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力加大,大学生失眠人数也逐渐增多;
据统计,失眠率达到了18.06%。失眠学生与非失眠学生可能存在不同的认知和行为模式,也就是说失眠与个体的素质相关。
失眠学生通常有的4个特征
生活事件,主要为学习压力过重。
人格特征,主要为内向型人格,封闭自己,自卑心理。
情绪,主要为失眠的过分担心,甚至恐惧。
社会支持不够,自责消极的应付方式,使自己产生沮丧、悔恨、郁闷、绝望等心理。
如何判断是否患失眠症
失眠症患者通常会难以入睡、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等,且持续一个月以上。
心理疗法,即非药物疗法
治疗失眠最主要的是应消除导致失眠的各种因素;
大学生失眠主要由心理因素造成,采用心理疗法比吃安眠药物靠谱得多,只不过起效较慢。
催眠综合心理治疗,可缓解和降低失眠大学生在应激情况下产生的精神性焦虑程度。
适量运动
有事没事多参加户外活动;运动行为与心理调控相结合的方法,对改善失眠及心理问题均有较好的效果 。
音乐疗法
音乐对人的身心具有调节作用,睡前2~3小时听一些舒缓、轻柔的民乐,能有效地改善失眠患者睡眠状况。
PS:大学生应积极参加学校社交活动,培养自己不惧怕失眠的态度,多一些体力劳动,暂时减少文化学习时间,积极参加文娱、体育活动,坚持下去,失眠是可以治愈的。
• The end •
睡眠情绪管理群;请加:endwechat
:zerotime58
推荐阅读
不要轻易改变睡眠习惯
慢性失眠症治愈妙招 睡眠限制疗法
睡眠不好能死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