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三年前旧片在华卖了近2亿!五大套路值得中国电影人借鉴

电影
影视风向标
2018年03月15日 12:29

作者:胡建礼

自从去年上半年阿米尔·汗的《摔跤吧!爸爸》大火特火之后,印度电影成为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的新宠。去年底上映的《神秘巨星》收获7.46亿票房。3月2日上映的《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至今拿到近2亿票房,该片早在2015年7月就已在印度上映,是一部近三年前的旧片,很多中国影迷早在网上看过,但依然取得这么好的票房成绩,原因何在?

与《摔跤吧!爸爸》和《神秘巨星》相比,《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更符合中国观众心目中传统印度电影的印象,尽管在中国内地上映的版本已经删减了18分钟,但片中依然有大段的印度歌舞。看到小沙希达下火车后和妈妈失散,本以为故事和去年的奥斯卡热门片《雄狮》相近,不料转眼之间,流落到印度街头的沙希达,就看到了载歌载舞的猴神大叔。

一大段歌舞将沙希达妈妈丢失女儿的悲惨气氛一扫而空,沙希达和猴神的邂逅,彰显了印度电影浪漫和富于戏剧性的一面。同样都是千里寻亲的故事,但《小萝莉的猴神大叔》随后的故事进展,完全和《雄狮》不同,尽管依然反映社会现实,但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可能发生。

印度猴神大叔带巴基斯坦小萝莉穿越印巴国界,千里迢迢去巴基斯坦寻找妈妈,而且还不可思议地成功找到了,整个故事就像一个美丽的童话,因为只有在童话中,才能用真善美和爱心,消除国家、民族、宗教等一切隔阂。而且猴神大叔明明一身功夫,偏偏平时谦和温顺,是哈努曼神的忠实信徒,只有在妓院和警察局发飙时,才显示他惊人的战斗力。

比猴神的功夫更能打动观众的,是他的善良、坚毅和满满的爱心。观众明明知道现实生活中很难有这样纯粹和勇敢的好人,但是出于对真善美的向往,也不会细究整个故事和人物的合理性,只要情感真实感人,在无坚不摧的爱心面前,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结尾在边境的那一幕,不知道感动了多少观众。

这就是印度电影的特点和魅力。纵观去年至今上映的《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和《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三部印度电影,都是典型的商业类型片,尽管水准并不相同,风格也有很大差异,但其中五大套路值得中国电影人借鉴和学习。

首先,讲一个戏剧冲突强烈的故事,在高潮处极尽渲染烘托。

印度电影一向故事性强,戏剧冲突强烈,小时候看的《大篷车》就是如此,如今的印度电影人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讲故事的能力更进一步。《摔跤吧!爸爸》的叙事节奏和方式,比好莱坞商业大片都吸引人,一开场就紧紧地抓住了观众的心,中间幽默的台词和生动的细节,又随时调节着影片的气氛。

结尾高潮处,吉塔经过激烈的角逐,艰难战胜对手夺冠,而阿米尔·汗饰演的父亲被关在小屋里,不能亲眼目睹这一幕。导演极尽渲染烘托,成功地点燃了观众的情绪,打动了观众的心。

《神秘巨星》的高潮出现在尹希娅的母亲在机场安检处“起义”,勇敢地痛斥丈夫所作所为,毅然带着两个孩子去参加颁奖典礼,那一刻实在大快人心!结尾颁奖典礼上,已获奖的歌手主动把奖杯让给尹希娅,尽管显得不合情理,但随后,尹希娅上台后对母亲的深情表白,明明知道是套路,但依然会情不自禁地感动。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同样如此,全片高潮出现在结尾印巴边境,原本是哑巴的沙希达奇迹般地喊出声来,导演和编剧实在太能煽情了(其实开头已经埋下伏笔),这就是他们讲故事的高明之处。

主题正能量,爱和梦想必不可少,是无坚不摧的利器。

这三部印度电影尽管对印度社会现实多有揭露和批评,但都是满满的正能量,主题都是有关爱和梦想,像是浓浓的一锅印度鸡汤。和公认的世界经典电影相比,或许并不深刻,但是观赏性强,感人肺腑。

片中,爱和梦想成为主人公无坚不摧的利器,成为解决一切矛盾,克服所有困难的杀手锏。《摔跤吧!爸爸》中,阿米尔·汗扮演的父亲把摔跤的梦想寄托在两个女儿身上,严父出高徒,最终让女儿成为摔跤冠军;《神秘巨星》中,尹希娅对唱歌梦想的追求,令观众动容。尽管她的成功顺利得难以置信,但被梦想和爱打动的观众,顾不上细究细节的真实性。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则是将男主角的爱心渲染到极致,因为有爱,才能最终完成不可能完成的寻亲任务。因为有爱,才让这部影片的主题和立意赢得观众的尊敬。

主角出身社会底层,拥有非凡本领或常人难及的毅力。

三部影片中的主角都出身印度社会底层,是普通老百姓的一员。这与中国的现代题材电影喜欢描写都市白领不同。当然,这也反映了中印两国的国情不同。

但无论是《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还是《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主角虽然出身社会底层,却都拥有非凡的本领,甚至堪称是天才。比如《神秘巨星》中的小女孩尹希娅,就是唱歌的天才。猴神大叔的一身漂亮功夫,也绝非常人所能及。《摔跤吧!爸爸》中的父亲,更是胜过国家队教练的摔跤高手。

关注社会现实,不求深入揭露,只要有利于讲述故事。

这三部印度电影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揭露社会现实,敢于触碰当前印度社会的痛点,这是影片能够引起观众共鸣的重要原因。如果像《小时代》那样脱离现实极尽奢华,岂能让大家感同身受?

即将于4月初引进中国内地上映的印度电影《起跑线》,更是聚焦孩子教育和择校等现实问题,估计到时候又将成为观众热议话题。

但印度电影中对社会现实的揭露和批评,只是点到即止,并不会深入展开,目的主要是为了有利于讲述故事和吸引观众,结尾往往都是圆满和光明的,而不像一些文艺片那样深刻揭露触目惊心的现实,令人反思和探讨。

反派脸谱化,主要功能是在关健时刻给主角设置障碍。

印度电影中的反派通常是比较脸谱化的,更多的是一个功能角色,主要功能是在关健时刻给主角设置障碍、增添麻烦,从而加强影片的戏剧冲突,让故事情节一波三折。

这样的反派人物特别招观众恨,比如《摔跤吧!爸爸》中的国家队摔跤教练,关健时刻指使人把阿米尔·汗关进小黑屋,就特别令人痛恨。《神秘巨星》中专制残暴的父亲,本来以为没啥文化,结果还是工程师,那副嘴脸就更令人讨厌。《小萝莉的猴神大叔》里那个死不认错的警察高官,也是这样功能化的反派。

这样的反派角色,虽然有脸谱化之嫌,但却是制造戏剧冲突的关键人物。对于爱憎分明的观众来说,他们往往成为出气筒,很好地完成了反派的任务。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印度 摔跤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