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怀着景仰之心去了一趟韶山,寻访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里。
六月的南宁已是热浪滔滔,而此时的韶山却是凉风习习。在脑海中,这里应该是远离市场的。然而,当进到韶山冲,看到路两边一间接一间的“毛家”饭店,商店里播出的都是歌颂毛泽东的音乐,“毛家人”都在忙着做生意的时候,才知道,革命圣地也在紧跟时代步伐,永闯市场的潮头!
瞻仰毛泽东故居,是此行的目的。
毛泽东故居位于湖南省湘潭县西北部韶山冲上屋场,位于韶锋北麓,韶水南岸,处韶山冲中心。湘人云:“韶山冲是一朵怒放的君子兰,毛泽东故居是兰花的花蕊。”
毛泽东故居是一座农家土坯房,弥漫着浓郁的农家气息,普通得再也不能普通。堂屋里摆放着当年使用过的方桌、板凳,厨房里有灶台,卧室里有木床,摆放农具的地方有蓑衣、耕犁等用具;牛栏、谷仓、柴屋、猪舍,还有刻满沧桑岁月的石磨和水车,静静地伫立着,似在无言地诉说。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就诞生在这里。1910年秋,毛泽东在韶山读了6年私塾后,胸怀远大抱负,第一次走出家乡。离开时,他写下这样的诗句: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1925年,毛泽东返回家乡,点燃韶山农民运动的烈火;1927年1月,毛泽东到湖南考察农民运动,再一次回到韶山。在一家人用餐的横屋里,毛泽东召集有经验的农民和农运骨干开调查会,了解韶山农民运动情况,后来写出了重要著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指导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1959年6月25日,早已成为新中国领袖的毛泽东回到韶山,此时他阔别故乡已整整32个年头了。在家乡,毛泽东宴请乡亲,特别邀请了自己的亲戚和亲属、烈士家属、老地下党员、老农民协会会员和老赤卫队员。两天时间里,他接见了3000多群众,占韶山冲当时总人口的一大半,热闹的场面浮现在毛泽东的眼前,几十年的往事似江涛涌上心头,浮想联翩,写成闻名于世的诗篇《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当年的六月,毛泽东荣归故里;如今的六月,老树寻访韶山。不一样的目的,不一样的心情。“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诗人政治家毛泽东的雄才大略,无时不在敬佩!
毛泽东故居。
毛泽东小时曾在这个塘里游泳。
毛家菜园。
毛家水田。
在毛泽东故居留影。
指路牌。
广场前的石刻。
毛泽东铜像广场。
毛泽东铜像。
毛泽东纪念馆。
毛泽东小时学习的地方。
毛氏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