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电影里的正义

电影
昨日誌
2018年02月24日 07:51
  • 导语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而经典的影视著作往往源于生活,以下我们透过一些作品,来看看人们心中的几种正义。


以暴制暴的正义

纵使人类走出了丛林,而丛林法则却是从来没有离开过的。当不公与压迫是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上,那么获取平等的正义,也需要相应的暴力了。常言道,有人地方就有江湖,那么,斗争与反斗争也永远不会结束。

  • 《教父》

作为70年代上映的黑帮题材电影,时至今日,《教父》依然在世界影史上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世界影史第二位”、“男人的圣经”,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象征与永恒的经典。

《教父》讲述了老教父(维托·柯里昂)的一生,与柯里昂家族的发展。影片中,作为黑帮头目,却让人看到了他的情感,人性中较为正的一面。那种仁慈之下,又表现出相当的手段,对一切事情的明察秋毫。而整个故事就是在探讨他做人的态度,当他维护人的基本道义的过程中,甚至是人的正义过程中,面对家族间的冲突,他用的是以暴制暴的手段。而基于那样的背景下,这个暴力手段的使用又有他绝对的道理。

我们也能看到老教父几乎没有主动发制于人,就是他没有去攻击的概念。往往都是当自己遭到了侮辱,遭到了自己不能接受的某些事情的时候,他才去反击,包括他要求别人满足条件的时候,他同样是拿出了被人不能拒绝的条件。然而不是说赞美他的行为,是说他对生命的角度来讲,有着他非常独到的一面。而这一面,使得在现实生活中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影片中有一段老教父过去的描述,在老乡们的帮助下,从意大利西西里偏远的山区,一个孩子只身逃到了纽约。那时候,他的父亲和哥哥被当地黑手党头目齐齐欧杀死,当对方要斩草除根的时候,母亲为了保护儿子而死。

而到了中年,柯里昂再次踏上家乡土地的时候,他是做橄榄油生意的,衣锦还乡,但他没有忘记报仇,多年来隐忍的屈辱与仇恨。他重新拜访并杀死了齐齐欧,完成了复仇。

原著中有这样一段话,呼应了这段经历:“他(柯里昂教父)早就懂得:社会上常常会有突如其来的侮辱,那是必须忍受的。在这个世界上,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最微不足道的人,如果他时刻留意的话,总会有机会向那些最不可一世的人报仇血恨。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心平气和了。正是因为明白这个道理,老头子才从来不丧失那种他所有朋友都叹服的谦虚谨慎的作风”。


私设公堂的正义

法制、规则的发展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他紧随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当部分正义不能实现,法制、规则发展与社会发展出现不匹配的时候,私设公堂来寻找那部分正义则成了一种方式。虽然一些影视著作,通过完美式的个人英雄主义包装了私刑,但也说明在特定背景下,人们对私刑这一方式的认可。

  • 《东方快车谋杀案》

这是英国推理作家阿加莎老奶奶的作品,该书是大侦探波洛系列作品之一,同时也是知名度最高的一部。《东方快车谋杀案》也建立在一个真实事件的基础上,那就是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林德伯格绑架案。著名美国飞行员林德伯格是第一个飞越大西洋的人。

影片讲述了12个身份各异的人,共同参与谋杀了一位富商。事实上,这个美国商人并不是商人,而是一个绑架犯。这是一桩震惊一时的大案,他绑架了家境显赫的阿姆斯特朗家的千金小姐,给了赎金但还是撕票了,阿姆斯特朗夫人因此悲痛的死去,而父亲饮弹自杀。由于女佣也被警察怀疑错抓,佣人也在牢房上吊自杀了。最后这个绑匪虽然被捕,可却因为贿赂了当地检察官和法官而逃脱了。

这十二个人,虽然身份各异、似乎毫无关系,却都曾经和阿姆斯特朗家有关,也曾受到这件事的影响或伤害。他们聚集到一起,并实施这场所谓正义的审判。

影片的最后,波洛侦破了案件,同时怒斥了在场人的行为,如果人人都私设公堂,人类社会将荡然无存。但当火车停下的时候,波洛却告诉了警方另外一种答案。而他也默默的留下了眼泪,他一生坚守的对法律和规则的信念,今天却被打破。

其中有一个细节,在怒斥众人后,菠洛原本坚持第二天要将所有人都交给警察,此时其中的上校拿出武器,他要杀掉菠洛。反正已经杀过人了,再杀几个也没两样。另外几人阻止了他,说他们为了伸张正义而杀人,但绝不会为了保全自己而杀人。


迟到的正义

有句名言是,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而美国大法官休尼特原话是:“Justice delayed is justice denied”。它所表达的意思是,尽管正义永存,但对于现实中的每一个人来说,“迟到的正义”绝非真正的正义”,这是法的一种精神。我们可以感受到理解的差异,前者因果报应的理解之下,是被掩饰的迟到之恶,那些受害者的正义之沉重。

我们知道,法制在紧追社会的脚步发展完善,但可能法制的一小段弯路,是一代人的一大段路,是个人的穷极一生。

  • 《7号房的礼物》

作为2013年上映的韩国经典之作,《7号房的礼物》虽然是作为喜剧片问世的,但更多的人是留下了眼泪。影片讲述了一位女律师,为一件十多年前的死刑案翻案的故事。智商仅相当于6岁孩子的爸爸龙久和他的宝贝女儿艺胜,偶然被卷入一场奸杀幼女案。

而事实是,一个小女孩踩到冰块滑倒,头部撞击到石块,当时只有龙久在场,他出于好心,用学到的急救知识,对小女孩采取了急救措施,但最终小女孩还是死亡。由于事件备受关注,警方诱导龙久到现场认罪,为了尽快抚平舆论的波动,龙久也被火速判刑并送到了监狱。

在狱中,龙久的善良感动了许多人,也发现了龙久不该属于这里。虽然,获得了监狱科长和狱友的支持进行翻供,但死者父亲警察局长被失女之痛冲昏了头脑,以龙久女儿的安全来欺骗、威胁久龙认罪。在法庭上,为了女儿的安全,龙久不断承认是自己凶手,最终龙久执行被死刑。

多年后,女儿艺胜在狱友和科长的帮助下成长,并成为了一名女律师。通过,对当年案卷的重新取证,最终还给了父亲一份清白,而艺胜也留下了眼泪。

昨日誌:

影视著作源于生活,有些是世界的写照,有些则是人们的憧憬。

现实的历史长河中,并非都有着电影里一样的大快人心的结局。

更多的,正在等待,正在追寻,正在发生。

嘿,伙计,走快点,别让正义,等得太久。


最后,分享下海明威著作《丧钟为谁而鸣》的题目由来。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可以自全。

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

整体的一部分。

如果海水冲掉一块,

欧洲就减小,

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

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

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

因此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就为你而鸣。

— 约翰·唐恩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林德伯格 正义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