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血战钢锯岭》你的信仰,连上天都为之动容

电影
屁桃朵朵酱
2017年12月01日 02:34

这是一部以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讲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中伤亡人数最多的冲绳岛战役,德斯蒙德·多斯,一个不持枪的军医在战役中徒手抢救伤员的故事。

电影里,导演梅尔·吉布森没有美化战场,没有粉饰死亡,没有丑化敌人,也没有宣扬自己国家有多么厉害,他只是通过德斯蒙德·多斯和他的信仰,让世人去认真思考生命的本质。

事实上,现实中的德斯蒙德·多斯从小就是在教会学校上学,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

基督教宣扬人性和自由发展,强调健康和饮食,同时拒绝暴力,认为“杀戮是万恶之首”。

由于信仰的浸染和从小目睹酗酒的父亲的酒后暴行,多斯越发坚定拒绝暴力。

也正是如此,多斯在服兵役的时候拒绝持枪,成为“良心拒服兵役者”的第一人。

枪打出头鸟。在讲究子弹为大的血腥战场上,敌人不会因为你的良心而不杀你,所以军队里不可能允许多斯这样的人存在。

于是在他入伍的第一天,他的教官就给他难堪,处处为难他,想让这个不肯持枪的“玉米杆”般瘦弱的人知难而退。

多斯说,别人服兵役是为了杀人,但是他是为了救人。他要当一名军医。他不持枪,不杀人。

教官当然不是吃素的,没有你想不到,只有你做不到的,不肯服输就继续折磨。

当然在美国那样一个讲究“人权”的国家,教官是不会罚多斯一个人的,当然是整个队伍一起罚。

每天除了正常的拉练,还有额外的40公里跑。“直到跑到我倒下。”这是教官的原话。

被牵连受罚的队友们气不打一处来,除了群殴多斯以泄心头之恨,还要在言语上嘲笑他讥讽他。

教官看到他鼻青脸肿满身伤痕,于心不忍,问他要不要走。

多斯穿上军装说,我等下还要去伙房干活,他不能走。

最后高级军官对他忍无可忍,变着法子给他定罪,要军事法庭去审判他,把他弄进监狱,就因为多斯始终不肯持枪。

幸而老天开眼,美国的宪法中“良心拒服兵役”是合法的,可以不持枪服役。

就这样,经历了千辛万苦后,他终于合法地留在了部队,成为不持枪的军医。

故事如果是这样平淡,多斯的一生也就不会载入史册。

真正神奇的出现在美日的冲绳岛战役中,钢锯岭之战,美军久攻不下,几乎全军覆没,轮到多斯这支队伍支援的时候,战场上已经满目苍夷。

没有悬念地,多斯他们这支队伍也被日军严密的军事防备打得四处乱窜,最后只能撤退。

在危难中,人的逃生本能无一例外,在履行军人的义务,首先还是要保存自己。

于是每个人只管顺着钢锯岭的绳索快速逃到地面,根本顾不得那些留在了战场上,受了伤但是还没死的战友。

可是多斯却没有走。他明明可以走,但是他又重新跑回到战场去,去把那些还没死的伤残战友一个一个扛、拖、拉到悬崖边,再用绳子把他们放下去,他的双手已经被绳索割出了深深的口子,鲜血直流,但是他的脑海只有一个信念:再救多一个,再救多一个……靠着这个“再救多一个”的信仰,他入神般不可摧,一个人往返战场,救回75人。

他依靠自己的信仰,做到了别人认为不可能做到的神话般的事,这份力量同时传递给战友们,他们被多斯的坚定不移的信仰深深震撼,并为之折服。

在折服的同时,他们内心也接收到了来自多斯的力量,于是在最后攻占钢锯岭的战斗中,在多斯的祈祷下,他们赢得胜利。

这场炼狱般的冲绳岛战役,日军死伤10万人,美军死伤7万。美军最后的胜出,与多斯给予的士气与精神力量不无关系。

就像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说的那样:一个人的信念会把那个人引向他想要去的地方。

一个人相信什么,并且坚定不移地去实践他心中所想,上帝终会为他打开他想去的地方的那道门。

有了信仰,多斯连鬼门关都能闯过来,和平年代,我们还有什么做不到呢?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真实故事 钢锯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