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后一部历史片,尺度超乎想象,深度不可思议

电影
独狼映画
2017年11月14日 16:55

如果不出意外,这应该我今年看的最后一部历史片。

最近看的印象比较深刻的,估计要数赵文卓主演的《荡寇风云》。

戚家军的神勇,倭寇的狠辣,相对写实的历史照见。

那时候,明朝家底还在,名将能臣还在,可以由着嘉靖帝折腾。可是到了明朝末年,也就是崇祯帝时期,就没那么乐观了。

今天想说的电影,名叫《南汉山城》,说的虽然是朝鲜王朝的历史,但发生的时间点,恰好正是明末风云时代。

公元1636年,明朝最忠实的属臣与满清的关系进一步恶化,皇太极称帝,建国大清,派使者让朝鲜王国与明朝断交,并向自己臣服,永远效忠。

朝鲜国君臣勠力同心,言辞决绝。

于是,满清铁骑如疾风骤雨般攻入朝鲜,朝鲜仁祖率群臣逃往南汉山城,困局于此,孤立待援。

而影片所描述的,正是于此47天里所发生的历史事件。

我们读清史稿,可能会看到这么一句话:女贞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这话虽有夸张之嫌,但放在当时的满清铁骑身上,基本符合历史史实。

皇太极时期,正是满清国力蒸蒸日上的开国时期,霸主雄才大略,战将如云,铁甲如林,别说是弹丸小国的朝鲜,就连偌大的明帝国,就惧怕三分。

所以说,李氏朝鲜凭什么敢捋一捋皇太极的逆鳞呢?

影片开场,李秉宪饰演的文臣,骑着马遥望乌压压一片的满清铁骑,无论如何假装淡定,他的内心势必是崩溃的。

这时,一支箭羽从天而降,刚刚好久落在他的马蹄跟前。

见面,满清铁骑也不跟你废话,直接一个下马威,此处无声胜有声啊。

李秉宪,毫无疑问是个主和派。

镜头一转,同样是漫漫飞雪的冬天,金允石饰演的文臣走在冰面上,往南汉山城的方向赶路。

当他听说带路的老人家会在满清铁骑过境时带路,临走之际,金允石手起刀落,毫不犹豫,老人的鲜血染红了白雪,猩红一片。

杀伐果断,铁石心肠,一如东汉末年的曹孟德,狠辣非常。

金允石,毫无疑问是个主战派。

两位先后来到南汉山城,面见主上,各自大胆提出自己的主张。

是战斗到底,还是委屈求和,历朝历代的危机时刻,这都是个问题。

接下来,朝堂间的撕扯开始,别看没有刀光剑影,其实依然是杀气腾腾,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权力的游戏。

这一段戏非常写实,很有历史正剧的质感。

什么意思?绝大多数人都是骑墙派,见风使舵,表面上个个义愤填膺,恨不得赤膊上阵,为国君分忧,为社稷献身,貌似都是主战派。

其实呢?心里面怕得不要不要的。

当战局吃紧,朝军一败再败,几乎一败涂地的时候,仁祖问他们该当如何?

此时此刻,一个个衣冠禽兽装得跟小绵羊似的,沉默着,乖巧着,说得俗点,那叫半天也闷不出个屁来。

好,李秉宪写臣服的诏书,准备向皇太极低头的时候,他们又是怎么做的?

跪着哭天喊地,要求君上必须杀了这个叛贼,好像自己才是唯一的忠臣。

说白了,碌碌无为的群臣练就了一身明哲保身的功夫,核心一个字:装。该糊涂的时候装糊涂,该愚忠的时候装愚忠。

看到这段戏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经典国剧《大明王朝1566》。

固然朝鲜王朝的内斗戏,远远不及这部神作,但当中的人性同样是深刻如斯。

真到了崇祯时期,那满朝文武的嘴脸不是跟这帮臣子一模一样?

面对满清铁骑的大兵压境,是站着死,还是跪着生,你没有第三种选择。

说实话,这样的历史片,你很相信是韩国电影人拍出来的。

它跟之前的抗日神片《军舰岛》还真不一样,没有张扬的主旋律,也没有过分的民族煽情,相反,显得格外克制,十分冷静。

几乎高度还原历史真实。

比如满人就是说满语,从片头说到片尾,两国沟通靠的是翻译,再比如面对强大的满清铁骑,朝鲜军民溃不成军,南汉山城也被攻破。

甚至连朝鲜国君向皇太极下跪的情节都拍出来了,三跪九叩,礼仪到位。

我想,这才是历史片应有的质感吧,不因丑陋就刻意回避,不因屈辱就故意美化,夸大民族的历史,不会给祖先长脸,而是真正忘记了他们的曾受过的屈辱。

鲁迅有句话说得极好,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个人的黑历史如是,民族的黑历史亦如是!

历史的天空下,哪有那么多扭转乾坤的超级英雄,更多的只是你我他这样再普通不过的凡夫俗子,为了活下去,能屈能伸四个字势必要牢记心中。

问题来了,如果你是朝鲜国君或是崇祯皇帝,你会怎么选?

面对皇太极的咄咄逼人,是站着死,还是跪着生?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赵文卓 太极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