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15日7飞自助游(八)一起到喀纳斯湖看到底有没有水怪

音乐
荞爸去远方
2016年09月14日 12:43

第七天

我们在喀纳斯安排了4天的时间,实在是因为这个景区太有名了,随便一百度,“人间净土”、“东方瑞士”这样的字眼就扑面而来;随手点开几篇新疆游记,会发现没有一个作者不把喀纳斯放进行程的。喀纳斯并非城市,连县城都不是,只是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下面的一个山村,却能够拥有一个机场,这也是非热门景区不能享受的荣宠。不过,盛名之下我不仅有其实难副的担心,也有对门庭若市、人满为患的恐惧。

喀纳斯其实是一个宽泛的景区概念,其下还分为喀纳斯、白哈巴、禾木3个独立的小景区,各景区之间至少都有一小时的车程。而贾登峪是一个综合服务区,游客主要是在这里买票、吃饭、住宿。

从喀纳斯机场有直达喀纳斯景区门口的大巴,在候机厅门口买票上车,单程一个小时。

喀纳斯(小景区)的门票在贾登峪(也就是喀纳斯景区门口)购买,同时搭售从贾登峪到喀纳斯游客中心的区间车票,单程一个小时。票的有效期是两天,如果当晚住在景区内就买“一进”车票,如果当晚住在景区外、第二天还要进入景区的话就买“二进”车票。

白哈巴的门票和区间车票在喀纳斯游客中心购买,往返车程三个半小时。

禾木的门票要到禾木景区门口购买,从贾登峪到禾木景区内的区间车票在喀纳斯景区门口附近上车购买,单程两个小时。

喀纳斯和禾木景区内有免费的公交车坐,在景区里不停穿梭。

贾登峪还有一个叫汽车营地的地方,距喀纳斯景区门口五分钟车程,也有大巴车坐。汽车营地基本就是餐饮住宿一条街。

看得出为了将景区开发管理好,官方确实花了好多心思,尤其是各种交通调度,让人觉得四通八达,处处都能衔接得上。

但是,对这样周到的布置,缺少一份详细的官方指南,第一次来这里的自助游客很容易就被花样繁多的地名、路线、车次、票价搞得晕头转向。售票窗口的人员基本只知道自己买什么票,问到其他时一概不知。我们也是边走边摸索,东找西问地最后摸清了来龙去脉。信息的不对称给了旅行社可乘之机,一嗅到“找不到北”的游客的味道,就扑上去做生意。还好我来之前在网上读到了多篇游客被坑的惨痛经历,对拉客的一概不理。

天缘山庄40元一人的早餐差强人意,远达不到号称的四星级标准。不过,酒店二楼设计了通道直通机场大巴上车点的设计实在是太赞了,简直就是与喀纳斯景区的无缝对接。坐大巴的人很少,几乎三分之一都没坐满,估计大多数酒店的客人都被旅行社忽悠包车去了。

这里的盘山公路也像是新修的,一路开到贾登峪都很平坦。售票处跟其他常见的中国景点的场面一样热闹非凡,但排队人数还在可接受的范围,每个窗口大概也就排了十几个人。本来我在携程上已经订好了票,在不知怎么取票窗口的免战牌高高挂起,说网络取票一概不受理。那也无妨,我刷卡买票去。但那时我却不知道,这几乎是喀纳斯唯一可以刷卡消费的地方(至少从我的消费经历来看),在景区内我们几乎陷入现金用光的窘境。

喀纳斯区间车一路开去,车上播放着景区讲解和宣传片,台词绘声绘色,场景美轮美奂。一路上从窗口几乎都能看到从山上流下的喀纳斯河,河水显现出奇异的蓝绿色,不知道是水中含有什么特殊的矿物质还是光线产生了什么神奇的折射效果。区间车并没有像网上所说在各景点停下让乘客下车观赏拍照,所以那著名的“三湾”都由于躲在了我座位的另外一面而错过了。当然我也并不遗憾,喀拉峻草原上见所未见的美景早早地击中了我们的游兴G点,所以对喀纳斯也并没有过多的期待。尤其是看着络绎不绝、满载游客的区间车的时候,最大的希望就是有个地方能让我安安静静地看一会儿蓝天白云。

游客中心所在是一个繁华的街市,街道整饬干净,各条线路的班车按部就班地出发与到达,管理得井井有条。前往所谓的“观鱼台”还要另外买车票,车程20分钟,然后再走1000级台阶。爬台阶倒不可怕,可怕的是我看见前往观鱼台的区间车上车处上百号人在那里排队,后面还有人在队伍后面不停接上,让我能够想见那个造型怪异的亭子里高举着手机或相机的人们如何摩肩擦踵地想要挤到栏杆前去。什么“不登观鱼台,不足以领略喀纳斯美景的极致”,也别提这词句浅白恶俗得可以了,这时就算再响亮的口号、再高明的软文也不能勾起我一点前去的欲望。

