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富士康在中国部署4万台机器人,在昆山工厂一口气裁员6万人。
面对机器人的挑战,作为人类仿佛没有什么胜算。在未来,将有一大批工作,由机器人来完成。它们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是众多企业的首选。
那么,面对大量工作岗位的遗失,人类应该去做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首先来分析下机器人和人类各自的优势在哪里。
机器人的优势,显而易见,就在于它的高效,并且可以24小时连续做工,不喊苦、不喊累、不索要加班费。
而人类的优势,则比较复杂,论力气和专注度,完全没办法和机器人相提并论,但是人类有一个特点是机器人无法比拟的,那就是创造力。虽然,人类在创造过程中不完全总是成功的,但是正是无数次的失败,最终换来成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由于机器人永远都处于成功之下,也就导致了机器人没有创造能力,只能制作定式的东西。相反,人类的优势就在于特性,差异化,赋予产品个性魅力的创新力。
在未来,人类专注的领域,只能是创作方面,而数据、制作等领域,则会被机器人垄断,说到底,机器人再聪明也只是工具,而文化、艺术方面的工作还只能由人类来完成。
也许正是看到了文化在未来的巨大市场,腾讯近年才加大了文娱方面的投资和并购。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腾讯投资文娱类企业已近90家。其中包括网友熟知的YG、海洋音乐、SUPERCELL、微影时代、斗鱼直播、哔哩哔哩、盛大文学等文娱巨擘。
由此看来,内容必然成为下一轮经济大战的主题。
将来,会有更多的人涌入进来,进行内容的创作,实现互联网的百家争鸣。
而届时,现如今互联网文化的快消性很可能会发生改变,多元化、品质化、专业化,将成为未来内容的发展方向,人们的文娱生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同时,一部分由机器人制作而出的生活必需品,价格将面临大幅度下调,比如,一部机器人生产的通款手机,可能只卖10元,相反,一部注入了人类创新力的手机,则可能会卖上万元。
在机器人满天下的时代,最贵的则会变成人力,但是,人力付出的不是汗水,而是绞尽脑汁的创意和感受。
欢迎关注神州泰坦记录仪微公号:sztt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