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青年兜里穷,有钱人脑袋穷,这家店太任性,顾客要对老板口味

音乐
黑胶实验室
2016年09月25日 08:08

这个老板不好惹。孙瑜是个不好惹的唱片店老板,如果有顾客拿黑胶的时候不是轻拿轻放,他会特别不客气:“会拿么你,不会拿给我搁那儿!”他对黑胶太珍视,看不惯别人对唱片有一点点不尊重。

这个老板还很任性。做了唱片店很多年,曾在北京开过好几家店,但都没沿用过同一个名字,因为他不care打响品牌。

这个老板对唱片真的执着。半夜想起一张好唱片,就会突然惊醒,蹦起来给所有供货商一家家的打电话询问有没有货,问完了才能心里踏实下来,然后抽根烟接着睡。

北京朝阳大悦城是一个热闹的商业中心,吃喝玩乐一应俱全,但当你走到五层,似乎多了一些文化气息,咖啡馆、琴行、书店,这里还藏着一家叫disc的唱片店。小编走进唱片店,老板孙瑜正在一边整理唱片,一边用粤语发语音,小编一句也听不懂,心里有些纳闷:是广东人来北京开的唱片店?

忙完他手边的事情,孙瑜突然用地道的北京腔跟小编打招呼:“不好意思,刚好你来到时候香港那边有些事情要处理。”

“你是北京人!怎么还会说粤语?”

“没办法,我要跟他们做生意,只能讲粤语。”

孙瑜说,他不喜欢宣传,也不爱接受采访,因为自己挺不会说话的,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但孙瑜毕竟是爱聊天的北京人,所以聊着聊着就聊开了。

泡了一壶茶,坐在唱片店门口的小桌旁,孙瑜开始讲起了自己的故事。1992年他去当兵,1995年从部队回来,1996年夏天就开始干唱片这行了。“当时在别的店里帮一个老板打理进口唱片,他把唱片分的很细,国产部、进口部,磁带组、音响组。在那儿工作了不到一年,我又到王府井帮他一个同样开唱片店的亲戚。后来开了自己的唱片店。”

那家位于东四南大街的MUSIC STORE店,小编去里面逛过,大部分是CD,有少量的黑胶;现在这家在朝阳大悦城的店叫disc,大部分卖的是黑胶,有很多张国荣的黑胶唱片,店里的服务员说,老板最喜欢张国荣。

孙瑜最信奉的一句话就是,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他想做到最好,得到自己的认可才是他的追求。但大隐隐于市,不代表在工作上与世无争,如今他正在规划开一家综合型的黑胶店,里面有咖啡、酒水还有烟斗。

他喜欢和哥们儿聚在一起聊音乐喝东西,高兴的时候也弹弹琴唱唱歌,目测这家综合型黑胶店开了之后,一定会成为他和哥们的新据点。他想把很多内容融合起来,但并不想冲淡黑胶主题,“找一个200多平米的地方,专做黑胶,然后也弄上咖啡,但咖啡会卖的很便宜,大概10块钱一杯,当然会把咖啡做的很好喝;酒也一样,只要不赔钱就行。”孙瑜希望这个场地也能举办画展,目前已经有了目标地界,估计下半年就可以拿下。

孙瑜开店总和别人不一样,他是老板挑顾客,之前的两个店,就因为觉得顾客不对他的口味,把它们都关了。“客户群体的喜好最好和我的喜好一样,现在这两个店里的客户还都挺合我口味,而且东四那家已经开了十几年了,有很多客户会介绍他们的朋友来,一个店铺肯定会有庞杂的客户群,但只要有一部分兴趣爱好相同的,让我觉得舒服就够了。”

除此之外,这个北京爷们除了说一口字正腔圆的北京腔,还能用粤语跟香港的生意伙伴交流;再比如,他还会打碟,没事儿也能弹弹吉他敲敲鼓;他对喜欢的音乐能跟你说出个一二三来,再悄悄地告诉你,这个暴脾气老板当年退伍后还当过一段警察叔叔,不知道当时是不是喜欢听The Police呢?

Q:现在你这两家店的经营状况如何?

