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今天推荐的电影《死亡诗社》,豆瓣评分高达8.9分。它曾荣获第6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奖,并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提名。
影片讲述了1959年,内向的托德·安德森前去威尔顿预备学院读书。他的室友尼尔阳光开朗,却天天受父亲管制。一天,他们班上迎来了新教师约翰·基廷。基廷以反传统的教育方法,向学生介绍了许多有思想的诗歌,提倡自由发散式思维,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渐渐地,一些人接受了他,开始勇敢把握自己的人生。
“一百年前,1895年,四十一个孩子坐在这里,被问到了同样的问题,每个新学期开始都会问到的问题。各位,我们的四大支柱是什么?”全体学生起立回答“传统、荣幸、纪律、优秀。”这是《死亡诗社》的开头,讲述的是威尔顿预科学院的开学典礼,仪式感在这所学院贯穿始终。
新学期新来的新文学老师基廷一改学校的常规,让自己班上的学生们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学生们的能力。他告诉学生们要“把握当下”,并以该原则行事。基廷甚至要求学生将课本中古板老套的内容撕去,自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开始懂得自己的兴趣、爱好、前途和目标。
“学会自己思考,学会欣赏文字和语言”。
他的学生们甚至于反抗学校的禁令,重新成立基廷曾于该校学生时代参与过的秘密小组——死亡诗社,在校外很远的山洞中探讨诗歌、人生。
学校对基廷老师的教育方法提出警告。热爱表演的尼尔背着古板又望子成龙的父亲在一次演出上大获成功。他的父亲看过表演后将他带回家决定第二天让其转学。尼尔极度痛苦却无法倾诉,他戴上表演的花环在圣洁的月光下接受洗礼,饮弹自杀。小组成员之一Cameron出卖了他们。校方逼诗社成员在声明上签字,将责任推卸于基廷身上,将他开除出学校。
在老师要离开学校的时候,学生们站立在桌上,并说着“哦,船长,我的船长!”,以表达老师传达给他们的信念会在他们心中一直存在着。
在商业片横冲直撞的当下,《死亡诗社》用清新素雅的方式,温暖着思想,传递着力量。好的电影,即便朴素无华,也能充满力量。
你喜欢这部电影吗?欢迎和小编一起讨论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