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奖
在中国、60年代开始娱乐圈有这样一段话:
香港的金像奖、台湾的金马奖,得其一可享尽荣华,两样兼得者便可富甲天下!可想而知此奖的至高荣誉,号称东方好莱坞之奖!
10年-16年金马作品、
以上是2010年到2016年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女主角、导演名单,近几年的金马奖已是疲惫不堪,评选意义、奖项的宗旨已不在,已经沦落到只看数量,不要质量的金马,大不如新起的百花、金鸡等后起之秀!
53届金马最佳女主角周冬雨
如今的金马时代只能这样概括:烂片、傻笑、激动、语无伦次,站上金马领奖台,最佳女主角马思纯和周冬雨的手足无措一再印证了金马奖的商业目的,之所以说商业,不仅是一瞬间的瞩目,除了荣誉,金马奖将如何改变一位演员经济效率?
获奖后拍片走势
获奖后,7成大陆演员拍片更频繁,演员演技获得金马奖肯定,片约自然蜂拥而至。总体而言,演员们获奖后的作品(电影、电视剧、短片等)年均产出数量略微升高,从获奖前的年均2.26部作品增长到了获奖后年均2.4部作品。但我们发现,得奖的大陆演员拍片量上升的比例更大。7成来自大陆的获奖者年均产量上升,5成台湾获奖者也更频繁地产出作品。
影帝梁家辉
反观香港演员,在2006-2015年间获金马奖后,其中有8位演员年均产量下降,占香港地区获奖演员67%。难道这些香港演员获奖了就不努力了吗?其实不然,在2006年之前,梁家辉、刘青云、等演员已经得过金马奖,一直以来工作产量很高。即便在最近一次获奖后产量下降,但也高于所有获奖者的产出频率平均值,产量下降不可怕,怕的是,越拍越差!
(不论是何种原因,产量下降并不是关键,真正要命的是,作品质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