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儿童视角的叙事美学

电影
戏剧之家
2018年05月28日 14:02

儿童多角度简笔画 交通

徐潇潇

【摘 要】本文主要以电影《岁月神偷》为文本,分析影片运用儿童视角的叙事特点,讲述上个世纪60年代背景下,香港底层一家四口的生活百态和苦难经历。它以怀旧的叙事基调诠释了一个关于爱与信仰的人生哲学,不仅展现了当时香港的社会风情和历史变迁,而且运用儿童视角作为叙事策略,展现了整部电影打动人心的无穷魅力,向观众传递了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

【关键词】儿童视角;叙事作业;美学意味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3-0087-02

一、儿童视角的叙事策略——独特的视角诠释故事内容

“儿童视角”是一种以儿童作为叙事本体,“以儿童的眼镜和心灵去观察、体味人生百态,它通过孩子另一种眼光的观察和透视,易于揭示成人所难以体察的生存世界”的叙事策略。在电影发展早期,大多采用成人视角的叙事模式,叙事本体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倾向往往会影响观影者的思考和感受。而作为一种特殊的电影叙事视角,“儿童视角”的运用,可以展现儿童生命体征引导下不同于成人思考范畴的生命情境和生存面貌,使观影者忽略成人感性的、功利性的眼光,更简单直白地窥视世界的发展变化和人性的丑恶冷暖。许多国内外导演也青睐采用儿童叙事视角,创造了一批经典电影,如《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美丽人生》《小鞋子》《放牛班的春天》《乳房与月亮》等。

《岁月神偷》是香港新锐导演罗启锐于2010年执导的电影,不仅在29届香港金像奖中勇夺4项大奖,而且仅凭1000万港元的投入取得过亿票房的成绩,是一部近年来“最美最感人的地道港片”。本片从儿童的视角讲述了香港上个世纪60年代社会政治动荡背景下,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百态和岁月风情,让观影者从一个孩子的眼中看小人物家庭的命运起伏,岁月的无情鞭挞,从而更淳朴、理性、过滤式地体会和理解爱与信仰的人生启蒙,这是影片具有不同于成人视角的独特魅力。

二、儿童视角的叙事作用——小人物的命运折射时代变迁

影片改编自导演罗启锐的文集,题材主要来自家庭生活,影片的名字也极富寓意:“在幻变的生命里,岁月,原是最大的小偷……”上个世纪60年代的香港可谓风云变化,命运多舛。电影中罗姓一家人就生活在这个动荡社会的最底层。永利街的居民大多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从内地移民而来,当时社会矛盾最尖锐的问题便是贪污成风,警察与黑社会勾结,大肆收取保护费,处于社会底层的大多数民众,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才能换取相对平淡的生活。

影片没有用宏观直接的角度去讲述社会背景,而是通过罗姓一家人的沉浮和苦乐来展现一个矛盾尖锐、天灾人祸、苦难重重的环境下香港民众的生活缩影。从一个小家庭的命运折射一个大时代的变迁,对香港上个世纪60年代动荡的社会给予一次记忆的追溯。当然,这种儿童视角的叙事方式,不仅拉近了观众与人物的距离,也淡化了故事中死亡、潦倒的痛楚和悲伤,继而产生了一种“间离效果”和独特的悲剧美。

儿童视角的“间离效果”主要表现在儿童对暴力、政治、性等方面的间离。不同于成人视角对世界的认知思维,以儿童的视角面对成人世界的问题,他们感知选择性相对很弱,对生老病死的经历和感受更加趋向无意识的陌生,往往跳出既定的认知范畴,在情感和心理上产生一种突然的疏离感。尤其面对成人世界金钱、权力、欲望下的种种黑暗与不公,作为儿童的生命体态会本能地弱化,剥离覆盖在现实世界表层的虚伪和谎言,更原生态地呈现生活的内核,从而涂上了一层浪漫主义的色彩。

