中,玛莎似乎身体不舒服,老朱询问了之后,虽然玛莎应了一句“嗯哼”,其实玛莎并不知道公公说的是什么,沟通并不成功。老朱想给玛莎把把脉,玛莎的惊恐、迅速弹开,可见她对公公依旧有深深的距离感。片段四中,公公回家后,搀扶公公进屋,两人之间的距离变近了,这是玛莎主动与公公的近距离接触,之后立马走进厨房拿东西给公公吃,她开始与公公一起打扫厨房、收拾吧台,不再介意他们之间的距离,说明玛莎开始转变,开始关心公公,认识到自己对于公公的不理解导致了家庭关系的紧张。

副语言:片段一中写作不顺畅,玛莎发出“[?h]”的声音,表示反感[2]54,公公在旁练太极,让她难以忍受;叹气,表示无可奈何;公公不知道微波炉里不能放锡箔纸,她赶去救场时大叫“No metal in the microwave! No metal!”傍晚给孩子洗澡时,公公逗孩子看了孩子生殖器,她用质问的语气问丈夫:“What he think he is doing?”接着直接从公公手上抢过孩子,低吼着对孩子说:“Come on Jeremy, upstairs of you!”晚饭时,公公认为美国的动画片比较暴力不适合小孩子看,她的语速明显加快,反驳她的公公,作为一个武术大师,他本身就很暴力。片段二中老朱按玛莎的穴位时,她尖叫、大哭,把手立马拿开,推开公公,这一系列的动作把她对公公的不信任展露无遗。片段四中公公做出出去散步的手势,玛莎见状说话的声音明显提高,最后玛莎同意让公公出去,那句“go ahead.”说的时候故意拉长了两个单词之间停顿时间,这种副语言表明玛莎在双方交流失败后的一种不耐烦的心情。[1]76

时间语:玛莎是典型的美国人,接受的是共时时间方向的文化。白天丈夫儿子不在家时,她有自己的写作计划。由于公公的到来,打乱了她原本的生活,公公没有美国绿卡,不懂英语,不能单独出门,玛莎觉得自己就像一个保姆,天天要看着公公,一个月来她什么也写不出,让她甚是苦恼。玛莎在经济上依赖丈夫,现在想要通过写作慢慢摆脱对丈夫的依赖,而老公公的到来打乱了她的计划。一个月的时间对于她来说可不短,一点产出都没有,她变得焦虑沮丧。

三、老朱的非语言信息分析

身势语:片段一中老朱在儿媳拿耳机给自己的时候,侧过脸去不看玛莎,这一点中英文化都一样,注意观看的一定是喜爱之物,避而不看的一定是不太喜欢或无兴趣之物。[4]154晚饭时给玛莎夹肉,很诚恳,但是玛莎拒绝了。片段二中老朱主动要求给玛莎把脉,把玛莎当成是一家人。用力按玛莎穴位时,玛莎的反应也吓到他了,他想让玛莎别紧张,但是玛莎还是使劲推开他。他没办法,只得让儿子送儿媳去医院。片段三中玛莎刚出院,怕打扰玛莎休息,老朱把茶杯端到玛莎书桌上之后,身子稍微前倾了一下,人们敬服和屈从的表现是压低身体高度[2]92,说明此时老朱开始对美国儿媳屈服,因为他想缓和与儿媳之间的关系。中午吃饭时想给玛莎把脉,玛莎立马弹开后,他说玛莎本事不大,毛病倒不少时用食指朝玛莎的方向指了一下,中英文化中都有用食指指点的动作,意思是叫某人“走开”“注意”什么事或“指责”某人。[2]135在这里,表示的是“指责”之意。这表明公公对儿媳的过激反应很不满意。要注意的是,对别人指指点点在两种文化中都是忌讳的。在中国人眼中这一动作显得更为粗鲁、更为无礼,他们见别人对自己指指点点时,就像英语国家的人被说成撒谎一样极为反感。[2]135所以老朱伸出食指后立马又缩了回去。片段四中老朱余光看到儿媳攥着拳头站在自己面前,立马不唱戏了,眼睛都没抬,双眼下垂被认为是羞愧或谦逊的表示,也可能故作腼腆,这里表示羞愧,又打扰儿媳的写作了。跟玛莎打招呼出去遛弯时,他双手掌心向内,大拇指相钳,放在身前,这是一种请示的手势语。走丢回家后,看到家里狼藉一片,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空间语:片段一中吃饭时,老朱想与儿媳近一些,毕竟是一家人,所以本想坐到餐桌上,后来还是退回来坐到玛莎对面的高脚椅上,这一點在片段三中也有体现。片段二中老朱给玛莎把脉时坐在沙发上,离玛莎非常近,说明老朱还是关心儿媳身体的。片段四中,老朱与儿媳一起打扫厨房,距离也很近。

