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不是所有的畅销故事都适合拍成电影

音乐
沙沫评
2016年10月01日 08:17

认认真真地看了半小时电影以后,开始忍不住偷瞄手机上的时间,然后根本停不下来,这部电影是如此无聊和漫长。

猪头为女友倾尽所有,但是女友特意回国分手,具体原因嘛,可能是不爱了,可能是从来没爱过,可能是为了梦想而选择牺牲爱情,也可能是遇见条件更好的人了,反正你猜吧。于是猪头一个人重走了燕子曾经走过的路,路过了燕子的全世界。

幺鸡单纯地爱陈末,默默帮助陈末振作起来,帮助他追求前女友,你一定能从开始就知道结局——陈末爱上了幺鸡。但是必须要呼应“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一主题啊,张嘉佳不得不让幺鸡执意离去。即使陈末搬出了号召全城“双闪”的杀手锏也无济于事。(电台主播号召力这么大?!)

最心疼的就是茅十八和荔枝这一对鸳鸯,原本都是单纯平凡的好青年,离结婚生子、相濡以沫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为了再次呼应主题“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茅十八不得不光荣为爱牺牲。最后,荔枝从全城皆用的茅十八制作的应用程序中走过……好吧编剧你赢了。

为了呼应主题,情节设置生硬,套路满满。然后,我们从这部电影里体悟到的是……嗯……有体悟么?

好吧,体悟到了导演和编剧泛滥成灾的情绪和文艺过度的矫情。

第一次尝试写剧本的时候,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拿给老师看,老师说,你写的不是电影剧本,是情绪。

这句话刚好可以挪用到《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部电影上。

影片的叙述节奏过于单一和缓慢,缺乏力量;主角们的台词句句都是关于青春与爱情的诗朗诵;背景音乐几乎从头至尾……其实我们看的不是电影,只是导演与编剧的情绪表达。

也许导演和编剧认为,平淡的情节设置和舒缓的叙事节奏可以挑起人们对青春与爱情的怀念与忧伤,但是,这只是让电影看起来沉闷无聊。散文当然可以字字怀旧、句句柔情、篇篇文艺地展现,但是影视有属于自己的语言。比起情绪,电影更需要的是情节冲突和戏剧性。即使是与“戏剧电影”相对的“散文电影”也并不真正排斥戏剧性。导演与编剧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清楚完整地交代情节,并通过这些情节的冲突把观点、体会传达给观众或者引发观众深入思考与探究。

因为篇幅有限,一部电影的叙事节奏必须张弛有度,有张有弛,才能更好地辅助情节的展现。这部电影叙事节奏始终缓慢,即使是在陈末祈求听众打开“双闪”帮其追回幺鸡、茅十八为了保护荔枝而被捅这样关键的情节上,节奏仍旧没有变化。

主角们的经历在大部分情况下平常,但是台词却像诗朗诵,形式大于内容。加上频繁的空镜头和背景音乐,这些都是渲染情绪的必备手法。但是文艺与矫情只有一线之隔,文艺被渲染过度时便成为了矫情。

一部合格的电影带给观众的感受不只是即时的情绪感染。在观众平静下来以后,仍然觉得电影中有值得思考和回味的地方,才是真正的好电影。看这部电影时,我仍然觉得自己在读那本散文化的故事,美丽而又忧伤的故事。

平淡和忧伤的散文故事,可以给无数文艺心瘙痒,但是散文化的内容不适合拍成电影,并不是所有畅销故事都适合拍成电影。

这部电影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例如画面文艺、背景音乐好听。

当然,如果你要拿它与《爵迹》作比较,那么我收回以上的批评。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音乐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