因此,在罗进二的童年里,经历了台风下的老屋坍塌、哥哥的生病死亡、一家人的艰难生计后,他用一个孩子的思维和方式去学会成长,学会懂事,开始认真学习,祈求将偷来的米字旗、夜光杯填满“苦海”去化解生命中接踵而来的苦难,换回哥哥宝贵的生命。面对死亡的逼近,哥哥的离去,在他眼中所展现出来的独特的悲剧美,更具震撼人心的力量,让观影者从一个儿童身上感知到对生命、爱与信仰的体悟,更像是一首关于小人物成长的诗歌。

影片从主人公的成长经验,唤醒了一代香港人往昔岁月的回忆,让观影者看到小人物身上所展现的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的香港精神,在风雨时代中香港人奋斗不屈的历程。

三、儿童视角的美学意味——小人物的精神传递人生哲学

影片采用儿童视角所传达的是美学意味,在于平凡的小人物身上所坚守的信念与精神,在苦难生活中始终抱着一份人生希望和愿景。在罗进二的眼中,苦难日子也是好玩轻松的,生活的匮乏没有带给他精神上的贫瘠。母亲始终保持“一步难一步佳”的乐观态度,不管遇到什么苦难,也咬着牙坚忍“做人,总要信”。他们即使面对苦难,在惶恐、无奈、痛苦之下,从来没有丧失家庭生活的温情和对未来的希望。这不仅来源于他们本身怀有朴素哲学,也来自他们长期苦难生活所培养出的坚韧毅力和对生活的热情。

影片通过罗家小儿子罗进二的视角和口吻,随着他的成长轨迹来叙述一家人的生活故事。电影开场由罗进二透过金鱼缸来展现他的生活环境,一排排商铺、人来人往的菜市场、街边巷角的邻居、读书的学校等,让我们看到那个时代香港生活的岁月图景。在儿童的眼中,这些苦难惨淡的生活现状被单纯过滤掉了。从这种单纯、清澈、没有世俗功利的眼睛里,表現出儿童天真的思考和行为,成人世界里的惨淡和挣扎,都通过变形的金鱼缸化为光怪陆离的影子,消除了黑暗,抹上了一层平淡的温暖。不管是被英国警察要求倒背26个字母,还是偷走神像和夜光杯、偷吃半盒双黄莲蓉月饼,这些行为虽非正义之举,但落在儿童身上显得俏皮可爱。在黑暗动荡的社会背景下,儿童对成人世界的回应和处理,近乎“无知”,正因为“无知者无畏”,罗进二的行为在影片中给予观影者欢乐和愉快,而前期的调皮和后期的懂事形成一个反差,让观众对主人公命运的同情和惋惜得到进一步渲染和带动。

罗进二了解父亲和母亲的性格特点,他有自己坚定的理想。世事的艰辛让他的眼睛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忧愁,他的哭喊、迷惑、控诉、无奈,在磕磕绊绊中成长,与其说是一个孩子的成长,更像是一代人回眸历史的精神历程。他所体悟的人生哲学,更像是一种抽象的“大智慧”,借由儿童之口来告诉成人一个简单直白的生活真相,传递出对变幻莫测的人生更需要珍惜世间温情,珍惜当下幸福的思想。这种善意略带哀愁的方式,正是儿童视角诠释不变真理的美学意味。

四、结语

岁月是世上最大的小偷,它会偷走我们最美好的梦想、希望、生命、青春,以此来提醒我们珍惜拥有的幸福,珍惜世间的温情,更是在苦难的考验下让我们坚守对生活的希望,以及笑对人生的乐观态度。这部影片以儿童视角投向底层人民的生活经历,传达着朴素诙谐的童趣、平淡动人的温情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没有大起大落,没有大喜大悲,只是在流逝的岁月中用小人物的命运折射一个时代的记忆。让观影者通过孩子的眼睛,感知成人世界的冷暖哀乐,提醒自己保持一颗纯真的内心,这便是这部影片给予我们最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杜萌若.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论与布列松的“电影书写”论之比较[J].学术交流,2006(7).

[2]王向辉.特梅的眼泪——电影《纳德和西敏的一次别离》中的儿童视角[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94-97.

[3]江小敏.儿童视角叙事对于成人观众的特殊意义[J].美育学刊,2016,(01):115-120.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文章 儿童 视角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