副语言:片段一中老朱的副语言很少,在儿子孙子回家之前根本没讲过话。晚饭时,餐桌上说的话也没有太多音量或者语调上的变化,是和儿子的直接交流而不是跟玛莎说话。片段四中老朱想给玛莎把脉,但看到玛莎如此大的反应,老朱也有些生气,这次他说话时第一个语气词是:“哼”,语调上扬,表示了对玛莎反应的不屑。

时间语:老朱代表了典型的中国人,较注重过去与历史,已至暮年,更是对将来没有什么太多规划。玛莎找不到书评,他就让晓生告诉玛莎:“几十年之后,大家都入土为安,没什么了不起。”偷偷离开儿子家在绝笔信中写:“天下之大,岂无藏身之地。赁一小屋,了此残生。”都体现了老朱消极遁世的态度,练太极也是他出世的一种态度,这与他在国内的经历有关。老朱对于世间的一切都很淡然,认为人世间的名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没什么好追逐的。

四、两人的非语言信息差异的原因

从以上两人的非语言信息分析中可以看出巨大的差异,深入分析玛莎对公公的态度,其背后的真正原因如下。

两种文化非语言交际的本质差别是中国文化的聚拢性(togetherness)与英语国家文化的离散性(apartness)。英语国家注重的是个人的独处自由,中国人强调的则是群体的Privacy。[2]74

电影中,本来玛莎在丈夫上班与儿子上学之后,拥有完全的独处自由。自从公公来了,公公就在她旁边的客厅活动。而老朱认为一家人在一起,没什么独处不独处,也没什么隐私可言,从他逗孙子、看孙子的生殖器就可看出。这一点让玛莎非常恼怒,英语国家的人十分重视个人privacy的维护,这与她成长的“隐私”文化是格格不入的。

在同一空间的人相互发生矛盾时,英语国家的人有权提出维护空间环境和自己习惯的要求。在公共场合受到干扰的中国人却习惯于采用自己回避的方法。[5]74

霍尔在《无声的语言》一书中谈到空间时明确指出,空间语言主要是领地性问题。实际上,空间观念的核心就是个人领地的所有权以及对这种权利的维护。领地范围是维护人的完整、自由、独处和安全所要求和身体、社交、心理等方面的宅邸。文化不同,领地观念也会有所不同,这种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造成社交冲突的可能性就更大。[2]79

英语国家的人极为重视个人的领地范围,从家庭生活到工作环境、公共场所,都明确划分并坚决维护自己的领地范围。在家中,家庭主妇习惯于把厨房看成是体现女主人权利的神圣场所,女主人们对厨房有着强烈的感情,甚至母亲和亲生女儿都不得随便入内。[2]80

老朱的到来对玛莎最严重的影响就是她的空间被占据了。这个空间包括她以前的工作间、工作台,也包括厨房。公公没来之前,家人都吃她做的西餐,而公公来了之后,公公一直占着灶台,每天做晚饭时,玛莎都觉得碍手碍脚。公公做的中餐油腻,给丈夫吃,还给孩子吃。所以她想换一幢大一些的房子,她想要争取自己原有的空间。老朱在得知儿子想撮合他和陈老太太时,感觉受到羞辱,于是离家出走,这也是中国人习惯采取的回避态度。

五、结语

从非语言交际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语言不通会造成交际障碍,非语言信息也能够反映出交际的障碍。电影中,公公与儿媳妇之间的跨文化交际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两人都不愿意去了解和包容对方的文化,因此,也就没有沟通和交流。正如影片的名字一样,公媳之间好像在进行着中西方文化的“推手”。[5]但是,公公离家出走后,玛莎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够包容,朋友问她,是丈夫责备她了吗?她的回答是:“我自己责备自己。”说明玛莎开始思考自己处理跟公公关系的方式是不合适的,应该改进。

影片结尾,玛莎也开始了解“推手”,体验“推手”动作要领,并且准备房间给公公来过夜,而老朱选择租住在中国城的公寓里,在那里当武术老师,除了教中国人学武功之外,还收了不少美国弟子。说明文化差异造成的跨文化交际冲突可以协调,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积极主动进行交流和对话,不仅要关注语言信息,更要关注非语言信息背后的文化内涵,才能更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郑含蕾,彭怡.从交际调适理论看电影《推手》[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6,29(4).

[2]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Chen GM., W. J. Starosta. Foundation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莱杰·布罗斯万安.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对比[M].毕继万译.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

[5]樊瑶.从电影《推手》看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冲突[J].海外英语,2014,(4):171.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玛莎 公公 李安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