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16年高雅艺术进校园
活动的通知
教体艺厅[2016]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文化厅(局)、财政厅(局):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决定开展2016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一、活动宗旨
以“走近大师,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为主题,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雅艺术进校园全过程,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优秀的文化艺术温润青年学生的心灵,引领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感情,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
二、活动内容
1.组织国家级艺术院团和优秀地方艺术院团赴30个省(区、市)的高校演出京剧、昆曲、话剧、交响乐、歌剧、芭蕾舞、民族民间音乐歌舞、地方戏曲等经典作品,共计290场。
2.组织全国高等学校艺术教育专家讲学团赴中西部地区高校举办音乐、舞蹈、戏剧(戏曲)、美术、书法(篆刻)、影视等艺术教育专题讲座,计划安排150场左右。
3.组织在北京地区的高校学生走进国家大剧院参加周末音乐会、经典艺术讲堂、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重点剧目演出等活动,计划安排100场左右。
4.组织在北京地区的高校学生走进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参加专题展览、系列讲座、工作坊等活动,计划安排25场左右。
5.引导和鼓励各省(区、市)开展本地普及高雅艺术活动,组织优秀高校学生艺术社团和地方艺术院团赴本地学校和社区演出交响乐、民族音乐、舞蹈、戏剧和戏曲等1000场左右。
6.支持高校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基地,包括课程建设、社团建设、教育研究、工作坊建设、成果呈现、辐射带动等工作内容。给290所承接国家级艺术院团和优秀地方艺术院团演出的高校赠送《百年巨匠》丛书(含《百年巨匠——齐白石》《百年巨匠——徐悲鸿》《百年巨匠——黄宾虹》《百年巨匠——张大千》4卷),每校4套。
教育部办公厅
文化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2016年3月18日
附:
如何培养孩子学习书法?
书法是我国一门古老的艺术,从萌芽到发展绵延几千年而不中断,一直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作为一个中国人,汉字书写永远是最重要的。俗语说见字如见人,它能最直接表现出一个人的学问、品格、情操、气质、甚至是人的经历与感悟。
1、兴趣
白纸黑字,学书法可以说是一件很枯燥、很乏味的事,尤其是刚刚接触,要从最简单的基本笔画开始临习,且对一笔一画的要求是非常严格。这就像婴儿刚学走路,首先学会站起来才行,这虽是最简单的,也是最重要的(所谓基本功打不好,以后很难深入下去)。
所以,家长和书法老师首先要做的是;想方设法培养孩子们对学写字能有乐在其中的感觉。至少,让孩子可以写下去,无论用什么方法。在此;我们可以把学生分成两大类型,即被动型和主动型。主动型是孩子本身就有兴趣学书法,被动型则是在家长引导或强制下学习而渐渐有了兴趣。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相互转变,逐步形成了孩子们那种稳定、坚毅和睿智的境界(就如我的小儿子吴皇达,今年能获莆田市中小学生艺术大赛毛笔书法二等奖,完全是在我的强制之下而学出的。他之前对书画毫无兴趣,现在已经习惯了我这种强制的做法)。
所以,若孩子还小的话,只要能达到目地,家长们若想让自己的孩子在书法方面学有所成,或让他字写的漂亮一点,在循循善诱没效果的情况下,偶尔采取强制的方法,也是可行的。
2、持之以恒
俗话说:字无百日功,成功的秘诀在于苦练和有恒。学好书法,不是一件快捷简单之事。需要从一点一滴学起,日积月累,积少成多。那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敷衍了事的学生最终只能半途而废,很难达到某种高度。“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世间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写字也一样。若练写的太少,基本技法都尚未掌握好,就谈不上进步。要学到那种“心忘于手,手忘于书”的熟练程度才行(当然,盲目机械地多写同样没用,孩子们书法书写的“质”完全不能和“量”成正比。这非常需要书法老师及时督促指导、改正)
所以,我建议各家长们,孩子在学书法时切忌不可速于求成,所谓欲速则不达,甚至只会背道而驰(以正常情况来说,学一期、两期是不可能达到哪种理想的高度)。我这边就有出现一些刚刚学有进步的孩子,就撂荒了(家长让他们暂时停下来,这样,就是过一时间再来学,又是原地踏步),我都替他们感到惋惜。
3、循序渐进
想学好书法,在勤学苦练的同时,切记要懂得它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能见异思迁。无论是学毛笔字还是硬笔字,都必须先学楷书。楷书是汉字最成熟的字体,法度谨严,决定少年儿童书体的选择。等掌握到一定程度后才可继续学行书和草书,到时就会出现实质性的飞跃。苏轼曾说:“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他意思就是说楷书、行书、草书三者如同人的立、走、跑,一个人若连站都不能,怎么能走和跑呢?勉强拉他走跑起,一定会摔得很重很重。
在此,我建议家长们切不可在尚未学好楷书的情况下,就急于让孩子去学行草书。否则,舍去了根本规范,没有传统或者说割裂传统等于是无源之水,到时只会无序无法,乱了步调,以后的深入就难于继续了!这就是所谓的;不守规矩,不成方圆。古今那些有成就的书法家,无不是在专(楷书)的基础上,再集众家之长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4、悟性
人常说;无勤奋,则兴趣枉然;无悟性,则难入佳境。能否学好书法,在勤奋的同时,“悟”字非常关键。学书者一昧临摹练习永远是不够的,更要动脑、“心追”。当然,这些只能靠孩子们自己造化了,家长是无能为力的。
另外,也不能“朝学执笔,暮已自夸”,这可是学书的大忌。“书海无涯”,容不得有半点的骄傲和懈怠!
-------------
24G国展资料免费送,加号:shufayi02获取,书法拍卖与收藏,书法家谈最专业的书法平台。