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课程教师一定要是艺术家吗

音乐
科学媒介中心
2016年09月14日 08:14

艺术课程教师一定要是艺术家吗?这是饭桌上谈论职业选择时老生常谈的问题。有种说法是艺术教师必须是从事本行业的艺术家。

但这一假设似乎并不存在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中。我们通常不会设定英语教师正在完成他的下一篇伟大的小说,我们也不会要求我们的自然科学教师是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顾问。

然而,我们对于艺术课程教师必须是艺术家的设想究竟是从何而来的?

学科金字塔等级

在西方学校中以前存在现在也仍然存在学科等级现象,最顶端的是数学和语言学,下面是人文学科,金字塔最低端的是艺术学科。

考虑到艺术教师跟非艺术教师均需要完成相同时间的学科训练,不同学科存在金字塔等级有点难以理解。

我们或许可以发问,艺术教师必须是艺术家的前提假设是为了提高学校里艺术教学的地位吗?或者艺术学科要求专业人员教授会更有效率吗?

实际上,学校里面艺术学科较低的地位已经带来了非常多的挑战。艺术学科通常会被认为是早已拥挤不堪的课程里的边角料,作为一门选修学科,艺术类课程通常不会被优先考虑,尤其是在一个强调读写能力和计算能力作为核心课程组成的教育系统里。

例如,在NSW(新南威尔士,澳洲教育质量最好的洲),2012年有9000位学生选择了视觉艺术课程,5000人选择了戏剧和音乐课程,只有900人选择了舞蹈课程。同英语这种必修课程相比,艺术类课程的报名学生人数还是要少很多。

毫无疑问,艺术学科需要专业的设备和资源,所以经费也是一个挑战。当然,也存在教师的专业素养问题。为了帮助学生在所选择的艺术形式中精益求精,也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某种艺术技能。

早期的职业教师面临过剩的挑战,但对于艺术课程教师来说,他们面临的则是大众对他们额外的期待:音乐老师要来自乐队,戏剧老师要指导过表演等。

墨尔本大学正在开展一个研究项目,主要为了探索艺术家成为教师以后的自身情况的改变。该项目开始于2013年,研究者通过跟踪100位维多利亚艺术学院毕业生,探究他们会不会从事艺术教学工作,如果从事的话,艺术学院学习的过程对他们的教学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很多艺术家选择做教师是为了可以继续维持艺术家的职业身份,但从事艺术工作跟教授艺术是否需要相同的技巧?

教授艺术要求师者对艺术的思想、技巧和技术等有一个很好的掌握。例如,舞蹈教师需要知道什么是编舞,音乐教师需要知道怎样制作音乐。

艺术课程不是义务教育的核心部分,而是作为选修课存在。从事艺术教学的应该是对某一种艺术形式抱有特别大激情的人。没错,艺术家有这种激情。但是,一个人为了可以教授艺术而不得不成为艺术家暗示着对艺术技巧和技术的掌握可以等同于对现行教育学的理解,而实际上二者是相互独立的。

仅仅因为一个人是艺术家并不必然意味着他们是或将会成为一个好的艺术教师。

把教学本身作为一种艺术形式

或许我们可以转变一下思考方向,尝试把教学本身作为一种艺术形式。

即兴创作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手段,好的教师应该是有激情、创造力和想象力的。

艺术教师,无论是不是艺术家,都应该要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教育者。他们不寄希望于靠艺术家身份生活、不因生活压力而去创作、不去刻意追求画廊和剧院,不靠任职而过活。他们想成为教师,想去激发学生对艺术的鉴赏力、去鼓励学生在艺术上登峰造极,想要带给学生自信和生活技巧。

国际艺术教育提倡者艾瑞克·布斯(Eric Booth)就艺术教育曾说过,一个教学艺术家是具备教育者和艺术家互补技能和教育者敏感性的职业艺术家,让人们可以去学习关于艺术的里里外外的所有东西。

欢迎个人转发,机构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事宜:crispsmc@crisp.org.cn。

科学媒介中心(Science Media Center)秉承着全球视野,时代高度,历史纵深,科技前沿的理念,致力于传播科学共同体权威,理性,及时,准确的声音,并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搭建科学传播的平台。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音乐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