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音乐本源才是玩黑胶的最大乐趣

音乐
黑胶实验室
2016年06月30日 09:28

作者:张宇彤

陈荣尚热爱音乐很多年,经历了从玩音响、买CD到收藏黑胶的过程,也眼睁睁看着黑胶从多年前的几块钱一张涨到如今的价格。他与黑胶结缘纯属巧合,歪打正着、将错就错。

他喜爱港台流行音乐,却从不偏执于某个歌手;他谦虚的说着自己“没文化”,但多年的收藏经验却让他对黑胶研究颇深;他对黑胶一片深情,但时刻让理性走在感性的前面,对于高价格的唱片,他可以伺机在合理的价格下收入。今天,陈荣尚做客黑胶实验室,和我们聊了聊他的黑胶、他的爱好。

一百块钱买来的爱好

“音响店的老板说这儿有个黑胶唱盘很便宜,一百块特价处理加送一张黑胶唱片,你拿着吧。我当时一头雾水,可是想想一百块的价格也划算,没想到收来的是我一辈子的爱好。”

22岁的陈荣尚当时最爱的是音响DIY,一次到音响店购买箱体,硬是被老板塞了一个黑胶唱盘和一张邝美云《留住春天》LP到手里,他至今记得那张唱片的内容是,香港商业2台一个叫“叱咤乐坛流行榜”的节目,节目里放的大都是港台流行歌曲,这张黑胶就正好收录了电台里的歌。试听播放,黑胶上跳动的音符唤起了他纯真年代对音乐的最初记忆,他的收藏故事从此刻开始。

陈荣尚收藏黑胶的初期,正是黑胶最低迷的时候,五块十块的黑胶到处都是,“那个时候挣得也少,和现在一箩筐一箩筐的收黑胶比,我买唱片都是一周一次,如数家珍一样挑着自己最喜欢的歌,当时在电台里打榜的正火热的都是关正杰、徐小凤这些我喜欢的老歌手。”

除了黑胶,陈荣尚也收藏过卡带和CD,“其实2000年左右CD价格是黑胶的十倍以上,我曾买过一张一千块的CD,但那时对于我而言只是快餐文化,听了一段时间就把它转手了。流逝的时间让真正有意义东西存留下来,这也是最近黑胶回潮的原因吧,而我机缘巧合踏进黑胶这条路,现在想想真是歪打正着。”

无偶像论

“我这个人没偶像,我的眼里只有因歌曲而发光的歌手,没有因对歌手的狂热而筛选出来的歌曲。我的中文唱片最多,好几百张里大部分都是港台流行。”

在陈荣尚眼里,每一张凝结着制作人和歌手情绪的港台老唱片,都是特定内容最独一无二的载体,他们或描绘爱情、或讲述生活、或反映社会,敏感的把身边的一切记录下来、表达在歌曲里。

而对于今天的流行乐唱片,陈荣尚感慨,“今时不同往日,创作人词穷、歌手演唱技术平平、歌词也平铺直叙,以前的歌词无论写故事还是讲道理,从来不直截了当的告诉你什么,而是通过含蓄的表达让你自己探索感悟。就像黄家驹的很多歌词都反映现实状况,有社会深意。这种唱片,无论在音乐还是情感和内容上都是最丰富的,它具有历史性,带着生命的力量。”

就是这样一个无偶像论的藏家,在谈到香港乐坛的众多歌手时,也表现出了对一位演唱者的尊重和欣赏,这个让他感慨万千的歌手,就是张国荣。“张国荣翻唱过很多人的歌,但无论编曲还是他赋予歌曲的情感和灵魂,都足以打败原唱。他的一张蓝色封面的唱片《SALUTE》,就收录了他很多优秀的翻唱作品,这也是他所有大量发行唱片中最贵的。”

当时的歌坛,提到张国荣,大家自然会想到另一个歌手,谭咏麟。陈荣尚说“我认为张国荣的演唱技艺明显要高于谭咏麟。除去跳舞不说,光在翻唱上,张国荣和歌曲可以融为一体,磨合对他来说好像都是多余的。而谭咏麟的歌曲容易上口,没什么难度。张国荣另一张红色封面的专辑《FINAL ENCOUNTER》,里面十首歌是十种不同的风格,每一种风格都展现出了张国荣的一个侧面。其实张国荣1989年离开乐坛,与当时谭咏麟获奖和外界对他音乐的不认可有关系。这是香港乐坛的遗憾。”

快乐至上

“不管是烧软件还是硬件,只要玩音响就该理性,不然器材的无底洞只能让人无法自拔。现在黑胶市场疯狂的近乎离奇,太多人把唱片当成一种贡品,到手了就好像完成了任务,花瓶一样摆好,一动不动。他们的目的在收黑胶而不是玩黑胶,唱片对他们来说只是买回去撑撑场子,有些人连唱机都没有,也不听唱片。他们总强调我有多少唱片,我有多贵的唱片。但我不喜欢用价格衡量唱片,它炒到什么价格区间我不管,让我快乐才是衡量唱片价值的唯一标准。”

