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长的纳粹大屠杀幸存者,用音乐拯救一生,相信生活的美好

音乐
养佬小丫头
2016年07月04日 16:11

“除了音乐,我对什么都不敢兴趣。”

这是爱丽丝•赫茨−索默(Alice Herz-Sommer)

说的一句话。

爱丽丝•赫茨−索默是谁呢?

她是2014年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得主。

最长寿的钢琴家,

1903年11月,

出生于奥匈帝国时期

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家庭,

这位和蔼可亲的音乐老人背后,

又会是什么样的传奇故事?

奥匈帝国时期的布拉格,

每天报纸上写的不是音乐会、

歌剧排期就是书籍评论。

7岁那年,

在姐姐艾尔玛的影响下开始学习钢琴,

这一学便让她爱上了。

也不曾想到钢琴拯救了她这一生

每天不停地练习,

熟记每一首学过的曲子。

16岁时,

顺利考入布拉格德国音乐学院,

成为当时年龄最小的学生

做为她的好朋友——卡夫卡

也是对她赞口不绝。

之后她的事业可谓方兴未艾,

25岁就开始了个人的钢琴巡演,

30岁不到,已是享有声誉的演奏家。

1931年嫁给了一位小提琴家(利奥波德•索默),

6年后有了爱的结晶他们的儿子拉斐,

生活非常幸福。

真正的爱情事业的双丰收。

前半生可谓平坦顺利,

然而随着二战的大爆发

一切的美好都变得太容易破碎。

因犹太血统,

爱丽丝一家,

于1942至1943年

相继被送进了纳粹集中营。

爱丽丝的母亲在被转往奥斯维辛死亡集中营后遇害

丈夫后来也因斑疹伤寒,死于另一个集中营里。

她和6岁的儿子当时则被送进了

特雷辛(Terezin)集中营。

生活渐渐失去了希望

唯一幸运的是在特雷辛集中营里,

为了显示犹太人的待遇有多好,

犹太名人和知识分子被允许作曲和开音乐会,

被纳粹拍进电影作为宣传纳粹政治。

回忆到这里,

爱丽丝微微一笑地说道:

“音乐让我忘记了痛苦,让我重新活了下来。”

音乐让她能够将希望和力量传递给无数的受难者,

黑暗的年代,音乐拯救了内心的世界

1945年5月战争终于结束,

特雷辛集中营原本14万犯人中

仅仅只有2万人幸存下来。

45岁的爱丽丝带着与儿子回到以色列,

靠教授音乐开始了新的生活,

并找到了她的故友——卡夫卡。

生活仍然继续,没有仇恨与悲伤,

只有微笑和音乐。

后儿子斯特凡因母亲的影响,

改名为拉斐尔,也走上了音乐道路。

百岁生日前夕,

爱丽丝准备与定居伦敦的拉菲一起生活。

就在她来到伦敦后不久,

拉斐却在一场赴以色列的所罗门巡回音乐会突然死亡,

享年64岁。

儿子的死无疑对爱丽丝不是一种打击

但她依旧保持微笑

她平淡地说道:“一生经历太多次战争,失去了很多。

丈夫、母亲和我亲爱的儿子。

但是,生活是美好的,

我没有时间去憎恨和失落。”

尽管已是百岁高龄,

但依然有条不紊地处理自己的事情,

约会、烹饪、购物,

既使有两根手指并不是很方便

但还是坚持每天弹奏钢琴

用她的话说:“有音乐在,我就开心;

只要想到音乐我就开心。”

2014年2月21日,

爱丽丝•赫茨−索默因为身体不适

住进了伦敦的一家医院。

两天后平静的走完了自己美丽的人生,

享年110岁

最年长的二战大屠杀幸存者

她将一生的美与爱和音乐相结合,

她用笑容代替仇恨与痛苦。

相信世界的另一边,

她依然微笑着弹着钢琴。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音乐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