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dowPlay主创余炯-市场良性循环,参与者才能越​多

音乐
电音媒
2016年08月13日 20:08

采写、插图:LilD

“其实电子音乐看上去是一个个Loop不断的重复,但中间有一点细微的改变,就可能变成另一首歌。”余炯说道,“这和生活一样,每个人每天都在重复做同样的事,但些许的细微变化,生活的运行轨迹也将随之改变。”

JUMP电音媒本期对话ShadowPlay主创、麦爱艺术总监余炯,听听他对中国电子音乐市场现状的看法以及观点,同时也向我们讲述了一些他的个人经历。

(ShadowPlay活动现场)

目前在麦爱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我在麦爱负责整个的演出事业部,涵盖了派对活动和音乐节,以及一些商业活动。像前不久在上海结束的“电厂时尚赛车音乐节”,就是我们和“座驾”杂志一起合作的。

来到麦爱后,最想干的事情就是把平台做的更宽,做这么多的品牌也是为了把产业链打开,使其更开放,更规范。

今年上半年我们在做其他的工作,包括和INTRO音乐节的合作,ShadowPlay归属到麦爱,电厂在厦门的音乐节,以及一些商业活动。下半年肯定会把全国的Club走一遍,再找几个能符合我们要求的厂牌、活动方合作。

可以介绍下目前麦爱旗下的主要活动品牌么?

目前,麦爱拥有两个大型活动厂牌 -INTRO和Hyper(幻境),INTRO大家肯定是很熟悉了,Hyper(幻境)会是一个以电子乐队、DJ、歌手为主要演出阵容,以“境”为整体的一个场景氛围,融入视觉影像、马戏杂耍、舞蹈等众多表现形式的一场综合性、娱乐性的音乐节。

还有两个中小型活动厂牌,一个是Rare Voice,一个是ShadowPlay,后者偏向于电子音乐和多媒体交互这一块,将来我们还计划将VR整合进ShadowPlay,总的来说ShadowPlay更偏向艺术科技的感觉。除此之外ShadowPlay还会做欧洲的电子音乐人Booking,主要以Techno为主。活动一般会选择在北京的DADA、灯笼,上海的Shelter、ARKHAM,之后还会有成都的Tag,目前就是这些场地。

Rare Voice是我们后来成立的一个平台,计划与全国乃至全球的厂牌、活动方建立合作关系,这样我们会有更丰富的音乐风格,也会帮助合作厂牌Booking符合厂牌、活动方气质的音乐人,同时予以我们可以给予的帮助来共同开拓这一市场。

Rare Voice在选择合作的厂牌及活动方时,会以什么作为合作的标准考量?

首先一定要具有代表性,比如我们最近想找一个Bass音乐的团体,但现在还没找到合适的。虽然北京的Do Hits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Bass音乐团体,但他们都是制作人身份,为发行新专辑、新EP而举办活动,我们还是想做具有Party特性的活动。

相比厂牌、活动方独立运营,与Rare Voice合作的优势在哪里?

比如很多的活动方很少会离开本地举办演出活动,我们想做的是协助活动方一起做外地的演出活动 - 我们与INTRO音乐节合作,下半年会在上海办一次,这将是INTRO音乐节首次离开北京。

个人经历。

怎么说呢,我很早以前就很喜欢跳舞。大学我就在学校食堂组织活动,有乐队表演,中途和结尾会用双卡录音机放伴奏跳舞。

由于父辈支边的缘故,我和家人生活在新疆。因为母亲的祖籍在浙江,我的户口也放在了杭州。当时大学学习的是电气技术专业。所以毕业后,我在杭州的一个当时还叫物资局的地方做一名工程监理。这种无趣的工作在做了两年后,我来到北京做IT方向的工作,弟弟余庆当时也正在北京上学。

我和我的弟弟都很喜欢跳舞音乐,也喜欢参加派对活动。最早在北京我会去JJ、当时还在朝阳公园的滚石,以及在东大桥的芭娜娜,以及后来的FM、88跳舞,这是我周末的主要娱乐方式。

但中途有段时间我没有怎么出来玩,因为我在做MonkeyStyle这个服装品牌。

你和你弟弟余庆的经历似乎差不多。

是的,其实是我弟弟先开店,我让他先去做的服装生意,在做了一年之后,他觉得不想做了又跑去上班,然后我继续做服装生意。05年我做了MonkeyStyle这个街头品牌,但当时想的过于简单,光生产没有销售,只能靠自己的实体店消化。

在这期间,我认识了“中国打气工厂”的杨兵,还有“炎”的成员,和“针刺疗法”、“碰”等团体都有过合作。当时MonkeyStyle每出新一季的T-Shirts我都会赞助他们,店里也都贴着Party活动的海报,同时还是活动的售票点。现在算算我和他们都认识好多年了!

就这样到了08年,这个时期北京的电子音乐环境开始有点走下坡路。可能因为奥运以及各种原因,当时好运街的老白兔也没了,直到后来09年灯笼俱乐部在三里屯3.3大厦开始营业。这中途我去了南方做生意,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断档。

直到2011年我从广州回到了北京,并在13年和身边的朋友一起做了ShadowPlay,最初的构想很简单 - 在四合院里做一个Slow Motion的Party让大家放松下,不同于在Club里跳舞,可以喝咖啡、茶、晒太阳,听听音乐。

(ShadowPlay的第一场活动海报)

ShadowPlay在早期是一个怎样的活动形式?

