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之前,有些口口相传的曲调早已经流传千年。这些音乐,有的来自于和天神的对谈,有的来自于宗教的诵念,有些流传着故事,有的则是对于日常最简单的口白。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世界音乐之辽阔。)
什么是“世界音乐”?
______
世界音乐(World music)有时又称民族流行音乐,或原生态音乐,指的是世界各地、各民族的传统音乐,使用传统的乐器,有着明确的地理属性。人们的吟唱关于各自的故乡、自然、宇宙和神话,有点神秘,有点神圣,有种“归乡感”,让人们重温人类历史的童年。
世界音乐是一种大地的语言,像种子一样,蕴含了大地上所有的信息。它们唱的是自然,是从土地里生出来的音乐,是从山林中长出来的音乐,是从马背上摇出来的音乐。在草原上,母骆驼母羊会因为难产拒绝抚养孩子。这时,牧人们就会领着小羊羔走到它们妈妈的身边,非常安静地给它们唱歌。而母羊也会在音乐中,慢慢接受了孩子。
“世界”或许意味着边缘,但不管怎么说,它为那些不为人知的音乐传统提供了一个走向世界的机会。在人类历史上,不同族群由于各异的生活环境和文化习俗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而现代社会交通的便捷使得各音乐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交融成为可能。
歌谣是一条通往文明的路
______
英国作家布鲁斯查特文在《歌之版图》一书中提到,音乐是看不见的路径,通过原住民们拥有的那些大梦时代创世神话的歌谣,就能看见大陆过去的秘密。图腾祖先走过大地,不仅留下脚印,同时也播洒下语言和音乐。对原住民来说,道路就是歌之路。大地上遍布着这些大梦时代留下的路径,歌谣不仅是地图,同时也是指南针。歌谣勾勒出一片形状相近却无法被肉眼看见的大陆,这便是歌之版图的来历。
在很多人眼里,世界音乐是小众的,但它却是在民间自发地生长,然后再被人发现,借助一些现代音乐手段去改变,成为大众都能接受的音乐。每一段简单的旋律里都蕴含着丰富的音符,都是千百年来在世界的不同角落发展出来的音乐传统。
世界音乐无国界
______
通过音乐,可以感受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现在,让我们为你介绍一些来自世界各地的世界音乐吧。
【图瓦的呼麦】
这种诞生于游牧文化的独特多声部唱法在中国范围内意译为“呼麦”(Throat Singing),是被编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传的天籁之音。“呼麦”的产生,一般有两种原因。其一是人类对大自然的崇拜,模仿大自然的各种声音:风声、水声、各种动物的声音。其二是来源于宗教:,是萨满寻求万物庇护的声音。
【印度的西塔琴】
西塔琴(Sitar)是北印度最重要发弦乐器,这种音色有时像人声,有时如哭泣或者悲鸣。不论是器乐合奏、兴度斯坦的声乐合奏,北印度的传统舞蹈都少不了西塔琴。其复杂的结构和弹拨方法就像印度社会一样让人难以捉摸,没有一个好的古鲁(Guru,大师之意),基本上没人能无师自通掌握这一乐器。
【西班牙的弗拉门戈】
弗拉门戈(Flamenco)是西班牙境内的安达卢西亚地区吉普赛人(又称弗拉门戈人)的音乐和舞蹈。源于吉普赛、安达卢西亚、阿拉伯还有西班牙犹太人的民间歌舞,十四、十五世纪,吉卜赛流浪者把东方的印度踢踏舞风、阿拉伯的神秘感伤风情融合在自己泼辣奔放的歌舞中带到了西班牙。从十九世纪起,吉普赛人开始在咖啡馆里跳舞,并以此为业。
【厄瓜多尔的安第斯山音乐】
安第斯高原唱法是生活在高原上的印第安人创造的一种民间女高音唱法,其特点是花腔用得比较多,音色嘹亮高亢,有时像鸟儿在歌唱,有时像人吹的口哨,有的像高山的狂风在呼啸,表现力非常丰富。排箫是安第斯高原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古代印第安人曾用木、石、陶土及金属制作排箫,现代多采用竹子、芦苇、甘蔗等植物制作。
【台湾原住民音乐】
台湾目前有14个已承认的原住民族群,原住民重视祖灵信仰,相信祖灵居住在山上,并且会保护族人收获丰盛。各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祭典和音乐。泰雅族与太鲁阁族的多金属簧口簧琴、布农族的多声部合唱、阿美族的自由对位式复音合唱等是其音乐特色。
编后记:
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