一般周日卖的会好一些,但有的时候周一也会卖一万多,没准儿,有时候也有从香港和国外来的顾客。我是一个比较中庸的人,所以做这个店也做的比较中庸,主要因为自己喜欢,就做了。

从进货渠道上看,黑胶发货不便,造价成本高,在中国黑胶行业想走量很难,很多人说我的价高,但如果不这样,想赚钱就很难。所以现在店里是挣钱的,只不过挣得不多,也和我不爱推广有关系。

从消费群体上看,文艺青年兜里穷,但有钱人是脑袋穷,所以卖黑胶还是挺难的,要让有钱人喜欢上这个,还让文艺青年愿意掏钱来买这个,也真是够累的。

Q:这些年收藏黑胶的群体有没有什么变化?

2000年左右那些喜欢唱片的人,只会蹲在店门口说这个贵那个贵的,但现在的孩子不会了,他们知道黑胶挺火挺牛的,就会花钱买上一套,而且不会像那个年代的人一样觉得自己玩了这个变得特别了不起。

从CD来看,以前买的小孩比较多,可能跟盗版碟多也有关,因为盗版碟有价格优势,很多小孩会选择这个。而且当时的小孩很懂音乐,现在懂音乐的人变少了,大家也都从网上听音乐。

而买黑胶的群体身份很杂,收藏爱好也都不同,有的人拿出一万块来就要买好的,挑少见的稀货,还会花大价钱把我不想卖的也收了。还有一些80后的孩子,虽然觉得你卖的东西贵,但也知道你的东西质量好,他们很认可你。以前来实体店的人多,但质量不高,但现在来的人虽然少了,但整体听众的质量变高了。

Q:北京的几家唱片店我们都采访过,但好像一直不知道你的店,很少有同行提起你,你跟他们很少交流吗?

我跟圈里的人都不太联系,我觉得圈里风气不好,同行之间相互竞争,你知道之前有一个叫酷乐的人么,他就是和谁都不交流,自己做自己的,我也是这种人。我以前喜欢电音,和同样爱好电音的朋友一起开了电音俱乐部,当时的生活基本和现在一样,中国人总爱找圈子,但我不喜欢圈子,人们总是对自己的圈子有优越感,这在我看来没有意义。很多人也做着做着生意就变得小气,生怕有什么竞争,这让我觉得很可笑,也不再理会那些人了。

不过我会经常和摇滚老炮儿们一聚,喝点东西聊音乐,高兴了也抱着吉他唱两句,经常聚的有黄文、马培、刘元,还有崔健的小提琴手钟洪涛,我们从小就认识,那会儿他刚从国外回来,看着特别洋气,当时给崔健拉小提琴。

Q:你都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

我口味多变,这也是我能干这行的原因之一吧,因为我什么都听,什么都知道一点,但我是野路子,知道的不系统,以前喜欢听流行,现在摇滚电子爵士古典都听一些,不像专业出身的朋友,我可能就是竖着耳朵听,但也能凭感觉敲出来点东西。

如果有喜欢的唱片,我看过一眼绝对忘不了,我会突然在夜里惊醒,然后想起来哪张碟特别好,就挨家到处问进货商有没有这张碟,问完了抽根烟,才能踏实的睡着,这种情况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实体唱片对我来说有特别强的视觉、听觉冲击力,纸张的油墨味儿都会给人不一样的感觉,一打开唱片或者CD就可以闻到它特殊的味道,特别香。有的唱片我一眼看到了就一定要占有,就这点爱好,我战友都说我这是一种病。

Q:你开过这么多家唱片店,有什么体会吗?

在我看来,要做唱片店就要做最牛的,要知道潮流在哪,知道流行什么。而且要永远只和自己比,人只要超越自己,其他人就都会在你下面。你爱一个东西,你还开了一家店,你做了十五年,这十五年里你不停的变化进度、提高、一次次自我超越,你让自己的层次不停的上升,这个我觉得才是最重要的。

Q:你对自己的唱片店有什么新的规划吗?

我打算和哥们马培一起做一个综合性的店,马培也是弹琴的,在80年代末的滚圈也是很有名的,他现在正在录制一张1969的专辑,我们打算在店里加上咖啡和酒,还有烟斗,也可以在店里举办画展,这样一来对店面的要求就很高了,我现在也看好了一个场地,今年年底应该就可以拿下。

我也想过要开一个充满历史感的店,像国外的老唱片店一样,专放年代久远的黑胶。比如德国的古典乐很好,摇滚和流行乐是英国比较好,爵士就是美国和日本的很好。但这样的店比较难活,压力也会比大。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音乐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