陈荣尚说到自己以前收黑胶的状态完全跟着兴趣走,跟今天换个线,明天换个电源的朋友比,他的一套老器材用了十几年也没经历什么大变革。相对于在吹毛求疵的状态下追求音乐的尽善尽美,他更想追求的是快乐,黑胶的音乐氛围烘托而出的快乐,在他眼里高过一切,音乐也让他放松压力,舒缓思想。

为了收一张自己喜爱的唱片,陈荣尚愿意花大把时间去寻觅、等待时机。“曾经有一张邓丽君的专辑,我用了三四年时间寻找。期间并不是没找到,但找到的时候发现它价格定位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我买唱片从来都是理性至上,选择价格合适的。巧的是,有一天发现一个在网上出售黑胶的商家为了搞活动,设定了抢拍商品的环节,而我心心念念的那张邓丽君专辑就在商品之列,价格我也完全可以接受,就这么机缘巧合的抢到了这张黑胶。”很多人觉得,这样花漫长的时间找一张黑胶很辛苦,他却觉得“痛并快乐着”

Q:你对新入门的黑胶爱好者有什么好的建议?

新手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购买唱机,而购买时最好选择偏低端的产品,唱机的调试需要摸索期,越高端的机器越精密,对新手来说越有挑战性。

其次,一定要耐心的对唱机进行调试,这对唱机的发声很重要。一时兴起买了黑胶唱盘之后调试不好,播放效果甚至可能低于CD。黑胶唱盘的调试和用遥控器的数码产品不同,要求藏家有足够的耐心。有时调试完毕播放一段时间后,或者会发现唱盘出来的声音不对,又要再进行调整。必要时可能要求推翻一切重新来过。

Q:调试唱机的小技巧可以分享给大家?

调试时首先把唱机放在一个水平的机架上,之后的调整才能起真正的效果。五千块以下的简装唱机调平衡砣、唱头的方位角和寻迹角加上一个侧压就可以基本调试完毕。而更高端的唱机要调试好唱臂和唱头就需要更多的经验及相关器材的配合。

调试过程中要保持耳朵的灵敏,现在论坛上也有跟着CD调黑胶的说法,这也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且对于新手来说上手快,简单粗暴。学习调试不能着急,从文盲到大师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走。

Q:在唱片收藏上有什么好的办法?

国内出黑胶的公司里,中唱很有影响力,从录音的角度看专业性很强。有一个收中唱唱片的小技巧:红色标签的中唱唱片,只要内容符合你的口味,那就值得购买;而白色标签在音质上会比红色稍差。

另外太平洋唱片出的也值得收藏。除此之外港台地区的华星唱片、华纳唱片、康艺成音出版的黑胶都值得收藏。而对于古典唱片,收日本版的不会错,学会通过标签选择唱片,会在收藏上少走弯路。

Q:现在很多公司也要出黑胶的新版,你怎么看?

现在盛传黑胶复苏,但我个人认为,新出版的黑胶没有旧唱片音质效果好。国内生产线关闭已久,国际上真正生产黑胶的也不多,全世界的唱片挤到为数不多的几条生产线,厂家定单不断,唱片制作的精细程度大不如前。

从母带上看,现在很多唱片的录制已经抛弃开盘带,直接利用流媒体。之前的黑胶都是用开盘带制作母盘,我曾经对比过,在同一张原版碟,开盘带的效果好过黑胶,而且几十年前的歌曲用开盘带重新制版的话,肯定会产生物理上的损耗,出来的效果很大程度不如旧版。

除了用开盘带和数码,现在有的唱片还“发明”了用卡带录制黑胶,去年出的一张邓丽君1977年新桥演唱会的唱片,就是用当时的磁带重新制作而成,去年广州音响展上也出现过同一张专辑的LP和CD,对比听完好多发烧友都一致觉得同版CD都比黑胶效果好。现在层出不穷的厂家为黑胶热煽风点火,只不过是一种变相的商业攻势。虚实真假,难以辨别。

Q:想给开始玩黑胶的年轻人说点什么?

回归本源,黑胶总归是一种音乐载体。去播放它、感觉它,在音乐里或是开拓思维、转变想法、或是因曲调而拨动那根埋藏在心间久久未触及的心弦。发自内心的体会它带给你的快乐,才是它最珍贵的价值所在。

其实现在人玩黑胶投入很大,除去功放,现成的唱盘加唱头就要五六千元(入门级最保守的投入),总价格也过万。而二手唱机对于新手来说也有各种十分棘手的遗留问题,修复又要投入不少成本,对普通人来说,这巨大的投入不能只由着性子来,还要考虑家庭的收支是否允许。

对于黑胶唱片选购。首先应该把享受音乐放到第一位,而收藏版本、研究文化都是它带给人们的附加值,那是别外一码事。不要老把它供在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台上,也不要为了买唱片而买唱片,选择合理的价格区间和兴趣所在,理性购买。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音乐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