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每当读到苏轼的词,心中不免勾勒出思乡之情。明月,寄寓了多少团圆的情思。阴晴圆缺,寄寓着家人的思念,游子的情结。
中秋的夜晚,应该是最美的夜晚。皎洁的月光,温柔如丝,如丝绸,洒在你的身上。月亮,这个无言的信客,此刻也寂静下来,望着灯火通明的人家,只顾着抖动着身上的轻纱,给大地铺上一层请银色的地毯,薄薄的,真担心一不小心将这层纱踩脏了。
温柔的夜,沐浴这柔和的光。月亮,是那么的明皓,却没有太阳那般刺眼,又没有星光那样渺茫,只是淡淡地笑着,恬静的,安然的。
月下,携满怀银辉,嗅月饼香气,心灵驾驭舒心的音乐,悠然而去,浓浓的亲情神采飞扬,跋山涉水,驻留下,乡音阵阵,泥土溢淳,朴实中挽起灵魂深处的真切,热热的泪水溅起真诚的依恋,黄土地上滞留的乡情哦,那梦幻般的声音曾多少次飘荡,如此激情的抽空记忆深处最敏感的触动,牵挂的故事主角,以自己一生的拼搏抒写着生动的奉献之歌,每逢佳节,这绵延不绝的思念是远方儿女的丝丝寄托——祈月一满,万家圆圆。
中秋月,是相思的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有多少人在举头望月,掬一捧月华,计算着如梦的佳期;
中秋月,是团圆的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有多少人在举杯痛饮,掰一瓣月饼,品味着芳香的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