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长镜头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

电影
艺术评鉴
2017年12月05日 02:41

长镜头理论下的写实风格 影片 一一 的长镜头分析

唐溪若

摘要:长镜头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无疑为电影带来了更多的亮点,它不仅能够准确的还原原始场景,而且能够表达出影视作品内的各种物体和现象的变换,让作品的内容架构更加饱满和形象。本文以长镜头理论为出发点分析长镜头运用的特点,通过实例来分析长镜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效果与同道们分享。

关键词:长镜头 影视作品 运用 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J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0-0145-03

长镜头就是利用一个摄像机对表演者与场景进行拍摄,再加上摄像机的移动,最终产生了特写、近景、远景等景别,构成了一个协调的镜头段落,镜头段落的长度取决于作品想要表达事物的时间长短,最终展示了作者想要表达的事物。通过研究影视作品的发展过程会发现,最初影视作品使用的拍摄手法就是长镜头,不过那时候使用长镜头拍摄时并不知道长镜头所具有的优点,只是下意识的进行使用。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摄影理论的完善,如今的影视作品中随处可见长镜头的运用。但是,如何把握长镜头运用的艺术规律呢?笔者认为可通过熟悉以下信息,掌握相关长镜头运用技巧。

一、长镜头在影视运用的特点

(一)纪实性

长镜头的关键以及它最内在的本质是它的纪录片性。纪录片作为影视作品中的一种艺术类型,使用长镜头的拍摄手法可以充分的表现出纪录片的核心本质,也就是展示真实的场景和事物。所以长镜头的使用能够让影视作品更加具有整体性,保留了电影中的段落和时间的完整和统一,能够准确、真实的展现作品场景,提高了作品的真实性,让作品更加容易让观众接受作品表达的思想,引起观众的共鸣,并且还能够营造不同的氛围,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一些经典的优秀影视作品中能够体现出长镜头独有的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比如在《远在北京的家》这个影视作品中,拍摄人员利用运动镜头来进行拍摄,通过娴熟的让镜头使用不同焦距进行拍摄,让观众能够很容易的了解到导演想要展示的内容,而且还细致的刻画了影片人物的形象。在拍摄人员拍摄到影片人物进入一个复杂的场景,因为场景内的群众演员较多,拍摄人员手持摄像机进行拍摄,以防止在镜头中丢失演员。在这时通过不断变换焦距的拍摄手法,不断使用推镜头、拉镜头等运用镜头的方法来对演员进行拍摄,不仅能够体现出复杂的场景结构,还可以对演员进行特写、近景等景别的拍摄,降低了场景中其他事物的干扰。在镜头的中心位置上展示主要演员的表演,更加形象直观的表现了影片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要表达的情感。

(二)创造完整的时空

长镜头有统一的、完整的时空运动的的优点,它永远能够挖掘出美的价值,体现出现实生活。在对影片进行观赏的时候,使用长镜头进行拍摄的镜头段落更加能够让观赏者体会到景物和时间的统一,提高影片的感染力,让观赏者更容易进入影片渲染的氛围中,从而把自己代入进影片的世界中。

(三)形成丰富的表意性

在《狄仁杰断案传奇》一片中,就使用过长镜头的方式进行拍摄。在演绎女主角进行复仇的重要戏码时,通过长镜头的使用来体现女主角的主观视觉。拍摄人员首先在女主角进入庭院开始拍摄,然后进入仇人房间,最终在女主角复仇成功后停止拍摄,下一镜头迅速变换,镜头不再体现女主角的视线,反而重点拍摄女主角的正面特写。通过这个长镜头的拍摄,能够让影视作品的观赏者受到影片中紧张刺激的氛围,将自身代入到了影片场景。

(四)生动表现心理动态

长镜头的拍摄方法不但能够对事物和场景进行记录,并且还能够细致的表述事物和场景。其中不仅可以对事物的外在情况进行展示,保证事物和场景的真实性,还可以更加细致的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体现出人物的心理变化。

在经典影视作品《炮打双灯》中,影片末尾使用了长镜头的拍摄手法,摄像机在炮垛子上方开始拍摄,然后拍摄炮垛子,进而转拍男主角的腿和男主角被炸废的下半身,最后镜头变换到了男主角的面部,让观众看到他绝望的双眼。导演通过这个长镜头段落来表达男主角被炸成残疾后,悲伤和绝望的内心。

(五)预见性

长镜头还具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预见性。在使用长镜头的时候,需要对影片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预判和前瞻,通过预判影片的发展保证了长镜头能够准确的对影片场景中的重要細节进行拍摄。

二、长镜头和蒙太奇的关系

使用长镜头不但可以让影片更加准确的还原原始的场景,并且还可以让观赏者体会到一定的蒙太奇风格,使用这种拍摄手法可以让观众能够将自己代入到影片中,也可以让影片的制作者进行一定程度的艺术创作。“蒙太奇”和“长镜头”各有千秋,相辅相成,所以在制作影视作品的时候,要注重不同拍摄方法之间的平衡性,确保最后的影片不会偏向于某一种风格。

三、长镜头运用的意义

使用长镜头进行拍摄不局限于它是影片的拍摄方法,更多的原因就是长镜头在电影的发展历史中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力。长镜头和蒙太奇是相互对立的两种拍摄方法,两者之间互相辩证,共同发展。在影视作品中使用长镜头的拍摄手法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对观赏者体会影片内核思想的局限性,通过镜头中事物和场景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准确的还原了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在客观的角度上体现出影片的内核思想。安德烈针对长镜头意义的解释也在影响着现在电影理论的发展。

