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V这种业态是不会消失的,消失的只是那些不能顺时而动的个体。
9月27日,《北京商报》调查报道,同一首歌KTV被北京莱森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收购,目前北京所有的同一首歌KTV已全部关闭。
成立于2003年的同一首歌KTV,在2012年扩大规模进军上海,同时筹备进军三亚、深圳等地的分店建设,并且指定从2013年-2022年实现盈利100亿的宏伟蓝图。没想到,三年后的今天,同一首歌品牌从地球上消失。
同一首歌KTV关门之态早就露出端倪。家住苏州街附近的曾先生说,“我家附近就有一家店,2014年的时候,一有朋友来我家就会过去唱一会儿,要是到了周五、周六还需要等位。但是到了去年,别说等位,什么时候去都有空房间。今年就再也没去过”。
这是继钱柜和大歌星关闭之后的又一知名的KTV品牌失败。场景再现,传统KTV关店引发媒体对行业的质疑。
尽管传统KTV不断遇冷,KTV行业仍然有新资本注入,新的KTV不断涌现。
唱吧旗下的麦颂已成为互联网KTV典型案例,但事实上,麦颂的主要特点并不是互联网化,而是价格低廉,从包厢费到酒水。麦颂一开始就定位低端市场,规模精简,减少人工,降低成本,更适合物价飙升、房租惊人的新时代。
无独有偶,2016年9月10日,酷狗首个娱乐实体店LINDA LIVE & 酷 KTV 正式开业。
Linda Live是面向有表演欲望、有音乐才华的草根歌手和网络红人,场地支持优质直播或是赛事级的歌唱活动,这无疑给越来越多的专业级音乐爱好者提供一个SHOW台。
酷狗KTV除了传统的K歌功能之外,融合了现代人在KTV聚会的需求,场景设置更适合群体娱乐休憩。并且借助酷狗线上平台,实现线下K歌,线上分享。
不过该功能不是酷狗独有,麦颂也已实现线上线下无障碍分享。
且不论新背景下的KTV能否成功,但现在讨论KTV行业的生死论还为时过早。
互联网技术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生活习惯都随之改变,网购、外卖、在线打车、在线租车、在线租赁自行车等等新型消费生活方式接踵而至,各行各业都在遭受冲击,KTV行业只是大群体中的一员。
KTV市场被稀释、利润变单薄,主要因为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多样化娱乐形式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但互联网是技术,是工具,它不带任何感情色彩,谁都可以运用。新行业的诞生是它们顺势而动,利用好新技术,符合消费者的需求;老牌企业的消亡,是它们故步自封,在神坛上不肯下来,直到市场把它们抛弃。
即便麦颂号称自己互联网+,它的实质仍然是KTV,是披着互联网外衣、尚在襁褓中的KTV新品牌。与传统KTV相比,它更懂得利用互联网工具,而这正是传统KTV需要借鉴和学习的。
从业十年的新麦客KTV副总经理李刚说,“该行业尽管面临着大洗牌,但不可能完全消亡。如今各企业已然达成共识,只有抱团取暖、跨界合作、资源整合才能坚持生存下来,坚持之余,努力创新、培养新生消费力,寻找突破口。品牌化依旧是行业发展趋势。”
传统KTV行业如何破壁,现在还没有标准答案。开唱同许多KTV人一样,一直在摸索。在服务方面,开唱系统帮助KTV门店实现在线预订、在线点歌、在线消费,消费者可更便捷地获取KTV服务;在娱乐内容方面,开唱增加包厢捏游戏、人机互动、电影播放等多元化娱乐内容,提升KTV在泛娱乐化今天的竞争力;在资源整合方面,开唱致力于将同城的个体KTV都联合起来,实现轻加盟形态,会员共享,资源互用,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和消费者的粘性……
它们是否有效,还在接受市场的检验,我们会不断尝试,不断调整。市场永远都在变化,我们的努力也永远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