初始的参与ShadowPlay活动策划有四个人 - 我负责找场地,谈合作;宋志琦负责音乐;高萌萌在美院是学西方美术史的,她负责ShadowPlay的视觉和场地布置;以及当时的法国人苏苏,她负责的是外国人宣传。

就这样,第一次活动在The Other Place举办;第二次尝试在Bed Bar活动;第三次在三里屯的Top-Pub,我们还在现场布置了一些艺术家小的装置作品。接下来的10月ShadowPlay又与陈天灼在星空间的活动“Tianzhuo’s Acid Club”合作;直到14年1月10日,我们在天恒大厦顶层与均然艺术合作推出了“夜·奔” ,这是一个融入了很多艺术形式的大型Party,当时这场活动去了很多艺术圈的人,大家都觉得很有意思。

但接下来14年的每一场活动我们都做的很累 - 每场活动我们在艺术上的花销都不少,因为这一块会涉及材料费、艺术家的制作费;活动中要融入艺术,要有故事性,当时我们的钱也是自己想办法。

所以15年我们决定ShadowPlay分成两个部分:会有专门的跳舞派对,也会有专门与艺术家跨界合作的活动。

在这一年Peter Van Hoesen的活动中我们也有一个主题 - 寻找兔子涂鸦。在三里屯和鼓楼都能看到这个涂鸦,我们想把这个做成一个事件,让大家来搜集照片,最后我找到了这个兔子涂鸦的创作者,但他不让我透露他的身份。

缘何加入麦爱?

初始麦爱做的是流行音乐版权,在拿到欧洲SAIFAM的版权和电子音乐市场的投资后,麦爱的宋洋找到我并提供了一个更加宽泛的电子音乐产业平台。当时我除了负责ShadowPlay之外,还帮着弟弟余庆做dART。当时我想将dART做成数字+艺术的一个偏商业的品牌,ShadowPlay偏艺术、地下一些。但因为我的心力不能顾及那么多,也因为和弟弟余庆在公事层面会出现互不妥协的问题。在做完在糖果的第一个项目后,我撤出dART来到了麦爱。

现在这样也很好,我们做各自的品牌,也会有合作项目。但国外真正的厂牌除了活动还会有艺人经纪、唱片发行,这些都有。中国版权的问题很尴尬,所以无论dART还是ShadowPlay,都只是一个办活动的品牌。

一个健康完善的厂牌该具备什么?

每一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音乐作品发行。有年轻新晋需要锻炼的新人,有音乐风格完善成熟的音乐人,还要有知名的艺人,这样才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作为麦爱的艺术总监,还要旗下活动品牌DJ的挑选工作,你觉得一个好DJ应该是怎样的?

如果是Party或者Club里的DJ,首先放的音乐要能让人跳舞,带气氛,当然Party不一定就要跳舞,也许一个下午的Party需要的只是传递一个好的氛围来感染大家。

其实在中国,DJ的身份更像是一名演员。国外的party,尤其是小的家庭Party里,DJ这一角色其实不那么起眼,但只要他放的音乐能让人有代入感,就说明这是个好DJ。

DJ的主要职能就是把大家代入到Party中。

(ShadowPlay活动现场)

对于国内电子音乐市场原创优秀作品匮乏的看法。

其实就我个人对电子音乐的理解来看,按理说这应该是能够高产的一种音乐,得益于现在方便有效率的DAW、控制器等等。

而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我们现在在做版权这部分,我们看到国外的制作人、DJ是真的高产,甚至很多厂牌下面的单曲没有作者,因为公司直接买断了音乐,如果单曲在未来大火,公司会直接编一个名字,但实际上这个人是不存在的,这是国外的一种商业模式。

不明白为什么电子音乐明明会是一种高产的音乐,但中国这部分就是发展不起来。我想本质原因还是市场的缘故,市场没有把电子音乐像摇滚乐那样“托”高 - 90年代国内摇滚音乐人的收入也很低,发展到现在,只要能签约的话收入就会高很多,而且巡演的机会也多;电子音乐现在的情况也是一样,DJ现在一场演出的收入很低,所以只能靠每周末不断的去放音乐。

通过参加和考察国外音乐节,你最大感触的是什么?

这次刚刚从欧洲回来,那里每个周末都有音乐节,参与人数也多。我先去了Sónar Festival,然后去了西班牙Ibiza,接下来参加了阿姆斯特丹的Awakenings Festival,回到柏林又赶上了

Fusion Festival,在回国前的最后一个周末还有音乐节可以参加。基本从6、7月开始都是音乐节。

目前,国外的音乐节还是以电子音乐节为主,我们中国的音乐节还是摇滚音乐居多。

以一个单纯参加派对活动的人来看,大家对待处于上游的麦爱还是陌生的,更多熟悉的还是下面细分的品牌。

我们今年的主要目标也是推动垂直领域下面这些活动品牌,我们先把各类活动做好,包括每年数十场的中小型活动,几场大型的INTRO和Hyper(幻境)。在将来麦爱会涉及艺人Booking,国内艺人经纪,版权、发行等。

活动只是目前的一个表面现象。活动做得再多,最后也只是个“Party”。我们希望能做真正能沉淀出文化的东西 - 艺人、单曲、专辑,我们希望能将这些推广到更广阔的国际舞台,所以未来的发行方面我们也计划欧洲与国内同步发行。

所以这次上海的INTRO音乐节我们会设置一个“秀舞台”,通过投寄Set来筛选出全国优秀的电音爱好者,并提供舞台表演。通过这种方式发现和发掘国内优秀的制作人、DJ,这才是最重要的。

音乐节除去赞助、酒水和门票,其实只是一个收入问题。我们希望把版权、艺人做起来,并在这个市场做开。这样的话市场才会良性循环,参与者才能越来越多。

(感谢余炯提供图片)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音乐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