四、长镜头运用实例

(一)《历劫佳人》长镜头运用分析

这部1958年的《历劫佳人》导演:奥逊·威尔斯,摄影:拉塞尔·麦蒂。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在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这部电影的导演在影片中使用了长镜头,但是悲剧的是当时的制作商并没有看懂这种长镜头所带来的价值,影片完成后被环球公司再次剪辑了一番,剪得完全没有了导演所想表达的那种效果了。导演奥逊·威尔斯为这部作品所有的努力都被环球公司给毁了,直到许多年之后人们的思想才涉及到长镜头的方向,在人们看出这部电影的价值之所在时,大家只能从那个删减版中去猜测导演当时的思路。《历劫佳人》的导演在影片的开始弄了一个长镜头至今被人们称赞,并且被誉为是最有影响力的长镜头之一,导演那天才般的构想成为电影史上的一大损失。导演在《历劫佳人》中使用了大量的精力,将当时能用到的技术都用上了,它的拍摄难度甚至在此后的五十年内都没法去超越。这个长镜头主要是在空间上下了大功夫,在空间上有远近高低全方位的移动,拍摄的过程中特别的紧凑,从屋顶到楼房的过程中一气呵成,不能有丝毫的卡顿。在当时导演开创性的使用了吊臂,这在电影史上是一项特别高的进步,直到今天人们还在使用。导演通过摄影车以及吊臂等所有能用到的工具以及技术,将一个非常复杂的镜头完成了,而且超繁琐的镜头转换在导演手中切换的相当自然,这才造就了这一段相当优秀的作品。

(二)《大事件》长镜头运用分析

我国著名导演为了艺术也曾不懈的追求过,其中在2003年拍摄的一部电影中杜琪峰就使用了一个长达近七分钟的长镜头,这部电影就是《大事件》。当时杜琪峰为了这个长镜头还请了著名的好莱坞摄影师,这个摄影师曾做过《指环王》的摄影师,但是这个好莱坞摄影师在看过剧本之后,觉得这样的长镜头是没法拍摄的,于是放弃了拍摄。随后杜琪峰的摄影组通过不断的努力最终将这段长镜头拍摄了出来,导演杜琪峰极富想象力的构思成就了这部电影,他在电影上追求更高层次的艺术。电影《大事件》里的这段长镜头在开场中通过纪实性的方式描绘了一场枪战,特别流畅的将警察、记者及匪徒连接了起来,在视觉上给了我们不一样的体验。在这场戏中杜琪峰使用了大量的人员来布置场景,镜头涉及到了整条街道,在众多的人数中如果有一个人做得不符合要求,那么这个镜头都会作废,可见这个镜头的拍摄难度实在不易,在拍摄之前导演为了这个镜头专门的排演了一整天的时间。

导演杜琪峰对吊臂的使用也是非常的熟练,并且追求更为完美的拍摄技巧,经过详细的计算,导演使用吊臂让镜头从街道到室内的转换特别的流畅,超自然的场景转换将警匪对战之间的细节刻画的相当好,这让警匪对战成为了影片里的重头戏。长镜头的使用给观众带来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场戏中不带任何剪辑,所有的场景通过长镜头一气呵成,让枪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效果。

五、长镜头的技巧启示

(一)拍摄留住真实

长镜头拍摄出来的效果首先是给人一种真实的感受,影视作品不仅需要文字来给观众解说,更需要画面让观众去感受和解读。长镜头作为影视作品中的一种表现方式,能给观众呈现出真实的画境,属于一种很重要的纪实方式,它特有的描绘方式能给观众带来巨大的冲击感。长镜头所描绘的画面往往给人一种深刻的印象,不仅能带给观众真实感,而且它描绘的画面中有着大量的信息,在空间和时间表现的特别完整,以一种贴合生活的方式来感染观众的心情,所以长镜头能最大程度的调动观众的心理和情绪上的波动。

(二)刻画放大细节

长镜头的拍摄方式能将一些细节刻画的让人印象深刻,它对细节有着一种放大的作用,每一个镜头经过细致入微的刻画创造出了一个整体,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带动影片的情节发展,让影片的节奏变化也表现得相当细致。它特有的风格带来的信息量是非常巨大的,仅仅用语言是很难表现出来的。长镜头在叙事和变现情绪方面能将一些细节有目的性的放大出来,在表现人物方面能很好的刻画人物情绪,在表现事物方面能细致入微的刻画特征,并记录一些语言无法表达的东西。所以说它的表现力是非常强烈的,以至于很多导演都对这种方式的评价比较高。

(三)调度眼观六路

镜头调度就是利用各种方式来达到镜头转换的目的,通过从不同角度拍攝人物以及画面,展示不同的氛围和场景,镜头调度在刻画人物关系以及现场氛围方面非常的重要。长镜头的使用其中需要用到场面调度,需要非常警觉和敏锐和警觉,一个好的摄影师必须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摄影师所捕捉的一些细致的画面能很大程度上影响影片的成就。拍摄长镜头对摄影师捕捉信息的能力要求也非常高,摄影师必须要能够熟练的进行镜头调度,这样才能将长镜头完美的结合到影片当中,通过适当的镜头调度能将场面的真实感更细致的刻画出来,对情节的发展和刻画非常重要,搞好镜头调度才能在影视上向着更高的成就发展。

参考文献:

[1]丁亚萍.百年电影文选[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2]戴锦华.电影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悉达.相伴一生的电影课[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05.

[4][美]尼克·布朗.电影理论史评[M].徐建生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

[5][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M].邵牧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6]李恒基,杨远婴.外国电影理论文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7]王同杰.影视画面编辑[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8]朱小丰.现代美学导论[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

[9]郑向东.青年军人审美入门[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1.

[10][美]李·R.波布克.电影的元素[M].伍苗卿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11]许南明.电影艺术词典[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12]邵牧君.西方电影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3]金丹元.影视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人物 杜琪峰 长镜头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