午饭在蓝湖宾馆随便点了两个蔬菜就是96,当然菜量还是一如既往地豪爽大气,口味也跟第一天吃的过油肉拌面一样浓油赤酱,叫人胃口大开。

我预定的“八零客栈”就在去喀纳斯湖的路上,也就是喀纳斯老村里面,有公交车直达。车上一人指着窗外说这就是我的客栈,问我们要不要去他家,听说我们订的地方后说,那是这里条件最好的客栈了。

客栈老板怕我们找不到还特意走出来接我们,帮我们推行李箱到房间。他说其实他家已经都住满了,但不知怎么携程没有更新信息,所以我们还订得到。早上携程跟他协调了好久,他总算想办法劝说另外一家人先去禾木,把房间空下来给我们。

小木屋的设施其实还是挺简陋的,两张很窄的床中间夹了一个小小的床头柜,过道放了行李箱以后几乎没法走路,还好卫生间里盥洗池、抽水马桶、电热水器都齐全。这里的客栈房间也都不锁门,客人都随身带上贵重物品出门,衣物和其他东西也就随他去了。这让我想起住在喀拉峻草原的时候,毡房木门根本无法锁闭,但我们也毫无戒心地把行李随意丢在室内,也从来没有问过胡南白那里的安全问题,似乎潜意识里默认生活在草原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那样单纯而没有僭越心,没有人想过会要把他人的东西占为己有。喀纳斯的游客虽多,但也好像一进景区大门就达成了一种道德默契,白天景点游玩,晚上回房休息,没心思去管别人的房门有没有锁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大家也都不会擅动。

从老村走到湖边也并不需要多久,与柏油路并行的有一条栈道,并没有多少游人行走,转头看到一辆辆沙丁鱼罐般的车子开过,油然而生一种悠闲自得的优越感。路边也可以看见用来放牧牛羊的草地,但浓密的树林让草地无法尽情伸展,高山也如同屏风一样在四面将地平线高高推到天空,所以这里没有草原那样开阔的视野。路旁的树下尽是散落的松果,与荒草、落叶、牛粪一起铺成厚厚的地毯。抬头看去,松树上也挂满了棕色的圆锥体,像是完全用松果装点的圣诞树。地上有时也有野花探出头来,数量不多,但有些是草原上没看到过的品种。

临近湖边的一个水塘倒让我惊艳了一下,萋萋芳草围住了平滑如镜的一汪清水,白云绿树倒映其中,仿佛水面之下另有一处桃源仙境,果然有点从前从网上看到的瑞士风光的味道。

喀纳斯湖反而让我觉得很一般,除了水的颜色有些特别,跟平原湖泊也并没有太大区别。水波潋滟模糊了天空和山林的倒影,缺少我期待中那种能让我全身心沉浸入画面的静谧感。就算是有湖怪在水下骚动,兴风作浪时间长了也会减少神秘气息,就像是从头到尾都用音乐吓人的恐怖片一样。在湖边栈道上游人穿行不绝,再加上导游们千篇一律的讲解和四处招展的彩旗,让我觉得自己不管怎样变换方位角度去观看风景都分分钟出戏。船游喀纳斯湖这种傻事估计只有旅行团才会去做,到一个在岸边就能够一览无余的湖中间去,到底是为了打鱼还是打湖怪?

机场的旅行社宣传册上把观看湖怪作为喀纳斯观光的一项内容,区间车上的录像也把湖怪讲得身临其境、煞有其事,似乎看湖怪就是来喀纳斯的终极目的。且不说这些传说是否靠谱,就算真有,也不会跟马戏团的动物一样每天升出水面为游客表演,见到湖怪的概率恐怕比买彩票中头奖还要低。有英国人曾说尼斯湖水怪不是动物问题,是心理问题。其实世界各地的水怪传说都是类似的,拍几张模糊不清、似是而非的照片给旅游景点做故弄玄虚的宣传。官方若真要拍摄,大可在岸边装上高清摄像头全年无休地监控,不怕探不到踪影,但好像也没听说有政府这样做。恐怕有关部门虽然极力帮景点造势,内心深处也对这种传说嗤之以鼻。

反正我认为喀纳斯湖从来都没有水怪,不服来辩!

回到小木屋要洗漱的时候才发现水流小得出奇,还不如孩子嚎啕大哭时的泪水。老板表示了抱歉,说这几天不知为什么整个老村的自来水都这么小,叫自来水公司来看过了,也没解决问题,他也无能为力。我们为这个480块钱一晚深深感到不值,但自从住过了草原毡房,我们对个人卫生似乎也不那么讲究了,用杯子蓄点水随便抹两下也就凑合过了一夜。

由于念念不忘草原上的星空,我又半夜掀开窗帘向外张望,还真的看到了满天星斗。当然,由于这里高山环绕、大树参天、路灯常亮,找不到那种微光点点笼盖四野的感觉,但是能够再一次仰望星河烂漫、体会宇宙浩瀚,总算也让我觉得到喀纳斯不虚此行。

(未完待续)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音乐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